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重武直”這就曝光了?明顯這是常規構型了,傳聞中的剛性共軸雙旋翼沒戲了

魚雷看車 2024-03-21 21:25:20

▲此前網友想象的新一代重武直圖

記得是上月,突然新一代重型武直的相關信息就披露了(某知名軍事領域大V披露新一代武直已經試飛一段時間),當時傳聞最多的就是上圖中的式樣,雖說這是網友根據描述電腦合成的一張圖,但是剛性共軸雙旋翼加上尾推槳式設計還是讓多數人興奮了許久,沒動手寫也就是秉承一個思路,不到實物亮相,還是繼續觀望更爲穩妥一些。

真到實機亮相,徹底傻眼,這還是傳統意義上的武直設計,幾乎就沒什麽改動,就別提剛性共軸雙旋翼了,就連柔性共軸雙旋翼都沒戲份了,而這瘦長的身段(很接近美軍的超級眼鏡蛇武裝直升機那種麻杆長的感覺),感覺就是借助直-20的機體直接快速成型,而且這種感覺在大多數軍迷間引起共鳴!

把圖片掉個方向,依然感覺到瘦長,由于是試飛機型,因此機頭前端部分能夠看到試飛機型特有的大氣傳感器,機型兩側則有類似美國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那樣的設備彈藥艙。

沒什麽感覺的話,已有軍迷給比劃好了,直接就拿來了阿帕奇的腹部圖對比新款武直,果然是非常接近了,這麽已對比,好像很接近了,別看阿帕奇短翼後端兩側凸出的矩形物體,那是分立兩側的渦軸發動機罩,而新武直顯然也是分立兩側的設計,只不過做了末端做了適當的修型,可能更接近武直-10的發動機罩設計。

還有軍迷拿出了直-20來做對比,這一對比,發現除了細微調整,幾乎就是直接將直-20的尾段給嫁接過來了,更多的細節說實在的真看不出太多的端倪;從另一個側面也就印證了新武直直接采用了直-20的渦軸發動機、傳動結構(特別是減速器)和旋翼系統(這個完全沒疑問了,都是五葉槳)。

由此制圖高手也已開啓了盲猜模式,畢竟只有腹部圖片,鑒于機身修長,那麽串列式防彈座艙不會有什麽變化,合成圖是直接將武直-10的座艙嫁接過來,機身明顯也是直-20的,包括尾段部分,由于只能看到腹部圖片,上半端只能是判斷了,但是大體的構型應該是沒什麽大問題了,起碼串列雙座的布局不會出現問題。

雖說有點心理落差,但是重武直既然出來了,勢必有其需求點,特別是體現在“重”這個字層面,目前我軍裝備有武直-10和武直-19兩型專業武裝直升機,但它們都屬于中小型標准,攜帶的航空彈藥不多(武直-19更偏向偵察範疇,連機炮都沒設計),降低了火力持續性,如果提高攜帶量航程就會大幅度下降,再與直-8/18、直-20運輸/通用直升機編隊飛行時,航程不足就提供不了保護,因此個人感覺,開發新一代重武直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爲運輸型直升機提供相應的空中保護。

那麽大航程也就是其首要目標了,借助直-20的成熟技術快速推出重武直版本,倒也是一個省心省力的好策略,畢竟現在的無人機應用越來越廣泛,雖說無法全面替代(起碼無人機的預設戰場都不具備高科技化,說直白點就是反無人機體系基本不健全,還不能驗證無人機就是萬金油),但是隨著技術層面的不斷發展,特別是AI層面的不斷精進,無人化已是大勢所趨,再在有人機型上大費周章,可能會得不償失,基于這樣的考慮,而且現在是防禦型體系的情況下,無需全球布局,合理利用現有的技術方案倒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項。

以上都是介于目前這一張試飛照做出的分析,其實心底裏還在期盼著這僅僅是驗證機的一種,原因就是這構型太過于正統化,幾乎和高速不搭邊,護航倒是可以做到,但是應對未來瞬息萬變的戰場需求,這構型恐怕很難再做大幅升級了。

55 阅读:32518
评论列表
  • 本金 48
    2024-03-21 22:41

    首先這是早就試飛裝備的直20改武直,而不是目標重型專用武直。

    皮卡圖 回覆:
    米24,和浩劫的中緯度型,直升機一到戰地就容易費耗,皮脆。
  • 2024-03-22 00:14

    少整點這個吧,無人機風險小載彈量大航程大速度快,還便宜

    ﹄本人♂喧鬧﹃ 回覆:
    那遠程護航直升機你是打算沿途一路放無人機嗎。人雲亦雲,只會說無人機
    77 回覆:
    類似例子還有坦克。二戰前各國陸軍思想仍然陷在一戰塹壕戰的圈子裏。直到德國人用閃電戰告訴大家飛機+坦克應該怎麽用。
  • 姚兄 27
    2024-03-22 08:57

