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碼頭,一艘神秘核潛艇引起關注,渾身6萬多個零件手工完成

兵器視頻 2024-04-26 08:59:14

海軍節“硬核彩蛋”!中國首艘核潛艇“長征一號”高調亮相,當年的戰力放在現在,仍讓人眼前一亮。

前言:更多時候,大家對“長征一號”的認識,是因爲“東方紅一號”,但其實,除了開辟中國問天路的“長征一號”火箭外,中國還有一艘開辟水下路的“長征一號”,其艇內6萬多個零部件全由人工制造,如今正值中國海軍節,其再次亮相青島,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其身上有哪些亮點吧?

(圖解:停靠在青島碼頭的“長征一號”核潛艇)

1、國之重器!中國首艘核潛艇

近日正值中國海軍節,不少艦艇全都停靠在碼頭公開展出,向已抵達青島的多國海軍代表彰顯實力。也正因如此,停靠在青島碼頭處的一一款神秘核潛艇引起大家關注。

她便是中國海軍第一艘核潛艇“長征一號”,舷號401,其出現,堪稱海軍節期間的一個“硬核彩蛋”。

我們知道,核潛艇是被譽爲僅次原子彈的戰略武器,因而建造難度相當高。1954年,全球首艘核潛艇“鹦鹉螺”號下水,從那以後,蘇聯、法國、英國也相繼擁有核潛艇。

這種壓力,瞬間壓到中國頭頂,何時能造出屬于自己的核潛艇,成爲一件大事。

1959年赫魯曉夫訪華,其傲慢地稱,“給中國一萬年,也不可能造出一艘核潛艇”。這句話瞬間引起科研人員憤怒,因此,其日夜攻關,在無圖紙、無資料、無專家指導的情況下,硬生生突破技術關卡,造出“長征一號”。

可見,其存在,不僅標志著中國核潛艇部隊從無到有,還成爲國家戰略核打擊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起不可替代的戰略使命。

(圖解:“長征一號”核潛艇建成,舷號401)

2、上萬個零部件,獨立自主完成

從技術上說,核潛艇最大難關在于核反應堆,因爲在陸地上建不確定能否適應水下環境,而在艇上建,又很容易導致潛艇在水下浸泡過久影響性能,就這樣,經過激烈討論後,最終確定在院裏大海得深山中驚醒。

1970年,“長征一號”建成,與其他核潛艇一樣,同樣具備隱蔽性等作戰優勢,體型也比普通常規潛艇大了一圈,排水量超過5000噸,整體呈一種圓頭尖尾、平滑勻稱的模樣。

據悉,其在建造過程中,6萬多個零件均由手工完成,且一多半全是獨立自主研制的,單從這一點看,中國海軍水下作戰能力瞬間躍然紙上。

(圖解:核潛艇玩具模型)

3、核潛艇背後,一個繞不開的玩具故事

而每每提到中國核潛艇這一話題,其背後,總有一個繞不開的玩具故事。

這個故事是這樣講的:

當初中國在苦惱于不知如何下手建造時,一名外交官正巧帶回了一款以美國“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爲基礎的仿真模型。科研人員聽說後,立即借來參考,從玩具身上得到不少靈感。

但其實,真實情況遠比故事更加複雜。

但不管如何,中國已經有了核潛艇,且正在朝新一代核潛艇“進軍”,可以想象到,未來中國海軍隊列中,將有更多、更先進強大的核潛艇,爲保護國家安全做出巨大貢獻。

1 阅读:378
评论列表
  • 2024-04-26 22:51

    別胡說,親曆者告訴你當時建造核潛艇時大部分企業是用企業裏技術水平最高的工人、最好的設備加工的。那也是我的工作生涯中人生最驕傲的經曆。

  • 2024-04-27 21:02

    青島自然條件優越,人文環境不匹配,服務業太差,導致人口流入下滑。

  • 2024-04-26 17:09

    海軍博物館的展品,很多年,。

  • 2024-04-26 19:55

    最終確定在院裏大海得深山中驚醒。這句話能解釋一下嗎?

  • 2024-04-26 12:52

    不懂就問:核潛艇是核動力潛艇嗎?

兵器視頻

簡介:讓我們一起暢聊國內外最新資訊、最前沿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