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訪問基輔並與澤連斯基見面,是去“催命”的

軍情作家陳曦 2024-05-16 14:52:36

烏克蘭迎來了俄烏沖突以來的又一次“大考”,曾經的首都哈爾科夫面臨著失守的巨大風險,進而影響到在頓涅茨克的形勢,很快就陷入了雙線撤退的窘境。

如果局面一直沒有改善,基輔可能會再次受到沖擊。

烏方似乎沒有多大的信心,一方面,打算新組建十個旅,並抽出其中的五個防守基輔;另一方面,烏方仍想著攻擊俄羅斯本土。

這些迹象都表明,烏方並不想全力在哈爾科夫防守,或者說沒有信心能夠守得住,因爲即便在哈爾科夫阻止了俄軍,其他戰線也會面臨更大的壓力。

在烏軍節節敗退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問基輔,西方媒體將此次訪問解讀爲“信心之旅”,是去幫烏方壯膽打氣的,但實際上,這更像是一次“催命之旅”。

(布林肯在烏克蘭)

布林肯給烏克蘭敲警鍾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獨聯體國家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烏克蘭問題專家亞曆山大·杜查克表示,布林肯此次訪問基輔並不是爲了向烏方傳遞信心信號,恰恰相反,在烏克蘭敗軍之際未經宣布就前往烏克蘭,更多地是在敲響警鍾。

杜查克指出,布林肯去基輔是爲了評估局勢,並提出更加苛刻的條件,其中就包括加速動員,讓烏方把更多的烏克蘭人送上戰場。

從布林肯的表態來看,確實如此。

在打擊俄羅斯本土的問題上,布林肯表示,美國不提倡,但決定權在烏方手中。

同時布林肯還提供了資金,並承諾加快提供武器。

這實際上是告訴烏方乃至外界,烏克蘭要的,美國都給了,如果還是打不過俄羅斯,那就是烏克蘭自己的問題了。

(烏軍墳墓)

讓更多的烏克蘭人送命

此外,布林肯還有一層意思,在美國提供支持的情況下,烏克蘭必須要提供更多的“配套資源”——士兵。

烏克蘭打算新組建十個旅,其實也是在做給美國看,讓美國看到,烏克蘭也在努力配合西方,不會辜負西方的援助。

本質上,美國的目的還是讓烏克蘭消耗俄羅斯,現在美國拿出了新一筆資金,這些錢不能白花,所以必須催著烏克蘭把更多的人送上戰場,打不過就堆人頭,靠著人海戰術和俄軍搏命,只要能消耗到俄羅斯就行。

再不濟,也得拖上一陣子,起碼要拖到美國大選結束,不能說美國才把錢拿出來,烏克蘭就打不下去了,那美國不就成爲笑柄了嗎?

(美國大選)

美方更在意大選

現在美國拜登政府最在意的事情,並不是烏克蘭輸贏,而是烏克蘭局勢給美國大選造成的影響。

俄烏沖突是拜登政府一手挑起並主導的,美方不允許烏克蘭在美國大選結束前就走向失敗。

所以美方必然會催命式的讓烏克蘭想盡一切辦法擴大投入,無論如何也要打下去。

現在有消息指出,烏克蘭打算在部分地區開啓“總動員” 模式,試圖把符合條件的烏克蘭人都送上戰場。

因此,不管是布林肯的此次訪問,還是說美國通過的超過600多億美元的援烏法案,其實都是一個意思,不是增強信心,而是逼著烏克蘭人去送命,如果烏方不能按照美國的意願行事,或者說進度太慢,美方就會進行催促,催著烏方讓更多的烏克蘭人去送命。

1 阅读:55

軍情作家陳曦

簡介:深圳衛視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