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市2023年文藝精品創作資助項目《鹹陽情》系列歌曲錄制完成

鮮見 2024-04-12 13:58:40

近日,由青年詩人、詞作家、音樂電影導演趙凱雲作詞並傾力打造的《鹹陽情》系列歌曲完成錄制。這部作品曆經兩年的精心雕琢,以弘揚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爲核心,深情展現了時代精神與鹹陽人的風采。趙凱雲巧妙地將鄉愁、鄉韻與家國情懷融入歌曲之中,使每一首作品都如詩如畫,充滿情感。

《鹹陽情》系列歌曲包括《鹹陽賦》《渭水謠》《池陽謠》《書香三原最鄉愁》和《秦川人》五首佳作。其中,《池陽謠》由趙凱雲親自譜曲,其余四首則由青年作曲家郭李鵬操刀。在創作和錄制過程中,有30余位音樂人和歌手傾情參與,共同爲這片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土地獻上了最美的贊歌。該作品由著名詞作家、陝西省音樂家協會主席尚飛林擔任總顧問,著名詩人、詞作家黨永庵擔任藝術顧問,著名聲樂教育家朱德海、詞作家李黎擔任音樂指導。

《鹹陽情》不僅僅是對鹹陽這片熱土的深情告白,更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歌詞樸實而凝練,充滿了藝術質感;旋律朗朗上口,易于傳唱。這些歌曲既具有曆史的高度和時代的特質,又承載著社會責任和家國情懷,展現了極高的審美價值、文化品位和藝術個性。

據悉,《鹹陽情》系列歌曲由中共三原縣委宣傳部、三原縣文化和旅遊局報送,獲得鹹陽市2023年文藝精品創作資助項目。趙凱雲既是作品的創作者,又是作品的出品人,他用兩年的心血和汗水澆灌出了這五首動人的歌曲。他深入挖掘鹹陽豐厚的曆史文化,讓人們在感人的歌聲中感受到這片土地的厚重與溫度。五首作品風格迥異,又一脈相承,《鹹陽賦》展現了鹹陽的曆史厚重和文化魅力,讓人仿佛置身于千年古都的繁華景象與時空交錯中;《渭水謠》那如渭河般深沉而寬廣的情感、真摯而動人的旋律,它訴說著鹹陽這片土地上的滄桑與變遷;《池陽謠》用音樂勾勒出渭北大地美麗的曆史文化畫卷與真摯的鄉情;《書香三原最鄉愁》則讓人感受到了三原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濃郁的鄉愁情懷;而《秦川人》則唱出了秦川兒女堅韌不拔、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鹹陽情》系列歌曲的問世,無疑是一場文化盛宴。它不僅讓人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根源,更讓人們重新思考自己的精神家園;不僅讓人們聽到了鹹陽曆史文化的聲音,更讓人們感受到了鹹陽曆史文化的魅力。這些歌曲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鹹陽曆史文化的寶庫,讓更多的人了解鹹陽、走進鹹陽、愛上鹹陽。

相信,《鹹陽情》系列歌曲一定能繼續傳唱下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鹹陽的魅力與溫暖。它們將成爲鹹陽的一張文化名片,爲鹹陽的文化事業添磚加瓦。

出 品 人: 趙凱雲

資助單位:鹹陽市文化和旅遊局  鹹陽市財政局

監制單位:中共三原縣委宣傳部 三原縣文化和旅遊局

制作單位:陝西漢唐風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總 顧 問:尚飛林

藝術顧問:黨永庵

音樂指導:朱德海 李 黎

總 策 劃:田廣軍

總 監 制:趙凱雲

總 統 籌:李連齊

配 器:郭李鵬

編 混:王子帆

錄 音:王 奇 杜明修

文案創意:張 瓊 趙江濤

視覺設計:李 芳

封面書法:張勇濤

宣傳統籌:王戰榮 王 磊

事務統籌:韓金河 柴唐焰

學術指導:陝西省音樂文學學會 路邊學社

陝西省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專業委員會

特別鳴謝:

西安雲佰尋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西安貳零貳三文化藝術傳媒有限公司

西安路邊學社壺中宰相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西安畫龍動漫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陝西新荑元福文化有限公司

貴州海之晏酒業有限公司

西安天力微波有限責任公司

陝西億龍谷水業有限責任公司

唐小詩(陝西)傳媒有限公司

陝西大悅視界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陝西知遇天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薛銳工作室

鹹陽賦

作詞:趙凱雲

作曲:郭李鵬

演唱:劉振海 馬旭立

合唱:孫 捷 黃兆男

馬美珑 王曉琛

編混:王子帆

錄音:王 奇

(和聲)

