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開赴蒙古國,解放軍有大動作,美國埋下的雷,中方一個都不留

絕對軍視 2024-04-29 16:18:05

地處中俄中間地帶的蒙古國,向來是美西方的重點“觀光地”。就在前不久,美國還派出了國務院二號人物坎貝爾,來此地進行了訪問,以加速對中國周邊的埋雷速度。

不過,在這顆“雷”未爆之前,中方就已經有了行動,解放軍即將北上開赴蒙古國,參與一場重要的聯合訓練。

(官方消息截圖)

一、維護地區和平,解放軍一路北上

4月29日,國防部網發布公告稱,這次參加的聯合訓練名字叫做“草原夥伴-2024”,地點在蒙古東戈壁省,時間則是從4月底一直持續到5月下旬。中方將派出營級規模兵力,攜各型武器及輪式裝備等,前往蒙古國參與訓練。

而根據國防部的說法,這是兩國陸軍首次聯合訓練,主要課題是應對非法武裝團體活動。據了解,非法武裝團體經常以平民和最脆弱的群體爲目標,公然侵犯國際法。

在此情況下,爲了提高部隊在困難環境下的應變、協作和執行任務的能力,聯合國、國際組織和各國政府經常舉辦此類型聯合訓練。而這體現出來的含義,就是戰略互信與務實合作,並爲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注入正能量。

(美國總統 拜登)

而有“正能量”,就有相對應的“負能量”。那麽,“負能量”來自于哪裏呢?顯然就是打著各大領域合作的幌子,實則是爲給中俄埋下雷的那些國家。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蒙古國正處于中國和俄羅斯之間,被兩國上下包圍,是名副其實的內陸國家。這樣的地理位置,在爲蒙古國提供了“安全感”的同時,蒙古國也希望廣結善緣,以爲制衡,“第三鄰國”政策因而隨之産生。

而在蒙古國不算長久的外交曆史上,對于這一政策的實施,卻被不少蒙古國領導人爲之樂道。這是因爲發展”第三鄰國“政策,有助于其尋求更多的外部支持和經濟合作夥伴。但這種對外交往的政策,無疑也給了美西方國家更多的拉攏機會。

(中俄天然氣管道,途經蒙古國)

二、蒙方的對外政策,讓美有可乘之機

就在上個月,一架來自美國的飛機就降落蒙古國,隨即出場的正是美國務院二號人物坎貝爾。提起“坎貝爾”這個名字,最先想到的獨屬于就是他的“印太沙皇”以及“中國問題專家“稱號。可謂是“人如其名”,這些稱號的由來,正是與他大力支持美國“重返亞太戰略”有關。

而在他到訪蒙古國時,是他剛受到拜登重用不久,這顯然已經凸顯出美政府對拉攏蒙古國的野心。而根據美方公布的信息,坎貝爾在蒙期間,雙方討論了包括開通兩國直航航班、深化關鍵礦産供應鏈合作等議題。

但當我們單獨拎出來看這些議題時,就不難發現,這些內容均在去年公布的《美蒙關于戰略第三鄰國夥伴關系聯合聲明》之中就已經出現。爲了去年就已經發布的聯合聲明,坎貝爾有必要費這麽老大勁,跑這麽遠來蒙古國重申一遍嗎?

(坎貝爾)

由此可見,無論是開通直航,亦或是關鍵産礦業合作,或許都是美國的幌子,而坎貝爾真正想跟蒙古國談的重點,則是要在蒙古國建立建立美國軍事基地的可能性。

日前,蒙古國駐俄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烏努畢勒格特已經證實了這一點。

對于美國來說,蒙古國之所以重要,就是在于其特殊的地緣政治位置,如果能在此地打造和菲律賓一樣的軍事堡壘,那將有效阻斷中俄之間的聯系,還能趁機將中蒙俄三國聯手打造的天然氣管道,作爲其拿捏中俄的籌碼,從而起到牽制中俄的目的。

(美國士兵曾到蒙古國)

三、美國埋下的雷,中方一個都不留

因此,帶著美國的意思,坎貝爾抵達了蒙古國,表面上是討論兩國經濟合作事宜,實際上是想將蒙古拉入華盛頓“價值觀同盟”之中。

即便是最後無法讓蒙古國立即同意這一想法,但至少也試探了蒙古國對這一想法的態度,顯然這才是坎貝爾來到蒙古國的真正目的。美國怎麽想的,中俄對其一清二楚,而作爲美國的重點拉攏對象,蒙古國必然也知曉其中緣由。

值得慶幸的是,面對美國明目張膽的拉攏,蒙古國當下就予以了言辭拒絕。烏努畢勒格特表示,因爲蒙古國的憲法已經有了規定,不會答應建立其他國家的任何軍事基地。

(美蒙來往密切)

但這種迹象已經表明,爲了中俄之間加速埋雷,美國已經無所不用其極。

先前美國已經在菲律賓本土部署了“提豐”導彈,所以我們不得不防,畢竟蒙古國一時的拒絕,不代表美國已經放棄這一戰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次中方前往蒙古國參與聯合訓練,正好把這顆雷排了,即中蒙軍事合作有自己的模式,不需要美西方幹涉和插手。

0 阅读:430
评论列表
  • 2024-05-03 20:38

    什麽是美國流氓政客的核心價值觀,不惜采用一切非人道的手段,強行對外發動戰爭,肆意屠殺平民,瘋狂掠奪全球財富,妄圖一手遮天,永遠獨霸全球,這就是美國海盜流氓的強盜價值觀。

絕對軍視

簡介:做最好看的軍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