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學一老師火了,贛劇課穿戲服、揮水袖、轉折扇,蹭課的學生爆棚

飛魚談教育 2024-03-23 11:24:58

一個人能夠引起大家的注意,要麽風趣幽默、才華出衆,要麽擁有高顔值,來自南昌大學的陳俐老師兩者兼備,想不火都難。

最開始,是陳俐老師在課堂上表演贛劇的視頻在網絡上走紅,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將其上課視頻分享到網絡上,不僅獲得了網友們的關注,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蹭課。

學生分享的視頻,有很多陳俐老師表演的贛劇經典動作。

她穿著戲服,揮舞水袖,要麽是轉折扇,展示自己的唱腔,不管是表情還是動作,都非常到位,讓人賞心悅目,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有網友就形容:又美又飒!

得益于學生的分享,以及陳俐老師精彩的課堂內容,喜歡聽課的學生越來越多。

本來,陳俐老師的贛劇藝術鑒賞課,都是該專業的人聽課,但由于聽課的人實在太多了,坐的坐,站的站都容不下,只能臨時換到能容納200人的大教室。

然而,即便如此,大教室依然爆棚。不僅位置坐滿了,過道、門口也擠滿了學生,從學生拍攝的畫面來看,可能有兩三百人以上。

一些臨時知道陳俐老師換大教室的學生,幾乎毫不猶豫,撒腿就跑去搶座。那場景,就像中小學生奔跑著去上體育課。

搶座的學生中有女生也有男生,讓人不敢想,陳俐老師的課堂到底有多火?能夠同時得到男生、女生的追捧和喜愛。

我認爲,陳俐老師的贛劇藝術鑒賞課,能夠得到這麽多學生的歡迎愛,背後原因不難理解。

首先,陳俐老師做到了言傳身教,不是只會放PPT和視頻,她以前主要站在舞台上表演贛劇,回歸校園之後,將高校課程和非遺文化相結合,讓非遺文化煥發新生,聽課的學生能夠了解傳統文化,了解江西代表劇種贛劇的曆史、聲腔和表演特色,更加樂意學了。

其次,改進了教學方式,之前,陳俐老師的授課著重于課本知識,很少進行現場表演,如今采用線上網課+線下鑒賞的方式,立馬就吸引了衆多學生。值得一提的是,在課堂上,學生們也有機會化妝,穿上戲服跟著老師進行表演,一層一層的油彩和道具讓大家眼前一亮,同時也滿足了學生們的視聽審美。

再次,得益于國家的強大,以及傳統文化的普及,現在的00後大學生,對傳統文化很喜歡,也高度認同和自信。

大街上,穿漢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雖然這是一種服裝上的選擇,但從這一點來看,足以說明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很有好感,甚至開始熱愛。贛劇作爲江西省地方傳統戲劇劇種,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能夠得到大學生們的喜愛,也就不難理解了。

最後,陳俐老師在課堂上的贛劇表演,專業又到位,基本功非常紮實。

她本人的身份也確實不簡單,她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贛劇)傳承人,當代中國贛劇領軍人物,南昌大學二級教授,國家一級演員,碩士生導師,獲得過第八屆梅花獎和第九屆文華表演獎。

這樣一位實力派的老師上課,學生怎麽不會爆棚,怎麽不會跑著搶座呢?

說真的,看到南昌大學的學生如此喜歡贛劇,喜歡傳統文化,讓人感到很高興。

科學知識、前沿技術需要有人學,英語、韓語、法語等語言也需要有人學,我們自己的戲劇、非遺文化,同樣需要年輕人傳承。

非遺文化是先人留給我們的精華,如果我們自己不學,不傳承,很可能就會消失在曆史的長河中。

盡管這些聽課的學生中,有的人是圖新鮮,有的人是爲了湊熱鬧,但只要有人願意走進課堂,對贛劇和非遺文化開始了解,這樣的課堂都算得上是成功的,兩三百個學生中,總有一部分學生,是真的熱愛和喜歡。

另外,當代的大學生開始喜歡贛劇課,喜歡聽大學老師分享非遺文化,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轉變。

說明年輕一代對自己的傳統文化更加認同了,一個國家的強大,體現在各個方向,文化自信,不再媚外,這可能就是我們學傳統文化,傳播傳統文化的意義。

而且,年輕一代的加入,熱愛傳統文化,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和發展,同樣不可或缺。

0 阅读:108

飛魚談教育

簡介:分享教育熱點資訊、學生的趣味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