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淩激發我走出童年束縛,找回自己的力量,和抑郁告別

郁小花 2024-05-15 22:28:05

本篇作者 |霁月語星

本篇編輯 | 董小姐

插圖來源 | gosang__

當值編輯 | 玄鶴

今日導讀

校園暴力和校園霸淩,始終是引起青少年抑郁患病的一個重要誘發原因之一。在郁金香平台,我們每年都會收到許多青少年的來稿,講述自己被校園霸淩之後陷入抑郁的故事。然而今天的故事,卻有些不一樣,她講述的是一個女孩在遭遇了從小學到初中漫長的校園攻擊之後,終于覺醒、成長的故事。這個故事的視角,始終聚焦在個體內部,沒有受害者心態,而是始終關注在“我”身上發生了什麽?“我”爲什麽會這樣?“我”究竟怎麽了?而當一個人擺脫受害者心態,不再指責抱怨外部世界,轉而看向自己,那麽ta也就拿到了轉化苦難的鑰匙。就如同今天故事的這位女孩一樣,當她追問自己、探索自己、直面自己的脆弱,她也發現了原來校園霸淩的到來,並不是爲了“懲罰”她,並不是因爲她有罪、她不好,而是爲了激發她找回屬于自己的力量,告別那個從小有依附心態、無法獨立的自己,終于,穿越這份痛苦的迷霧,她重回自由的藍天。

這是《郁金香》的第143個青少年成長故事大家好,我是霁月語星,今年22歲,今天我想和大家著重講述下我的童年往事。我知道現在很多抑郁的青少年朋友們,患病的原因之一就是遭受校園暴力、校園霸淩,其實我也是。我在小學和初中時期,都曾遭遇過猛烈的校園霸淩,我被老師針對、被全班同學攻擊,不僅有言語上的,還是肢體上的,也正是這種長期的霸淩,讓我壓抑、恐懼,在小學時期,我就已經開始出現心理問題,直到初三那年,我最終確診爲抑郁症。但現在,我卻已經脫胎換骨,可以很淡定地講述這段過往,我從一個曾經膽小、自卑、事事都要躲在人後的怯懦女孩,逐漸成長爲一個自信、強大、相信自己力量的成年人,也正是這種轉變,最終助力我走出了抑郁。我想,這份改變,正是這段經曆想要賜予我的珍貴禮物,我拿到了,我也希望我的成長故事,可以給青少年夥伴們一些啓發。

小學遭遇校園霸淩,我形成錯誤觀念

細數我的童年噩夢,從小學時期就開始了,那個時候,我遇到了一位極其討厭我的老師(我至今也想不明白爲什麽那位老師要這樣討厭我這麽個小學生),在她眼裏,像我這種人就是班級的蛀蟲,根本就不配在她班上出現。所以,只要每次一見到我,她都會煽動全班同學一起罵我、孤立我、欺負我,她每次都給我起很下流的綽號,並鼓勵全班同學一起叫,而且如果有哪個同學多跟我說了幾句話,那個同學也會受到跟我一樣的待遇。在這種老師帶頭的情況下,很快的,班上的大部分同學,便開始以霸淩我爲榮了,在這種完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我都不敢去學校了。直到一次換座位,我的新同桌出現了。他是一個個子高大、長相有些凶悍的男生,剛認識他的時候我有點怕他,因爲他看起來太不苟言笑了,而且還很愛跟別人打架。可是沒想到,人不可貌相,他其實是個很有正義感的人,他對于周圍的同學總是無緣無故欺負我這件事,感到很憤怒,並下決心保護我。于是從那以後,不管是老師還是同學開始羞辱我的時候,他都會爲了我而據理力爭,甚至大打出手,哪怕爲此多次被老師嚴厲責罰也在所不惜。後來,漸漸的這樣的次數多了,同學們就再也不敢欺負我了。但一切爲時已晚,那個時候,雖然我還在讀小學,我卻已經因爲同學的欺淩,心理出現了嚴重問題,我非常壓抑、自卑。他的出現,雖然表面上緩解了我在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但是並沒有讓我的心理狀態好轉,相反卻加劇了我的自卑。因爲他的出現給我形成了一種錯誤的心理觀念:我是弱小的、無力的,我必須要依靠一個強大的人來保護自己,才能生存下去。就是我在小學時期形成的這個錯誤觀念,讓我自卑了很多年,並最終導致了我在初三時,爆發了嚴重的抑郁。