渭水湯湯 泾水泱泱

秦川袤袤 莽原蒼蒼

古渡幽幽 沣水寂寂

嵕山巍巍 文廟浩浩

自古泾渭兩分明

山南水北俱爲陽

四海歸心登鹹陽

大爭之世我縱橫

自古鹹陽帝王鄉

曆經風霜多顔色

英雄美人都可歎

身前功過後人說

山一程水一程

秦時明月守漢關

風一程雨一程

願豪傑與共

縱橫馳騁

(和聲)

渭水湯湯 泾水泱泱

秦川袤袤 莽原蒼蒼

古渡幽幽 沣水寂寂

嵕山巍巍 文廟浩浩

自古泾渭兩分明

山南水北俱爲陽

四海歸心登鹹陽

大爭之世我縱橫

自古鹹陽帝王鄉

曆經風霜多顔色

英雄美人都可歎

身前功過後人說

山一程水一程

秦漢新城鑄奇雄

風一程雨一程

願豪傑與共

縱橫馳騁

渭水謠

作詞:趙凱雲

作曲:郭李鵬

演唱:賀璐瑤

合唱:雷格格 劉玉露

劉梓钰 黃佳怡

編混:王子帆

錄音:王 奇 杜明修

(關中方言童聲吟唱)

一點飛上天,

黃河兩頭彎,

八字大張口,

言字往進走,

左一扭,右一扭,

東一長,西一長,

中間夾個馬大王,

月字邊,心字底,

挂個鈎擔挂麻糖,

坐個車車逛鹹陽。

渭河的水清又清

一馬平川到關中

繞過了那道灣

來到我家門前

山美水美的鹹陽塬

這裏天高地也遠

這裏景美人也甜

清渭樓呀高百尺

望我秦漢三千年

日升了月落了

冬去了春又來

蛙眠了蟬鳴了

草綠了山更青

渭水流了幾萬年

人們爲夢四奔忙

秦風吹了幾千年

笑容淳樸多燦爛

(關中方言童聲吟唱)

一點飛上天,

黃河兩頭彎,

八字大張口,

言字往進走,

左一扭,右一扭,

東一長,西一長,

中間夾個馬大王,

月字邊,心字底,

挂個鈎擔挂麻糖,

坐個車車逛鹹陽。

渭河的水清又清

川流不息到海中

繞過了那座梁

來到我家門前

人傑地靈的鹹陽塬

這裏人勤春也早

這裏功到秋華實

渭河的水寬又闊

引我逐夢到明天

日升了月落了

冬去了春又來

蛙眠了蟬鳴了

草綠了山更青

渭水流了幾萬年

人們爲夢四奔忙

秦風吹了幾千年

笑容淳樸多燦爛

文林路旁聽書聲

五陵塬上唱大風

無字碑下生感慨

渭城朝雨情意重

絲路大佛有唐韻

袁家村裏美食名

紅色馬欄留傳承

德善鹹陽又百年

池陽謠

作詞:趙凱雲

作曲:趙凱雲

演唱:趙卓岩

和聲:馬瑞煊 趙若璇

王子昀 何若維

編混:王子帆

錄音:杜明修

(童聲吟誦)

蟋蟀鳴 雁高飛

風吹清河花香醉

穗脫粒 谷滿倉

唐風明韻三原美

月兒圓啊圓

挂在西天上

潤如碧玉盤

照亮歸鄉路

家字捧心中

平安才是福

窗前陪爸媽

日子多麽美

月兒明 桂花香

三原有個城隍廟

城隍爺呀是戰神

保家衛國守四方

月兒圓 月餅香

坐個車車回池陽

爺爺捧出蓼花糖

奶奶心裏美洋洋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月亮明啊明

挂在那天上

照亮清河水

萬家豐收忙

捧起那月餅

心裏甜又美

想起孩童時

福樂多康甯

月兒明 桂花香

三原有個柏社村

柏社村呀有傳奇

地坑院內把客迎

月兒圓 月餅香

坐個車車回池陽

奶奶端出金油塔

爺爺心裏樂陶陶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書香三原最鄉愁

作詞:趙凱雲

作曲:郭李鵬

演唱:賀璐瑤

童聲:何若維 李澤玥

編混:王子帆

錄音:杜明修

(童聲吟誦)

美三原 福寶地

衣食邑 潤萬家

重禮教 出鴻儒

傳承絕學 做好人

淡淡幾阙詞

映亮千江水

晨起讀詩韻

晚來香留痕

千古國風撫大地

明月照我心

書香啓智民風暖

一脈相承迎福歸

款款古韻至

猶如畫墨染

紙上逐日月

歌美萬山青

宏道書院耀後世

流水遇知音

學貴報國德立業

經世濟民爲蒼生

書香伴我行

走遍山和水

天地正氣潤我心

書香三原最中國

書香伴我行

走遍南和北

家國情懷猶在耳

書香三原最鄉愁

(童聲吟誦)

