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硬“核”!清華核能人,許國家萬分安全

生活熱點事 2024-05-01 11:00:18

在科研的浩瀚星空中,每一位科學家都是一顆璀璨的星辰,而張作義教授無疑也是其中的一顆。他的故事,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不僅記錄了科研成就的豐碑,更深刻地映射了“舍得”精神的光輝。

張作義教授,這位在核能技術領域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他的名字,已經和中國核能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

在《舍得智慧人物》第六季的鏡頭下,我們看到了他的科研生涯——一部充滿挑戰與抉擇的曆史。自1984年加入清華大學核能技術設計研究院以來,張教授便與核能技術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不僅在學術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更在實踐中展現了非凡的領導力和決策智慧。

有舍:科研路上的抉擇與犧牲

科研之路,從不平坦,它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張作義教授在面對重大技術決策時,展現了科學家的勇氣與智慧。2006年,他站在了抉擇的十字路口:是追求建造世界最大的高溫氣冷堆,還是選擇一條更可行、更穩健的道路。

在巨大的壓力和期待下,張教授選擇了後者。這一決策在當時遭到了一些質疑和反對。然而,時間是最好的證明,張教授的遠見卓識最終使中國在高溫氣冷堆技術研發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

當10兆瓦高溫氣冷堆剛剛立項的時候,又有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到底是買俄羅斯的元件,還是由我們自己生産出元件來?經過多次分析討論,大家決定還是自己幹,因爲我們要建造起自己的高溫氣冷堆,就應該用我們自己的燃料元件。

“我覺得我們大家實際上在一個團隊裏頭,共同來做一件讓你有成就感的事情。就是我能幹別人幹不成的事,我能夠探索未知。前頭有一座高山,沒人爬上去,你有沒有本事爬上去,我們就是要有一種挑戰精神。

搞科研工作,創新是靈魂。張作義舍棄了一條看似能快速超越的“捷徑”,得到是將創新性的知識産權緊緊握在自己手中。

有得:科研成就與精神傳承

張作義教授的“有得”,不僅體現在個人榮譽上,更體現在他帶領團隊取得的科研成就上。

進入21世紀,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高溫氣冷堆工程總師、清華大學核研究院院長研院現任院長張作義的帶領下,清華200號團隊在先進核能技術研究應用方面又取得了新的突破。

2006年,“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被列爲國家16個科技重大專項之一;2012年,山東榮成20萬千瓦高溫氣冷堆核電站示範工程獲准開工建設;

2021年底建成並網發電,這是世界首座工業規模的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其工程規模與秦山核電站相當,擁有世界最先進的核能系統、集成了2200多套世界首台(套)設備,國産化率達到93.4%,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

在固有安全的高溫氣冷堆技術設計上,清華200號已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可以說,沒有清華大學,就沒有中國高溫氣冷堆的發展。

結語

對于張作義來說,愛國情是熾烈的,更是具體的,那就是爲了國家的需要、人民的事業,去知難而進。

他的故事,是對“有舍有得”科研精神的最好诠釋。他的經曆告訴我們,科研不僅是技術的探索,更是精神的曆練。在科研的道路上,有時需要放棄短期的輝煌,以獲得長遠的發展和更深遠的影響。

張作義教授的科研精神和舍得智慧,值得我們每一位學習和傳承。

作爲業內熟稔的經典高端人物訪談IP,第六季《舍得智慧人物》由舍得酒業、鳳凰網、東方衛視聯合出品,以“越過山丘”爲主題,用生動的人生案例解讀時代情緒,爲觀衆呈上一場最走心的人生智慧、舍得智慧的探討與解讀。《舍得智慧人物》第六季正在熱播中,讓我們一同感受張作義教授“爲國爭光,爲民造福,建堆報國”的人生智慧,領略敢爲人先的舍得精神,共論人生智慧。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