初中,閨蜜的一句話,點醒了抑郁的我

上了初中以後,對我的校園霸淩變得更加嚴重了,不管是肢體上的拳打腳踢,還是私下裏的羞辱、謾罵、誹謗,都沒有停止過,全班同學聯合起來針對我,我又陷入了和小學時一樣孤立無援的境地。所幸,當時出于求生和自保的本能,我跟外班一位同學成爲了親如姐妹的朋友,從此以後,每當班裏同學集體攻擊我的時候,她都會出面將我擋在身後,這樣的情境,和小學時我被同桌保護著,是如此相似。然而卻是在初中這段時光,我真正明白了一個道理,這也是爲我帶來積極轉變的一個信念——沒有人能保護你一輩子。一開始的時候,她處于同情和朋友的責任,也常常爲我兩肋插刀,但是時間長了,每次她都因爲我而陷于危險的境地,導致她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很大影響。而且我對她的過分依靠,也給她帶來了很大的壓力,漸漸的,她開始對保護我感到厭煩。直到有一日,她終于受不了了,提出要跟我絕交。一開始,我以爲她只是說著玩的。然而當他們班上一個經常霸淩我的女同學,再次帶著一堆校外的社會人士圍攻我的時候,她卻拒絕爲我提供幫助,我便知道她是下定決心了。我記得自己當時很絕望地對她說:“你知不知道那些人可能會將我活活打死的?”沒想到她很冷漠地跟我說:“這是你的事兒,與我無關,你以後要學著自己去解決,否則你說的這個結果,早晚會發生。”一開始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覺得難以接受,因爲當時我的校園生活太過黑暗,一直以來我都把她當成我生命裏唯一的光,沒有她的保護,我不知道如何活下去。不過事後,我仔細回想了一下這件事,發現她說的是對的。一個人想要在世上立足,能靠的只有自己,沒有人有義務永遠幫助你,如果你總是過度依賴別人,只會讓別人離你越來越遠。正是她的直言不諱,點醒了我。

穿越霸淩之痛,我走出童年束縛,走向光明

閨蜜的這番話,也我想起我在小學被老師同學霸淩的時候,一個跟我交往了5年的閨蜜,突然提出要跟我絕交。在此之前,她不惜多次被老師針對,仍然站在我身邊抵抗周圍的惡意,甚至在我媽媽每次因爲班上這些事罵我軟弱無能的時候,她都不惜跟我媽媽撕破臉,爲我說話。可是這樣的朋友,有一天卻忍不住對我說了真心話,她說,她真希望能離我遠一點。當我問她原因的時候,她告訴我:做我的朋友太累了,老師羞辱我的時候,她要去抗爭;同學欺負我的時候,她要幫我打回去;連我的家長不理解我,也要她從中周旋。她感覺做我的朋友壓力好大,並一點點拖垮了她,最終她只希望擺脫我。兩位曾經親如姐妹的好朋友的絕然離去,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去看看自己,審視自己的成長曆程。我發現從小到大,我在人際交往上一直很困難,很難有人願意長期跟我做朋友,因爲他們都覺得做我的朋友太麻煩。而根本原因,就是因爲我長期以來太自卑,做人不夠獨立,事事依靠他人。我回想自己的成長環境,我的父母都是高校老師,每年有寒暑假兩個假期,工作時間也不太忙,這導致他們有很多閑暇時間和多余的精力關注在我身上,所以他們對我的生活既過分包辦,又過分控制。他們很少讓我自己嘗試新鮮事物,經常禁止我做這做那的,或者幹脆替我完成,因爲我從來沒有獨立完成過一件事,都是父母代替,長此以往,我變得極度缺乏自信心。而且,他們更願意培養一個文靜愛學習的女孩,所以他們經常將我關在家裏,這讓我很少有跟同齡孩子交往的機會,久而久之,我的人際交往能力越來越差,在人群中也更容易受到排擠。因爲這樣的成長環境,造成我自卑、依賴的性格,也讓我養成了一種依附他人的習慣。成長路上,每交到一個朋友,我都會過分依靠對方,恨不得二十四小時纏在對方身邊,不給對方留時間,久而久之,陪伴在我身邊的朋友都感到很窒息,最終離我而去。這種情況,又會加強我的挫敗感,我會感覺自己很差勁,連一個朋友都留不住,導致我的自卑加劇,總而言之就是個惡性循環。所以,我想特別感謝初中那位直言不諱的好朋友,她雖然說話難聽,但總算一語點醒夢中人,讓我得到了脫胎換骨的改變,也經曆了真正的成長。也是從那次經曆以後,我痛定思痛、下定決心,我要在生活中做一個強大的人,遇到困難不再去依賴朋友,而是自己想辦法解決。因爲那時,我深知自己已經深陷抑郁的泥潭,而身邊的好友也都離我而去,如果我再不改變,只有死路一條。而當我下定了決心要真正找回屬于自己的力量之後,屬于我的力量也回歸了,終于,在我一次又一次擊敗困難的過程中,我開始漸漸的成長爲一個獨立自主的成年人,不再是那個事事依賴他人、懦弱無能的小女孩了。而也是這份決心和改變,一步步引領我一步步走出抑郁的深淵。我相信,在我以後的成長道路上,隨著我解決的事情越來越多,我會變得越來越勇敢,越來越強大。我也希望我的經曆和感悟,能夠爲曾經或正在遭遇校園霸淩的夥伴們一些支持,校園霸淩不是對我們的懲罰,而恰恰是要激發我們找回自己的力量!

備注:每個人的體質和病症都不太一樣,因此,文章中的治療方式,僅做參考。如果喜歡文章,歡迎在文末打賞,支持原創。給郁金香所有投稿及采編故事,默認可以公開。感謝分享自己抗郁路上的故事,有公益稿酬喔。

0 阅读:2

郁小花

簡介:愛心互助,溫暖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