明智!我國計劃采用兩次發射將航天員送入月球

軍武跨經緯 2024-05-05 06:30:05

英國《衛報》網站5月3日報道,此次嫦娥六號任務如獲成功,將大大增強中國在2030年前將人類送上月球的雄心。

報道說,自2007年首次實施以中國神話中的月亮女神命名的嫦娥任務以來,中國在月球探測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嫦娥六號雨中發射

美國爲什麽能一次發射就能送宇航員上月球

從工程角度講,越簡化的設計可靠性越高。美國當年用一枚“土星”五號巨型火箭,就可以將登月組合體送入環月軌道。

阿波羅”號飛船由指揮艙、服務艙和登月艙3個部分組成。總重約45噸,而“土星”五號的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超過五十噸。

阿波羅登月探測器三艙結構

服務艙:阿波羅11號的主要動力來源,負責飛船的軌道轉移、機動變軌以及姿態控制,其重量約爲25噸。

指令艙:阿波羅11號的控制中心,也是宇航員的工作與生活的場所,配備了具備各種功能的儀器、全套的生存系統、生活必需品以及救生設備等,其重量約爲6噸。

登月艙上升段:主要用于宇航員返航,除了通信、控制、導航、維生系統以外,還配備了獨立的返航發動機以及燃料儲存箱。

上升器在月面著落器上點火起飛

登月艙下降段:配備了用于著陸的“四條腿”,以及用于控制著陸過程的著陸發動機,另外它還有四個儀器艙,整個登月艙總重量約爲14噸。

通過上述分析,美國土星五號的推力巨大,一次發射就能將45噸的三艙結構送入環月軌道,屬于大力出奇迹的身手。

我國在長征九號未能實用之前,曲線前進不失爲明智之舉

登月全面啓動!爲何發射兩枚長征十號?

我國的長征九號的地月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也有50噸左右,不過此型火箭發動機研發難度巨大,仍在積極試驗之中。

在長九未能實用之前,我們采用曲線方式達到目的,也是可行的,而且這個過程是經過無人落月及返回實踐檢驗的,可靠性很高。

就像去月球,火箭推力不夠大時,我們可以用引力彈弓的方式一圈一圈加速,最終被月球引力俘獲。

我們兩次發射長十火箭送入中國人上月球,道理和上述是殊途同歸。

長征十號新一代載人登月運載火箭,采用三級半構型,該火箭由助推器、芯一級、芯二級、芯三級、逃逸塔及整流罩組成,火箭總長約爲90米,捆綁2個與芯一級結構基本相同的助推器,起飛重量約爲2200噸。

長征十號簡介

長征十號運載火箭是用于中國載人月球探測任務的新一代載人飛船,是在研的新型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該型載人飛船可兼顧近地空間站運營,具有高安全、高可靠、多任務支撐、可重複使用的特點。

登月任務可搭載3名航天員,近地軌道飛行任務可搭載7名航天員。

我國新一代月球載人飛船

有了嫦娥五號、六號的月球無人交會對接技術的兩次預演,還有嫦娥三、四、五、六四次月球著落的成功經驗,我國通過發射兩枚長征十號火箭,將軌道器和登月艙分別送入月球軌道,是相當明智的,也是有十足的把握的。

71 阅读:24404
评论列表
  • 2024-05-05 21:34

    美國航天局說:不能讓中國第一個登上月球!還吹美國阿波羅登月[得瑟]

    天意人生 回覆:
    自己承認自己是🐕 可貴!敢做敢當[點贊][點贊][點贊]
    楊春林 回覆:
    送我們的是假的,誤導我們研究方向,因爲這我們的月球車玉兔輪子都設計錯誤了,沒走幾步腿就折了。
  • xbyf 48
    2024-05-05 19:28

    世人都知道好萊塢登月。

  • 2024-05-05 20:48

    漂亮國:可惜我們把土星五號資料都丟了 不然的話。。。。。

    A5008 回覆:
    裝滿一棟大樓的技術資料全丟了,鷹醬的這個謊言是很難圓的,還不如說讓川建國同志賣廢品了哪[大哭]
  • 2024-05-05 21:36

    美國登月,那個上升器起飛的時候,誰去調整的鏡頭景深?是好萊塢的攝影師嗎[得瑟]

    白楊 回覆: 小白
    意林看多了?[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小白 回覆:
    自媒體的啥話都信,不敢正視差距也不行,這幾年是起來了一點,但各個方面都差好多呢!差好多,明白?這麽說吧,咱們能吃飽了,人家吃喝嫖賭抽都玩夠了
  • 柳輕 40
    2024-05-05 21:10

    希望中國早日實現載人登月,共圓百年中國夢,奮進強國新征程,銳意進取,鑄就輝煌,科技興國,祝福祖國越來越強大,科技實力全面超過美國!

