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爲何要將傳位诏書放在正大光明匾後?這才是震懾隆科多的底牌

卿心君悅 2024-05-05 10:34:40

文丨卿心君悅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一個極具討論性的問題:康熙爲什麽敢將傳位诏書交給賭徒隆科多?難道僅靠留給張廷玉的那道密旨?

要知道,張廷玉手中的密旨,根本不足以震懾住隆科多,畢竟整個九門的兵權都在隆科多的手裏,他要是真的下定決心倒向老八,張廷玉很可能都沒有用密旨誅殺隆科多的機會,又何談挾制隆科多?

況且,以當時的情況,隆科多完全有機會、有能力更改傳位诏書。到那時,就不是張廷玉審判隆科多了,而是隆科多捉拿“圖謀不軌”的張廷玉了。

這一點,以康熙的段位不可能想不到。

而今天這篇文章就將揭開康熙之所以敢將诏書交給隆科多的真實原因。

重中之重

“死鷹事件”發生後,康熙的身體狀況急轉直下,大有油盡燈枯之象,而九子奪嫡也隨之進入了最關鍵、最緊張激烈的決戰階段。

此時我們先盤點一下各位“選手”的情況:

老大、老二就不用說了,早已淘汰出局。老三雖然沒有徹底出局,但有自知之明的他,已經基本放棄了奪嫡上位的心思。

也就是說,如今有一爭之力,且有心思上位的只剩下老四、老八以及老十四。

而從表面上看,老四似乎是最沒有優勢的那一個。

老八樹大根深,八爺黨遍布朝野,對此連康熙都有所忌憚,以至于不敢徹查“死鷹事件”。同時,時任豐台大營提督的成文運也是老八的人。

老十四在朝野的威望與人脈雖然不及老八,但也比老四強上很多,不僅剛剛立下戰功,手裏還握著十萬大軍,真要硬碰硬,老十四不怵老八。

至于老四,那真是要兵沒兵,要人沒人。

一直以“孤臣”自居,與文武百官的關系都一般,唯一的擁護者老十三,還被圈禁在了宗人府。

雖然老四看起來沒有任何優勢,可實際上他卻有兩個最厲害的“殺手锏”相助——一個是其智如妖,算無遺策的邬思道;一個則是大Boss康熙。

有這兩位大神爲老四保駕護航,老八與老十四不輸才怪。

不過這是後話,眼前最要緊其實是九門提督隆科多的站隊問題。

用邬思道的話說,一旦隆科多倒向老八,那麽就算康熙傳位給老四,老四也根本坐不穩:

“我最擔心的是隆科多啊,他佟氏一門和八爺交往最深,他現在是九門提督,掌握著滿北京的兵權呐,如果此人倒向了八爺,皇上就算傳位給您,您也坐不住啊。”

也就是說,誰能得到隆科多的支持,誰就基本奠定了勝局。

在這種情況下下,隆科多自然成了各方勢力拉攏的對象。

而此時的隆科多也清楚自己的重要性,爲防押錯寶,讓整個佟家陷入萬劫不複之地,隆科多找到了退休多年的六叔,老狐狸佟國維商討對策。

對此,佟國維給出的建議是:

“現在唯一的路就是等。你要知道,阿哥們找你,想拉你,難道皇上就不找你了。現在無論誰來找你,你都不要得罪他,也不要答應他,等到皇上找你,你就把寶全都押上去,只有按照皇上的旨意擁立的新君,才是鐵穩的新君。”

不得不說,與佟國維相比,隆科多的水還是太淺了。

思考問題的角度與格局太局限,只關注于皇子們的明爭暗鬥,卻忽略了幕後真正的下棋者——康熙。

作爲主宰大清朝六十年的統治者,康熙的段位佟國維心知肚明。

在他看來,爲了確保選定的繼承人能夠順利登基,康熙一定會有所部署,而隆科多勢必是康熙布局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既如此,與其在各位皇子中徘徊猶豫,不如跟著康熙的意願押寶,這樣的成功率最高,且風險系數最低。

正如佟國維預料的這般,隨後不久康熙便出手了。

“收服”隆科多

爲了徹底收服具有賭徒本性的隆科多,康熙可謂是將帝王之術運用到了極致。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康熙帝王之術的這次具體展現。

收到康熙傳召,隆科多馬不停蹄的趕往暢春園,在小太監的引領下,見到了提前等在那裏的張廷玉。

按規矩行完禮後,隆科多跟著張廷玉往裏走,可越走隆科多心裏越慌。

爲啥?

