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戰役志願軍大獲全勝,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功不可沒”

龍仔觀史 2024-04-27 23:26:47

抗美援朝戰爭第一次戰役結束後,由于聯合國軍主力沒有遭遇太大損失,氣焰仍然十分囂張。不僅東線之敵一直處于猛攻態勢,西線的退卻之敵也在清川江以南地區稍作整頓後卷土重來,仍然幻想在感恩節前結束戰爭。在此形勢下,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朝鮮人民軍的配合下,在朝鮮北部的清川江和長津湖地區,展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

第二次戰役中英勇作戰的志願軍

此次戰役從1950年11月7日打響,到12月24日勝利結束。經過1個多月的反擊作戰,志願軍共殲敵俘敵3.6萬余人、其中美軍2.4萬余人,繳獲和擊毀各種炮1000余門、汽車3000余輛、坦克與裝甲車200余輛、飛機6架,順利收複了三八線以北除襄陽以外的全部地區和三八線以南部分地區,迫敵退到三八線以南轉入防禦,戰果大大超出預期。

第二次戰役志願軍反擊示意圖

談到第二次戰役的大勝,就不得不提起麥克阿瑟這個“大功臣”。

在第一次戰役遭遇志願軍進攻後,狂妄的麥克阿瑟仍然懷著恃強稱霸的野心和輕視中國的心理,認爲美國足夠強大,中國不敢參戰。之所以出兵,不過是爲了維護國際顔面,象征性地作些抵抗。所以,他仍然堅持迅速占領整個朝鮮的既定方針,發起新一輪的總攻勢。

麥克阿瑟

鑒于麥克阿瑟的錯誤判斷,志司決定將計就計,命令志願軍故意示弱于敵、誘敵深入。被假象迷惑的麥克阿瑟果然上當,自以爲是地認爲志願軍因爲後勤補給困難和氣候條件惡劣,已經開始怯戰潰逃了。在沒有摸清志願軍參戰人數的情況下,就命令聯合國軍大舉北進,一步一步進入志願軍早已預設好的“口袋陣”。

在11月25日和27日晚,志願軍西線、東線部隊分別對聯合國軍發動突然反擊,這個時候聯合國軍才知道上當了。但這時已經被志願軍重兵合圍,想跑也來不及了。

志願軍研究奇襲武陵橋

戰役反擊開始後,西線志願軍以第50、第66、第39、第40、第38、第42共6個軍在寬大正面組織正面反擊,在南朝鮮第7、第8師大部被殲後,迅速部署第38、第42兩個軍穿插迂回敵後,將美第9軍第2師、第25師和土耳其旅等主力部隊圍困于以價川和軍隅裏爲中心的清川江南北地區,阻斷了其向南撤退的後路。

東線的美軍也好不到哪裏去,志願軍第9兵團第20軍、第27軍,克服極度嚴寒和缺糧少彈的困難,將東線美陸戰第1師大部主力和第7師一個團,分割包圍在長津湖地區的下碣隅裏、柳潭裏、新興裏三個孤立點,一舉切斷了他們相互之間的聯系。

志願軍繳獲的美軍北極熊團團旗

在志願軍的猛烈進攻下,南朝鮮軍第7、第8師基本被殲滅,美第2師、第7師、陸戰第1師和土耳其旅都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美第25師、騎兵第1師也遭受重創。

這次戰役將敵人從鴨綠江邊打回三八線,粉碎了“聯合國軍”占領全朝鮮的企圖,被迫由進攻轉入防禦,從根本上扭轉朝鮮戰局,是志願軍贏得抗美援朝戰爭戰略意義至爲重大的一次勝利。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