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鄉縣銀湖茶業:綠水青山間的情懷助力黃山頭茶廠“涅槃重生”

傳統藝術 2024-05-14 20:15:36

安鄉縣黃山頭茶廠于1959年成立,茶廠幾經興衰沉浮。2022年,由登上“中國好人榜”的趙峻成立公司整合後,一度風雨飄搖的茶廠終于擺脫絕境,邁上“涅槃重生”之路,如茶樹一樣堅韌地再迎新生。

沿著蜿蜒的水泥路,走進安鄉縣黃山頭國有林場自然生態茶園,新鮮茶葉的清香撲面襲來,一排排茶樹綠意盎然,漫山遍野顯得格外翠綠,十多名當地婦女歡聲笑語,正采著今年的春尾茶。

【同期】安鄉縣銀湖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法人 趙峻:當時我們黃山頭的茶是沒有走很遠,我也考察過它的茶車間,它的制造設備很陳舊,而且它的整體開發鏈都沒有形成完整的(産業)鏈。

在接手茶廠之前,趙峻缺乏制茶的專業經驗,他深知光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要將茶廠絕地逢生有很大的難度,于是他到湘西的茶葉市場尋求機緣,成爲了湘西保靖茶葉合作社的合作方。

【同期】安鄉縣銀湖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法人 趙峻:他們也派了很好的團隊在我們黃山頭駐紮在這裏,連續兩個多月進行定點的跟蹤,對我們黃山頭茶廠量身打造。最後就是按照我們黃山頭的特點,打造一款適合我們黃山頭發展的茶的體系。

茶廠的茶葉加工廠在黃山頭山腳下的國有林場,揉撚區、發酵區、烘幹區、成品區等制茶功能設施齊全,進入制作車間,工人們正在有序進行茶葉挑選、曬青、炒青、揉撚等工序。

【同期】安鄉縣黃山頭國有林場辦公室主任 李耀園:要講黃山頭茶的曆史要推溯到北宋年間,黃山大頂上修的有忠濟寺,忠濟寺邊上有七根古茶樹,後人稱爲七星古茶,現在的安鄉人能喝到地地道道的黃山頭本地茶,就是來源于七根古茶。

趙峻登上過“中國好人榜”,當選過“感動湖南人物”、常德市道德模範、市人大代表,這些榮譽源于他創辦的湘北老年公寓。但該公寓一直處于虧損狀態,爲了幫助公寓“造血”,趙峻的目光瞄准了黃山頭上的茶園,茶園離老年公寓不遠,制茶也分旺季和淡季,趙峻完全可以兩頭兼顧。

【同期】安鄉縣銀湖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法人 趙峻:黃山頭的茶園是我們安鄉唯一的一塊資源,這個資源是處于半廢棄狀態,我就想到通過我們的黃山頭茶園把它激活,幫我們湘北老年公寓創造一個養老的延續性。

爲了能生産出原生態有機茶,保障茶園自然生態的完整性,趙峻堅持不使用化肥農藥,只施富含有機物質和微量元素的有機肥,茶園光照充足,空氣濕潤,土壤肥沃深厚,使産出的綠茶湯色翠綠、清香撲鼻,口感鮮爽、清香。

【同期】安鄉縣黃山頭國有林場辦公室主任 李耀園:引進銀湖茶業就是爲了恢複黃山頭的本土茶産業,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茶園在恢複,管理越來越到位,品質越來越高,茶葉的銷路已經全部打開了,知名度又重新回歸到以前,現在茶農的積極性越來越高。

茶香沁千年。黃山頭茶廠一直是茗香濃郁之地,在輝煌時茶園規模達到了一千多畝,如今只有四百畝可以利用,剩余六百畝左右屬于半荒棄狀態,趙峻想使沉寂了千百年的古茶樹煥發出新的活力,使黃山茶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同期】安鄉縣銀湖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法人 趙峻:必須把現在這個半荒棄的茶園激活,我現在已經和他們林場已經談了初步的想法,就是把目前眼前盤山公路的兩邊,把半荒棄的灌木清除,把原來茶場的面貌恢複。

黃山頭茶廠如今的年産量在15噸左右,茶産業的體量還有很多成長空間,在銀湖茶業的産品陳列室裏,各種精美包裝的茶葉,展現著獨特的黃山頭茶文化,也顯現出了趙峻帶著茶廠再次奮進的決心。

【同期】安鄉縣銀湖茶業有限責任公司法人 趙峻:湘西自治州的保靖那個合作社有兩千畝的面積,我下一步就是把兩千畝拿下來,就和他們簽訂一個長久的合作協議,由他們生産的原材料利用黃山頭的工藝加工,打造我們黃山頭乃至安鄉的一批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