    武直也好,坦克也好在智能無人機普及的境況下效費比越來越低,這是趨勢。

    blue marlin 回覆:
    正解
    哇哦 回覆:
    坦克代替騎兵,那什麽代替坦克。陸戰不是只有空軍,還得有陸軍,陸軍的矛不可或缺,陸軍也可以有空中優勢遏制地方的空中力量,這時一方有地面的矛,哪方優勢更大?
  • 即道 26
    2024-03-22 06:34

    武器要結合先進+成本來一起考量,只追求先進,最終只會淪爲美國DDG1000驅逐艦的下場。簡單的共軸雙旋翼並不能給武裝直升機帶來顛覆性的能力,反而增加了機械結構複雜性和重量,導致機動性下降,在戰場上是極爲不利的,這導致俄烏戰爭中K52損失較多的原因之一。

  • 2024-03-21 23:43

    熊貓版米24啊…

  • 阿海 23
    2024-03-22 00:30

    發展重型攻擊武直並不難,關鍵是要改變作戰理念不要與俄羅斯一樣守著這麽多用不出效果來,首先武直不應該是支援進攻,武直爲主攻和遠程火炮相戶配合,地面部隊負責輔助,戰鬥機快速打擊,隱身戰機,隱身轟炸機負責敵人的防守體系,導彈陣地,機場,雷達,指揮中心等

  • 2024-03-21 22:57

    應叫:火力支援直升機!跟能打頭陣的武直主要差距在機動性和抗打擊力二方面!能指揮幾架無人機去打頭陣的話……這應是爲下一代武直探路之作。

  • 2024-03-22 09:13

    無人機天下了,武直成雞肋了

    用戶10xxx82 回覆:
    高速隱身無人機打武直手拿把攥
    國人當自強舔狗必滅亡 回覆:
    說這話,就跟以前說航母無用論一樣蠢
  • 2024-03-22 17:04

    長久之計還是直接上v280那樣的傾轉旋翼機,無論是最大速度,航程,垂直起降都比目前傳統的直升機優秀

    用戶35xxx73 回覆:
    你開什麽玩笑?傾轉旋翼目前只有美國有實用的機型,我們要是搞的話不可能從美國引進技術,實際上直升機中國和俄羅斯,法國有技術交流或者合作,美國和中國又沒有,另外誰告訴你武直十是卡莫夫給的圖紙,技術交流可能有,但是如果整個飛機圖紙都是卡的,那武直十壓根算不上國産飛機吧,
    用戶30xxx30 回覆: 用戶35xxx73
    殲11,殲15,殲16是不是說的是國産飛機?武直十是這邊花錢請卡莫夫設計局設計的仿西方水平的中型武直,941項目,原計劃采用加拿大發動機,後來發動機黃了,于是在原設計上減重減配。
  • 2024-03-22 13:55

    這圖就是早已經公開的直20武裝突擊型,根本不是正在試飛的重武直,張冠李戴。

  • 2024-03-22 10:12

    中國的直升機還不能自造,還得向法俄進口重要零件。所以中國直升機不多,質量也不昨的。

    Versus.勝 回覆:
    你對國産武直的了解還停留在10年前,現在已經100%國産化了
    吉哥 回覆:
    先把字打對了再BB
  • 2024-03-22 12:46

    未來無人機時代,小型化無人機對地面目標坦克、建築、戰壕、人員進行打擊。量大管夠。

  • 2024-03-22 10:00

    武俠小說裏有句話叫武器越怪死得越快,所以裝備要簡單實用。

  • 2024-03-22 09:13

    俄烏戰場中俄羅斯武裝直升機少數幾次亮相都是墜毀,武裝直升機已經沒用了。

  • 2024-03-22 12:27

    武器創新還得看老美,中國除了模仿,就在模仿的路上

  • 2024-03-22 11:19

    柔性共軸雙旋翼就一定好嗎?摔機的概率倒不小,沒必要盲目推崇。

  • 2024-03-22 21:11

    摸著鷹醬過河,照著鷹醬畫瓢就是中國武器研發之路

  • 2024-03-22 07:39

    共軸+尾部推進螺旋槳的那款也不會做成武直十那樣的單一功能武直,單一功能的重型武直已經不實用了,那種估計會開發成多用途直升機。

  • 2024-03-22 16:32

    美俄合體怪……

  • 2024-03-22 10:04

    明明是直20突擊版,傳統重型武直沒市場了

  • 2024-03-22 11:07

    武直主要是飛的低,不是飛得快。飛得低,信息化才是發展方向。

  • 2024-03-22 15:58

    爲什麽要研制這麽一款武直呢?