因爲張廷玉帶他走的路,他不僅沒走過,更不知道有這個地方的存在,隆科多能不心驚嗎?在這種敏感時期,誰知道張廷玉到底是哪邊的,萬一張廷玉被人收買了,他的小命豈不是折這兒了。

于是,隆科多強忍著心慌,停住腳步開口問道:

“張大人,張大人,這到底是什麽地方啊?我怎麽從來沒有聽說過?”

這便是康熙收服隆科多的第一步——通過陌生的環境,給隆科多造成心理上的壓力,進而擊垮隆科多的第一道心理防線。

在見康熙之前,隆科多是志得意滿的,因爲從某種角度來說,現在是康熙有“求”于他,他雖不敢擺譜拿架子,但心理上卻是占據優勢的。

可這一路走來,隆科多心理上的優勢基本土崩瓦解了,只剩下惶恐與忐忑,這樣陌生的環境,讓他不自覺的感覺自己是一條躺在砧板上,任人宰割的魚。

直到看見康熙本人,隆科多才稍微松了一口氣,沒人要害我,真是皇上要見我……

可還沒等隆科多的心情徹底平複,一道聖旨讓他再次陷入無限的驚恐之中:

“步軍統領隆科多,本系微末小臣,蒙朕破格簡拔,位列台閣,乃敢交通皇八子胤祀,皇十四子胤禵圖謀不軌,謀求非分恩榮,著即賜死。”

張廷玉還沒宣讀完聖旨,隆科多就已經汗流浃背了,等張廷玉讀完,隆科多只覺後脖頸子發涼。

不過求生的本性在這時發揮了作用,他垂死辯道:

“皇上,奴才冤枉啊,皇上。皇上,八阿哥雖然多次籠絡奴才,奴才著實沒有和他越格交往啊,求皇上明察,皇上皇上……”

面對隆科多的叫屈,康熙依舊沉默不語,示意張廷玉繼續說下去:

“你記住,這封诏書由我收藏,今後你若沒和八阿哥、十四阿哥圖謀不軌,這道诏書就算沒有,如果你真起異心,我取你性命,就是代天行誅。”

這便是康熙的第二步——威逼。

說是威逼,其實也是一種警告,從通過預告結果的方式,讓他明白站錯隊的結局,只有死了一條。

同時讓隆科多近距離感受一下死亡的威脅,從而徹底擊垮他的心理防線,將隆科多可能“坐地起價”“趁火打劫”的想法徹底扼殺,爲後續“談判”做鋪墊。

這樣一來,康熙就完全掌握了這場對話的主動權。

見效果達到了,康熙按照提前安排好的流程,讓張廷玉宣讀了第二道聖旨:

步軍統領隆科多,隨朕已三十年,忠誠勤慎,人才難得,著晉封爲領侍衛內大臣,上書房大臣,加太子太保銜,賜爵一等公。

這波一腳地獄,一腳天堂的操作直接把隆科多整蒙了,跪在原地愣了良久,不知如何是好。直到張廷玉出言提醒,該謝恩了,隆科多這才回過神來叩頭謝恩。

這便是康熙的第三步——利誘,也是康熙的厲害之處。

如果康熙一開始就許以隆科多重利,極盡拉攏,隆科多反而不會心存感激,更會端起“待價而沽”的姿態。

可經過了“先抑後揚”的操作,隆科多除了死裏逃生的慶幸感,就只剩下感恩戴德的份了,哪裏還有心思想別的,更不要說談條件了。

同時我們要注意康熙給出的“報酬”——已經達到了佟國維當年的地位,這種頂格的標准,基本是無以複加了。

也就是說,隆科多已經得到了利益最大化的結果,就算是老八想拉攏他,同樣許以重利,也絕對給不出比這個標准更高的“報酬”了。

一邊是已經到手、板上釘釘的潑天富貴,一邊是危機重重,且不會得到更多的冒險,隆科多會怎麽選,一目了然(當然,除非隆科多要自立爲王或是謀反,可顯然,他沒有這個膽量,更沒有這個實力)。

