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科夫告急,布林肯疑似勸烏方投降:和談事宜自行決定

軍情作家陳曦 2024-05-16 15:04:14

在哈爾科夫告急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烏克蘭,此次訪問事先未經宣布,說明該行程應該是臨時確定的,在發現烏克蘭有些頂不住之後,趕緊前去安撫一番。

西方的一些媒體將布林肯此行解讀爲給烏方吃定心丸,但實際上,布林肯去烏克蘭是去評估局勢的,了解一下真實的情況,以便美方制定新的政策。

同時也是去給烏克蘭抽鞭子的,逼迫烏方進一步透支潛力,把包括人力在內的更多資源送上戰場。

而在最後的發布會上,布林肯還說了一番耐人尋味的話。

(布林肯和庫列巴出席記者會)

和談事宜自己決定

據環球網報道,在與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共同出席的記者會上,布林肯表示,烏方應自行決定與俄羅斯開啓談判事宜。

戰事吃緊之際訪烏,說明布林肯就是爲了戰局而來,在離開之前,卻提到了和談,並且還讓烏克蘭自己決定,疑似是在勸降。或者說是給烏克蘭打個預防針,暗示美方的政策可能會發生轉變。

據美媒透露,拜登政府中的一些人認爲未來幾個月將發揮決定性作用,俄烏可能會啓動談判。

布林肯這一次去基輔,可能就是去給烏克蘭吹吹風。

畢竟烏克蘭確實打不過俄羅斯,這才一接觸就節節敗退,美方似乎看不到戰勝俄羅斯的可能性。

同時這也是一種威脅,你要打不過,你就去談判吧,就像平時說氣話一樣,激一下烏克蘭,看看有沒有用。

(俄烏曾在白俄羅斯和談)

烏克蘭確實需要主導談判

在與俄羅斯談判的問題上,美國是要負主要責任的,俄烏在開戰之初就進行過一系列談判,並且也談出了一些成果,達成了協議草案,最終被美國和英國聯手破壞,之後雙方就再也沒有就戰爭本身進行過任何談判了。

現在美國或許是勸降,或許是拿談判去嚇唬烏克蘭,但問題的根源並不在烏克蘭這,而是在美國這。

烏克蘭剛開始和俄羅斯在白俄羅斯談的時候,就沒什麽進展,因爲烏方一直在與美國對接,所以根本談不成。

後來去了土耳其,談判進度明顯加速,且有了重大進展,就是因爲美國幹預得少。

但最終還是被美國給攪黃了。

不過烏克蘭也應該能夠從中總結出經驗教訓,真要談判的話,那就自己去談,完全由自己掌握自己的命運,而不是大事小情都向美國“彙報”,去聽美國的“意見”。美國要的只是壓榨和剝削烏克蘭,一味聽從美國的,只會讓烏克蘭付出更大的代價。

(俄烏曾在土耳其和談)

決定性的時刻或很快到來

從當前的戰場局勢來看,烏克蘭比想象中更加艱難,這也是美方開始提出和談的主要原因,不管是出于什麽目的,都要提前鋪墊一下。

而且在此之前,北約秘書長也表示,西方不會重建戰敗的烏克蘭,似乎也是認爲烏克蘭不太可能獲勝,提前打個預防針。

西方的態度也反映出,俄烏沖突的決定性時刻可能很快就到來了,或許烏軍的一次重大失利,就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直接就崩了。

考慮到接下來會有一場烏克蘭問題峰會,應該會基于戰場形勢爲西方尋求的“和平”指明方向,以供俄羅斯參考。

2 阅读:757

軍情作家陳曦

簡介:深圳衛視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