  • 2024-03-22 10:50

    是先解決有無問題的路子

  • 2024-03-22 13:20

    怎麽有點像浩劫喃?

  • 2024-03-22 09:59

    擡頭往上看,這長寬比例還挺像蜻蜓的

  • 2024-03-22 17:13

    無人機滿天飛,有人的就算了

  • 2024-03-22 17:25

    很漂亮,但是還是感覺過時了,誕生的晚了,現在是無人機咯,成本低

  • 2024-03-23 16:03

    技術成熟,快速形成戰鬥力,挺好[點贊]

  • 2024-03-22 07:54

    武裝直升機和坦克都過時了,新的Ai無人的才好

  • 2024-03-22 12:10

    這個應該是“突擊型”武直,兼顧火力支援和部隊投送,爲空中突擊部隊准備的,不是專用武直。

  • 2024-03-22 14:56

    武裝直升機在軍事強國的市場地位將會逐年下降……

  • 2024-03-22 09:56

    武直阿帕奇[點贊]

  • 2024-03-22 18:43

    武直~20

  • 2024-03-22 08:32

    敵人那個躁動的心已經按耐不住,做好萬全准備[點贊]

  • TT 1
    2024-03-22 00:10

    能有“石茶隼”那種外形水平~就還算不錯~[吃瓜]

  • 2024-03-22 09:59

    小步快跑,有潛力就得挖,沒毛病

  • 2024-03-22 23:02

    時間緊任務重,要快上多上,低成本高可維護性此時才是重中之重!

  • 2024-03-22 17:28

    戰場生存率不見得高,看看俄烏都是靶子,還是多搞無人機

  • 2024-03-22 09:15

    先有再改吧,慢慢來

  • 2024-03-22 20:08

    這東西以後能有用嗎

  • 2024-03-22 21:50

    [呲牙笑]能科幻點嗎!

  • 2024-03-23 19:03

    還有人期待共軸雙槳?那玩意兒機動大點能靠譜麽

  • 2024-03-22 08:03

    在大力發展無人機的情況下,這重型武直還有意義嗎?

  • 2024-03-23 00:02

    重武直 200 架、垂直起降固定翼五代機、艦載版本五代固定翼飛機、安124 級別運輸機 12 架、轟 20(美國 B21 那種)、10 萬噸核動力電磁彈射航母 4 艘、8 艘 075/6、 8 艘 071、 12 艘 055、40 艘 052CDL、60 艘 054AB、20 艘 095(9500 噸下潛 500 米航速 33 節)、6 艘 096(18000 噸下潛 400 米航速 30 節)、350 架殲 10 系列、 300 架殲 16/D、260 架殲 20、150 架殲 31、 300 架其它三代機、200 架殲 15/D、300 家艦載殲 31、500 架直 20、120 架運 20、300 架運 7/8/9 運輸機、大量低中高端各式無人機靈活投入運用快捷簡單攪亂掌握戰場主動。

  • 2024-03-22 12:06

    主體采用成熟結構和技術,同時內部設備采用部分新技術。這說明中國軍事鬥爭對重型直升機需求迫切,沒有時間等新一代飛機慢慢試飛。能不能間接說明要動手了?

  • 2024-03-22 20:00

    武直如果沒有突破性技術不會有新一代的,長航時查打無人機+蜂群優勢更明顯

  • 2024-03-23 11:40

    別人沒有武裝直升機的話我們都不會設計了……國企真是幹不了一點事兒,交給民企吧,競爭才會有創新和進步!

  • 2024-03-22 08:20

    現在需要的都是隱身

  • 2024-03-22 17:48

    山寨成功[點贊]

  • 2024-03-22 07:32

    過時了

  • 2024-03-22 07:50

    實用合適自己才是最好的

  • 2024-03-22 11:38

    應該可以運載一個班的士兵[呲牙笑],空間夠了

  • 2024-03-23 13:29

    不就是兔子版MH60G麽

魚雷看車

簡介:與車友們分享新車諜照、新車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