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系車黑雲壓城城欲摧,誰能擔起崛起的希望?

百姓評車 2024-03-29 10:17:35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所有的今日輝煌,都可能只是昙花一現,如果跟不上時代的車輪,很可能就會被慘遭淘汰。美系車就是一個例子,近年來美系車在國內市場的銷售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面對國內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今年很多美系品牌都積極參與價格戰,但是終究沒能在市場上激起太大的浪花。

面對競爭對手的進攻,尤其是中國品牌汽車的進一步崛起,借助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發展,加速蠶食其他派系的市場份額。而美系品牌受到沖擊不小。即使有特斯拉加入,美系車目前在華的市場占有率也很低,1-2月份美系乘用車市場份額僅有6.4%。

今年很多美系品牌也積極參與價格戰,包括凱迪拉克、別克等,但是美系車終究沒能在市場上激起太大的浪花。或許很多美系車廠商也不禁疑惑:我們的車性能優秀,品質有保障,爲何難以得到消費者的青睐?

何以從輝煌走向沒落?

美系汽車的輝煌時刻則要追溯至十年前,當時其在國內的市場份額約12.8%,其中通用汽車的貢獻量很大,通用在國內有三大品牌在活躍,分別是走高端的凱迪拉克、走中低端的別克以及走更平民風格的雪佛蘭。而這三家品牌在國內都有著不小的知名度,在巅峰時期,它們曾助力上汽通用在華年銷量突破200萬輛,這個時候的鋒芒完全不遜于德系與日系。

可是近幾年,美系車在國內汽車市場的競爭力逐漸下降。除了特斯拉這家電動巨頭在猛速增長之外,其他的燃油車企過得確實是一天比一天艱難,而以前那個能夠與德日系分庭抗禮的美系車已經在痛苦失速中,逐漸失意。

盡管從技術層面上來講,美系燃油車的確有著自己的優勢,比如動力強、隔音好、皮糙耐用、用料厚道等,但美系車走向沒落,與其短板明顯有很大的關系。美系品牌基本存在一個共同點,就是更新換代太慢。

但是在內卷不斷加劇的中國汽車市場,很多車企可能用一到兩年就會針對新車型進行換代,甚至大半年時間就會推出改款車型。對于這樣的速度,美系車確實慢了許多。以前靠著“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早已過去,可能明天一睜眼,就不知道世界上發生了什麽變化,而美系車不跟上時代發展的快速步伐,市場競爭力就會逐漸削弱。

其實美系車出現頹勢也是在預料之中,新車打折太厲害,損害了已購車主的利益,還讓車子的保值率直線下降。隨之帶來的是品牌溢價能力不足,加上現在的國産車的産品力也在逐年上升,大家的價格都到了差不多的區間,選擇性變得更多。經過長時間打折,現在的美系車殘值甚至已經和國産車相差無幾,這對于美系車的車主來說,確實心裏不太舒服。

新能源時代下,美系車擁抱電氣化的積極性也不高。時至今日美系車能拿得出手的新能源車幾乎沒有,基本就是爲了迎合市場需求,做了幾款油改電的新能源車型,所以消費者並不買單,現在自主新能源車崛起了,可選的自主新能源車也十分豐富,消費者也將注意力放在自主車型身上。

伴隨著自主新能源車熱銷,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已經突破半數,自然就要有其他國別車系的市場份額削減。所以包括美系車在內,市場業績逐年梯次下降,是合資品牌市場份額一個正常的走勢。

誰能擔起崛起的希望?

雖然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但在合資、海外品牌中,美系車有時候還成爲增量最多的代表。最近幾年美系車在國內市場的銷量占比爲2019年8.5%;2020年9.4%;2021年9.6%;2022年8.7%。2023年7.9%。美系車不僅維持了一定量的基數,甚至還略有走高之勢。

特斯拉是美系車的銷量主心骨,特斯拉用它在中國市場的強勢表現,基本彌補了通用和福特在電動車領域的短板。而特斯拉也成了國內市場新造車時代來臨之後唯一個新進的,且取得巨大成功的汽車品牌,它恰好歸屬于美系。

雖然通用在新能源車的領域的表現欠缺亮色,但是在燃油車領域的表現不錯。所以現階段美系車最大的依仗除了特斯拉,還有通用。通用在燃油車市場,年銷量仍能達到百萬輛,擁有海量的基盤用戶。

通用這個支柱不倒,加上特斯拉在電動化市場的表現碾壓大部分合資品牌,美系車在華市場不斷縮小與德系和日系的差距,甚至是超越都是有可能的。

百姓評車

汽車市場的蛋糕就這麽大,自主品牌因新能源汽車起勢,就意味著法系車、韓系車的暗夜將至,美系車則黑雲壓城城欲摧。現階段整個市場正在經曆快速變革,總量層面波瀾不驚,但結構是波濤洶湧的。

未來整個市場可能會發生裂變,我們所看到的並不是整個行業的周期性波動,而是市場結構的成長。美系車在中國市場橫盤已久,未來市場業績是漲還是跌?關鍵看態度。如果美系車按照自己習慣的方式造車,那就一定跌。如果按照用戶喜歡的方式造車,在華的成績可能漲。

0 阅读:982
评论列表
  • 2024-03-30 11:36

    這就是黴國打壓中國民族覺醒而自發抵制黴國産品

  • 2024-03-30 07:57

    你家是有多山,沒見過五菱?

百姓評車

簡介:最接地氣的汽車新媒體 彙聚來自百姓的汽車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