到此,康熙的三步棋基本斷了隆科多倒向老八的可能。畢竟,隆科多是圖利圖權,又不是作死,利益給足了,他又何必铤而走險呢。

通常來說,棋下到這一步,已經可以收手了,可康熙畢竟是康熙,爲了確保萬無一失,康熙還有兩步棋要走,而這兩步棋才是真正體現了康熙的帝王之術。

康熙的帝王之術

宣讀完第二道聖旨之後,康熙揮退了張廷玉等人,只留下隆科多。

隨即,康熙終于開口說了當天的第一句話:

“你到桌上去看看,那是什麽,蓋著的。”

心情像坐過山車一樣的隆科多,狐疑的看了一眼康熙,然後忐忑的走向桌子。

看見桌上那把當年被自己賣了的刀,隆科多先是有些不知所措,隨即才反應過來,跪到康熙面前。

見隆科多明白了個中深意,康熙充滿溫情的說道:

“這些年苦了你了,聽人說,你總怪你六叔佟國維壓著你,其實你是冤屈他了,真正壓著你的人,是朕。你這把寶刀,朕就是要留到最要緊的時候才用啊。”

這段話的意思很明確:你是我很早就選中的“寶刀”,之前壓著你,是爲了你好,既是磨砺你,又是保護你,不想讓你卷入奪嫡的漩渦之中,如今到了你這把寶刀出鞘的時候了。

顯然,康熙這是在打感情牌。

在“威逼”“利誘”之後,再次從情感上征服隆科多的心。

不過,此舉的深意遠遠不止如此,除了打感情牌外,康熙更是在“神化自己”,進而讓隆科多從心裏對他産生不敢忤逆的敬畏——你看小多子,你賣刀的這種小事,我都了如指掌,這說明了什麽?說明我無所不知,無處不在,無所不能,那麽你覺得,是聽我的話好呢,還是自作主張結果好呢……

你以爲到此康熙的棋都下完了?

不!

這還不夠,康熙還有最後一招。

在隆科多起誓發願的明志之後,康熙叫來張廷玉,而張廷玉的手中赫然端著放置傳位诏書的錦盒。

隨後,康熙將錦盒交給了隆科多,說了最後一句話:

“這是傳位诏書,你現在就把他擺到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去,大位傳給誰,到那天你們就知道了,你要如實宣讀诏書。”

大位傳給誰,其實在場的人都心知肚明,張廷玉手中挾制隆科多的那道聖旨上已經寫的明明白白了:“乃敢交通皇八子胤祀,皇十四子胤禵圖謀不軌”,這已經說明,老八與老十四不是繼位人,除此之外就只剩下老四了。

這裏還涉及一個問題:康熙爲何要讓隆科多將傳位诏書放在正大光明匾的後面?

這便是康熙爲了確保隆科多不會反水的最關鍵的一步棋!

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一招類于“空城計”,其目的是再一次震懾隆科多,讓其不敢輕舉妄動——你看,如此重要的東西,能夠定乾坤的存在,我交給了你,讓你親手放在正大光明匾後,給了你足夠可操作的空間,這說明了什麽?

只能說明我壓根就不怕你反水,更說明我還有別的後手!所以你就老老實實的如實宣讀诏書,保住你們佟家的榮華富貴,別有不該有的心思。

在此之前,無論是威逼利誘還是感情牌,康熙打的都是“實招”,只有這一步是“虛招”。

而真正的權謀高手是懂得虛實結合的,因爲人對于已知的東西是不會産生恐懼感的,唯有那些未知的東西,不確定的東西,才更能起到震懾人心的作用。

這才是康熙要將傳位诏書放在正大光明匾後的真實原因,也是康熙敢把傳位诏書交給賭徒隆科多,而不是直接交給張廷玉的原因。

而這也說明了一個問題:無論是布局還是用計,所有的權謀都是從拿捏人性的角度出發的。一個精通權謀的人,一定是一個深谙人性的高手。

卿心君悅,讀別人的故事,過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溫暖你,我。

1 阅读:61

卿心君悅

簡介:情感觀察者,書評人,影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