弦歌起 修品行

先立德 後明志

廣納賢 增化本

書香三原有來人

秦川人

作詞:趙凱雲

作曲:郭李鵬

演唱:王寶林

編混:王子帆

錄音:王 奇

紅彤彤的臉膛能擰出千條河

寬敦敦的肩膀能扛起萬座山

走南闖北只把那夢想追

仁義祖訓記心間

站起來是座山

躺下來是條河

直耿耿的倔脾氣

昂揚著鐵樣的力量

站起來是座山

躺下來是條河

實誠誠的熱心腸

滾燙著太陽的光芒

這就是咱溫潤儒雅的秦川人

撿一片落葉能吟誦周秦藍天

這就是咱敢作敢當的秦川魂

風雨兼程哎只顧悶頭往前趕

這就是咱拿得起放得下的秦川人

喝一碗老酒呀就吼一聲秦腔

這就是咱宅心仁厚的秦川魂

五千年古國遺風把美德兒傳

滾燙燙的心房能點起千堆火

敞亮亮的胸腔能駛出萬艘船

飄洋過海只把那世事闖

親人叮咛挂耳邊

站起來是棵松

動起來是條龍

直杠杠的鐵臂膀

扛起做人的脊梁

站起來是棵松

動起來是條龍

栓栓正正好秉性

舉起那幸福的光芒

這就是咱溫潤儒雅的秦川人

撿一片落葉能吟誦周秦藍天

這就是咱敢作敢當的秦川魂

風雨兼程哎只顧悶頭往前趕

這就是咱拿得起放得下的秦川人

喝一碗老酒呀就吼一聲秦腔

這就是咱宅心仁厚的秦川魂

五千年古國遺風把美德兒傳

詞曲作者、出品人 趙凱雲

詩人,詞作家,音樂電影導演。陝西省詩詞學會理事、西安市作家協會理事。中國音樂文學學會、陝西省作家協會、陝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陝西漢唐風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從事詩歌、散文、文藝評論及歌詞創作多年,具有豐富的寫作經驗和深厚的創作實力,系陝西70後代表詩人之一。有大量文學作品發表在《星星》《南風》《青年作家》《延河》《陽光》《黃河文學》《散文詩》《延安文學》《陝西日報》等報刊,作品入選中國作家協會選編的《長江頌》及《2014年全國詩歌排行榜》《陝西文學六十年》《鹹陽文學作品選》等全國和省級文學作品年選。著有詩集《顫栗的時光》《抱冰而眠》等4部。詩集《豳州書》獲陝西省文學基金會優秀作品扶持。先後獲第二十五屆全國魯藜詩歌獎、第三屆“屈原詩歌獎”、第二屆路邊文學獎、第八屆“銀鷹杯”全國文學獎、第三屆陝西青年詩人獎、首屆西北文學獎等。系2017年中華辭賦高級研討班學員。

創作有“戲曲進校園活動”主題歌《看戲》、電影《家在黃河邊》主題歌《黃河謠》、“引漢濟渭”項目形象歌曲《逐水而行》、中鐵一院尖兵主題歌曲《尖兵賦》、“詩韻三原·經典傳承”絲路詩詞大會主題宣傳歌曲《書香三原最鄉愁》。“家風”系列歌曲之《家風中國》在“童心向黨·童聲唱響”建黨百年全國優秀原創兒童歌曲評選中榮獲優秀作品獎;作詞並導演的音樂MV《家風長安》在陝西省紀委監委舉辦的“三秦好家風”微視頻展播中榮獲三等獎;《福運謠》獲上海市音樂家協會主辦的第三屆海派音樂原創歌曲征集銅獎;《你是天地間那道閃亮的光》入選深圳龍崗區舉辦的全國“喜迎二十大·奮進新時代”原創優秀音樂作品獎,同時入選陝西省音樂家協會主辦的《音樂天地》“讴歌新時代·奮進新征程”原創優秀歌曲專刊;《鳳鳴天下》在“寶雞原創歌曲大賽”中榮獲最佳人氣作品。《看戲》獲陝西省青年文藝創作扶持項目;《鹹陽情》系列歌曲獲鹹陽市2023 年文藝精品創作資助項目;《榆陽謠》獲榆林市榆陽區“五個一”形象宣傳作品獎。紀念袁隆平院士歌曲《種子夢》入選《放歌新時代——喜迎二十大優秀歌曲 100 首》;《種子夢》《家風長安》《遠方少年》獲選《闊步新時代·校園好歌曲 100 首》。 另有音樂作品《驚蟄》《同心謠》《彬州等你來》《呼喚》《望長安》《大唐盛風》等被廣泛傳唱。

