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我不顧母親反對,從供銷社辭職到公安上班,命運因此而改變

今古看傳奇 2024-05-05 05:39:11

注:本文章爲虛構的人物故事,圖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無不良引導,請理性閱讀

編輯:82年的南瓜

正文

我出生在60年代一個小鎮上,父母給我取名爲飛燕,寓意我能像燕子一樣,自由的飛翔,不用爲生活所困,然而事實也證明,我確實不用爲生活而苦惱,因爲我有一個在供銷社上班的母親。

供銷社在當時來說,可謂是如雷貫耳,只要說家裏有人在供銷社做事的,那麽他都不會缺朋友,會有一堆人來找他幫忙帶點東西,或是買點便宜的貨。

作爲掌握商品交易的供銷社來說,當時確實很受歡迎,不但工資高,待遇也一級棒,節假日有禮品,職工購物還有內部折扣,並且有優先選擇的權利。

在我上學的時候,周邊的同學便很羨慕我,都說我出生在一個好家庭,以後就等著繼承母親的崗位,啥都不用愁,當時我也確實過得還算滋潤,能經常吃上別人不舍得買的糖果,能穿漂亮的裙子和小白鞋。

當時我也很羨慕母親,每天的工作就像是去逛街一樣,回來後,不是拎吃的,就是用的,曾經我一直都以爲母親工作很輕松,因此我也憧憬過以後接替母親的工作。

由于擔心我因爲總想著接替工作而不認真學習,母親給我是一頓說,于是便定下了一定要在高中順利畢業爲前提,才能將工作交給我,其實我本身是願意學的,所以高中對我而言並不是什麽大問題。

很快,我便乖乖讀完了高中,並且差一點考上了大學,母親看我成績不錯,于是便想讓我複讀一年,沖擊一下大學,可當時的我等了這麽多年,爲的就是供銷社的工作,于是我說什麽都不願意複讀,就等著母親將位置傳授給我了。

在家待了兩個多月,在我不懈的努力下,母親最終將售貨員的崗位讓給了我,自己則是到了後勤部。

頭一天上班,我邁著自行的步伐,期待著走在路上會有很多人來巴結我,可我走了一大條路,連一個上來問候的都沒有。

到了供銷社,母親已經提前打過招呼,因此我跟其他兩位職員都算相處的比較好,當時算是淡季,來買東西的人特別少,一天下來,可能還不到十五個人。

第一天上班,我還是很熱情的,接待顧客,一個勁的給他們介紹各種物品,然而很多人來買,都會要求看這個、看哪個,可最後在手上搗鼓了一下後,又什麽都不要了,一些農村來的農民,還會跟你講價,可明碼標價,自己也無能爲力。

一個星期下來,說實話,我對供銷社這份工作有了重新的定義,許多人想要讓我幫忙帶點東西,或是定點熱銷的商品,接著給我好處費,我不清楚以前母親是怎麽處理這種情況的,可我感覺這有些不合規矩。

我也曾請教過同個店的職員,可她們都默許了這種行爲,並且可以說,這是供銷社的老傳統了,這份工作之所以這麽受歡迎,這也是原因之一。

我不經有些煩惱,一些緊俏商品,許多老百姓沒有錢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前訂貨,所以只能等補貨時來排隊,可經常都是排好久都沒買到東西,而那些塞錢的人,通常補貨當天就能拿到想要的東西,甚至不用排隊。

糾結了很久,雖然這裏面不能說不公平,但這並不是我想見到的場景,我更願意人人平等,既然規矩是排隊購買,那麽就能乖乖排隊。

于是接下去,我在供銷社都是按照規矩老實上班,然而這樣也出事了,一天,領導找我,他收到很多投訴,說我不賣商品給顧客,並且從記錄上看,我這個月的銷售額也很低。

我沒有隱瞞,將自己的理念說了一遍,領導沉默了一會,隨後語重心長的告訴我,如今我現在還年輕,對一些事情還沒有判斷力,所以只能按照條條框框來,他能理解,領導並沒有處罰我,也沒有誇我,只是跟我說,辦事要靈活一些。

回家後,我將事情告訴了母親,並提出不想在供銷社待下去的想法,聞言,母親非常生氣。

“當初讓我將工作交給你,你現在又說做不下去了,難道你就這麽脆弱嗎?”

母親緩了一會後,跟我說:“供銷社就像是社會上與人打交道一樣,像是有人托你辦事,自然會給你報酬,如果你不接自然會有其他人接,大家都是如此做,爲何你不行呢?如果說你有家庭,有小孩,他們還在等你掙錢吃飯 那你會不會也挺著腰拒絕?”

不得不承認,母親說的有道理,我明白,但我不想接受,于是我收斂了一些,如果有什麽人要走後門,我就推工友去應付,自己便老實的上班,每天賣貨點貨,工作倒是輕松,但卻極爲枯燥。

第二年,我聽說公安單位在體制內招人,不過要考試,如果通過了,就能直接換過去,我沒有告訴母親,于是一個人偷偷去考試了。

半個多月後,我意外收到消息,我竟然通過了,只要辦好調度手續就可上崗了。我高興得去辦了手續,直到我第二天沒去供銷社上班,母親才知道我竟然偷偷轉了崗。

當晚回到家,我就被訓得狗血淋頭。

“你一個女孩子家,學別人去當什麽公安,你說你以後嫁不出去怎麽辦?”

“嫁不出去就不嫁了呗…”

“你…”

我也不太服氣,不過看母親被氣得不輕,也不敢再頂嘴了,我安慰著母親,說我這個單位比較有發展空間,到時候成爲局長也不是不行,母親白了我一樣。

“你就會吹牛”

其實母親對公安單位的工作並沒有不好的看法,就是單純覺得待遇比供銷社的低不少而已。

見一切塵埃落地,母親也不好再說什麽。

到了1993年,我們那的供銷社已經入不敷出了,不得不宣布閉店,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舊時代的産物,也確實要淘汰了,如今交易都很自由,供銷社的位置已經被取代。

我不由爲自己當初做的決定感到慶幸,無獨有偶,單位這邊傳來好消息,體制改革,我們這些公務員的待遇得到了不少的提升,該有的福利也沒少,整體比起工廠的待遇還要好。

母親因爲供銷社的落寞而提前退休,如今看著我洋洋得意的表情,母親也不得不承認,還是年輕人有遠見。

注:本文章爲虛構的人物故事,圖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如果您覺得故事不錯,請動動您發財的小手,爲我點一個贊,感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