  • orrin 37
    2024-05-06 00:18

    中國把美國登月技術偷來了,所以美國就沒登月的技術了,就像華爲把美國5G的技術偷來了,美國至今的5G發展不起來。

    能力就是實力 回覆:
    你神偷[笑著哭]
  • 2024-05-05 22:28

    沒必要爲登月而登月。應先建月球無人基地。登月前,先發射無人登月艙,上升艙等。既是試驗,又是備份。月球車不可少,機器人也不可少。

    降龍十巴掌 回覆:
    無人基地,無人怎麽建?
    乾 メ 回覆: 降龍十巴掌
    可以機器人建
  • 2024-05-05 19:20

    明智還是火箭動力不足?

    做人要講道理 回覆:
    難道朝鮮戰爭時因爲火力不足才把技戰術和人的鬥志發揮到極致不是明智的方法嗎!
    做人要講道理 回覆:
    目的不是一樣達成嗎!
  • 2024-05-05 21:38

    美國的月壤在哪

    taotaobao_958 回覆:
    中國航天消息:黴國只有月岩沒有月壤。所以死氣白咧的和我們要[汗]
    文蜀酥 回覆:
    當年給了我們2克,現在就不稀罕咯
  • 2024-05-05 22:58

    先不說美國人登沒登上月球,想知道美國的登陸器是否登陸上月球了?幾百公斤月球岩石是真是假?

  • 2024-05-05 21:44

    早點上去吧,已經很久沒有親戚去看嫦娥了,嫦娥都望眼欲穿了,吳剛的桂花酒也早就釀好了。

  • 2024-05-05 22:23

    真的:骨頭也是外國的香。

  • 2024-05-05 21:51

    你沒有發布這些的權利和資格!閉嘴!

  • 大貓 13
    2024-05-05 23:17

    黴國白皮牲口只會在攝影棚登月[呲牙笑]

  • 33 12
    2024-05-05 22:58

    二十發貨運飛船把月球基地,生活物資,返回器打上月球,再來一發把人打上去,不香嗎[呲牙笑]

  • 2024-05-06 09:43

    美國科技這麽發達,想證明阿波羅登月,現在去找下登月舊址,用衛星哈勃望遠鏡啥的拍個高清照片證明下難麽?好堵上世人的嘴,爲什麽不那麽做,因爲特麽就沒上去過!!

  • 2024-05-06 10:53

    可以先發射一部分,在月球軌道飛行,用建空間站的方法在月球軌道建立中轉站,再發射載人飛船,而且可以兩艘先後發射,其中一艘作爲備份或者補給艦,這樣不就提高了成功率?就是太費錢

    HN01 回覆:
    本來載人飛船,都多有一枚火箭在發射塔待命備份
  • 2024-05-06 09:15

    捐款支持

  • 2024-05-06 12:38

    說真的又點懷凝美國人登月[笑著哭]

  • 2024-05-06 00:21

    可以事先發射儲能充電基站,充電基站以衛星形式,展開太陽能板儲存電力,運行與地月沿途軌道,儲能充電基站同時兼具中繼通信功能,飛行艙發射進入地月路線後,依靠電力推進,沿途一路充電。(回來也一樣)。。。如果飛行艙無法攜帶沉重電池,也可考慮把沿途基站改成燃料推進劑補給站。如補給站資源耗光,仍可當做中繼衛星使用。

    何人狀告本官 回覆:
    我懷疑你在忽悠我,因爲中國根本沒有宇航局這個單位。
    用戶13xxx04 回覆: 何人狀告本官
    意思是你自己成立一個宇航局,自己當局長嗨嘛
  • 77 4
    2024-05-06 01:46

    長征五號剛出來那會,就有一個“登月小火車”方案。用四到五次發射,多倉太空組合後,奔赴月球。最後因爲太複雜,不可控因素太多放棄了。

  • 2024-05-05 23:50

    又來這招望梅止渴,我都等了那麽多年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能不能來點實際行動!

  • 2024-05-06 09:24

    N年前我就提過此方案

  • 2024-05-06 06:10

    中國人登月之時便是台灣島收複之日!

  • 2024-05-06 15:18

    我現在坎巴拉就是派人常駐星球軌道,ssto定期給坎星空間站補充燃料,空間站有專線給各個星的空間站轉運燃料。順便帶一個存儲器。科研數據通過運輸船運回地面。成本只有燃料的開銷。空間站對空間站,因爲沒有引力稅,消耗很低。

  • 2024-05-06 11:58

    還是推力不夠,如果推力夠就是一輛重型坦克也是輕松上去

  • 2024-05-06 04:05

    登月花上那麽多代價值得嗎?

    風中阿燦 回覆:
    值得,還會帶動一批新技術誕生,最關鍵的是先在最好的地段把房子建起來[笑著哭]
  • 2024-05-06 08:45

    美國登月倉那是爆炸彈射起飛?

  • 2024-05-06 17:36

    好萊塢的登月方式當然簡單的多[笑著哭][笑著哭][笑著哭]

軍武跨經緯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