曲作者 郭李鵬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青年作曲家,先後師從葛瑞民、吳複興、程大兆先生學習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其作品涉獵領域廣泛(交響樂、戲曲、舞劇、影視劇、歌劇等)。代表作品:管弦樂曲《民族風情畫兩幀》、唢呐協奏曲《鍾馗爺》、電影音樂《圖拉河上的愛情》、《楊警官的假期》、戲歌《中國脊梁》《魅力陝西》、歌曲《家風中國》《驚蟄》《看戲》等。

曾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文藝晚會、陝西抗疫情景劇《生命的光芒》、秦腔廉政曆史劇《關西夫子》、大型碗碗腔現代劇《驕楊之戀》擔任作曲、配器工作。眉戶《背鞋訪帥》作曲、配器。作品《鍾馗爺》獲第三屆陝西省民族器樂(政府獎)新作品征集評獎活動優秀獎;秦腔廉政曆史劇《關西夫子》獲陝西省第九屆藝術節文華優秀劇目獎榜首。《驕楊之戀》榮獲十六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歌曲《看戲》榮獲2022年度陝西省青年藝術創作人才資助項目。創作的器樂類節目《秦川新曲》在中國殘聯、教育部、民政部、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電總局共同舉辦的第十屆全國殘疾人藝術彙演中榮獲二等獎。

《鹹陽賦》演唱嘉賓:劉振海

國家一級演員,陝西省音協會員,西安市音協理事,陝西省劇協會員,中國音樂“金鍾獎”聲樂專業評委,陝西省歌舞劇院男中音歌劇演員。排演多部中外歌劇。在歌劇《張骞》中扮演“甘父”;歌劇《司馬遷》中扮演“國舅李廣利”;歌劇《大漢蘇武》中扮演“大將軍李陵”,均獲國家級大獎,個人優秀表演獎。集編、導、演于一身, 長期指導,編排省市各項文化藝術活動,獲得各方好評。

《鹹陽賦》演唱嘉賓:馬旭立

碩士研究生,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音樂表演(聲樂)專業。陝西省音樂家協會會員,西安市碑林區青年志願者協會常任理事。陝西省歌舞劇院歌劇團女高音。2008年獲得河北省廊坊市“推新人大賽”銀獎;2011 年獲得陝西省西安市“尋找長安麗人”活動冠軍;2017 年晉級“亞洲音樂大賽”西部賽區決賽。

《書香三原最鄉愁》《渭水謠》演唱嘉賓:賀璐瑤

國風音樂人,音樂療愈師,終南國樂團主唱。2021年CCTV“黃金100秒”演出嘉賓、2022百事校園最強音全國賽國風冠軍,2023星光大道演出嘉賓。

《秦川人》演唱嘉賓:王寶林

歌手、音樂人,西安音樂學院聲樂教師;絲路藝術團團長;陝西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專業委員會秘書長。2000年,獲全國推新人大賽十佳歌手;2008年,獲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陝西賽區銀獎、全國優秀獎;2013年,獲湖南衛視挑戰麥克風冠軍;2014年,獲星光大道周冠軍;2015年,獲省委宣傳部尋找最美民間歌手特等獎;多次受邀參加中央電視台《星光大道》《開門大吉》《幸福賬單》《群英彙》《中華情》等各大欄目。代表作品《我從陝北來》《再唱黃河九十九道彎》《又見山丹丹》《俏妹妹》《寶貝我愛你》《時光》《家》等。

《池陽謠》演唱嘉賓 :趙卓岩

2010年生,現爲西安某中學學生。曾獲區級“陽光學子”,市級“文明小公民”稱號。中國舞九級,參與原創歌曲《家風中國》《驚蟄》《家風長安》《種子夢》《福運謠》《同心謠》《呼喚》及陝西少兒春晚的錄制。有原創歌曲《遠方少年》《書香傳家遠》《心手相傳》。2019年在第八屆璀璨中國藝術才藝國際交流陝西展演活動中榮獲少兒A組吉他專業一等獎;2019年在西安人民劇院與北京未來劇院參演原創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溫暖的搖籃》並獲“優秀演員”稱號;2019年獲西安市第十七屆青少年科普競賽小學組三等獎;2017年獲第二屆陝西少兒詩歌大賽三等獎;2017年獲第25屆國際少兒書畫大賽銀獎。

0 阅读:0

鮮見

簡介:人文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