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領導對我有恩,退休後擺飯局求我辦事,我進退兩難

盤嘟嘟職場 2024-04-18 05:43:30

  那一年,我還在基層一線工作,整天讀書維修機器,和各種設備打交道。平時業余時間,我喜歡寫寫文字,寫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雖說文思樸素,但也算慢慢文筆還過得去。

  不知怎的,當時的楊主任看上了我的這份"才華",主動向上級部門領導推薦我,把我從基層生産一線調至文職崗位。

  要說楊主任對我知遇之恩也不爲過,要不是他的力薦,我這個底層的員工,恐怕一輩子都混不到這官場文化圈。來到文職崗位後,我更加勤于學習文化知識,潛心鑽研寫作功夫,也漸漸成長爲單位裏小有名氣的撰稿人。

  那些年,楊主任和我只是點頭之交,他不是我的直系上級領導,日常工作中也基本沒什麽牽扯。不過我對他是心存感激的,他的一份人才好意推薦,讓我獲得了人生新的發展通道。後來楊主任退休了,一別數年,我們就基本失去了聯系。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收到楊主任的電話,約我吃個飯敘敘舊。我一想,退休多年了,生活過得怎樣呢?他希望能跟我敘敘舊,我自當欣然答應。

  楊主任退休後搬離了這座城市,如今已在外地安居多年。這頓飯的目的地他選在了我們城中心的一家高檔餐廳,據說是他朋友新開的店。我到的時候,楊主任已等在包間,並介紹了三個同朋友給我認識,說是他的老相識。席間,楊主任話鋒一轉,開門見山說起了他的一個小主意。

  原來這三位老夥計如今都在做一些小本生意,最近在我們單位這塊地盤上也有些新的業務機會。

  不知怎麽回事,楊主任極力向我推薦這三位朋友,希望能借我的手在單位這邊爲他們開開綠燈,給點生意做做。

  聽到這話,我當時還有些詫異和不快,心裏暗自嘀咕:我縱然從基層工人一步步成長爲單位的小領導,那也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和本事啊。

  可即便做到今天這個位置,我始終是一個遵紀守法者,公平競爭一向是我的職業操守,不自覺地,我有些不高興。

  本來想著好好吃飯,沒想到竟是一個“鴻門宴”。我想離開,卻想到一方面我欠了楊主任的人情;但另一方面,我也害怕違反自己的原則。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是拒絕他老人家心願,還是爲了報恩而有違自己的原則?

  楊主任也看出了我的爲難,不停地給我使眼色,希望我別太當真。可是,這種事情根本沒有所謂的"小事"、"小機會"可言啊!一旦有了開端,就會滾雪球般愈演愈烈,那我今後可就徹底麻煩了。

  我正想找個借口先行離開,卻聽楊主任說出了讓我動容的一番話。他說,自己上有八旬的老母親和重病的老伴,下有數個孫兒要養活,雖然退休後也領有些薪,但扣除了夥食和醫藥費,根本就入不敷出啊!就是想討這點微薄的生意收入,也好勉強維持一家老小的溫飽。

  楊主任一番誠懇動人的話,讓我有些不好意思。但我又不違背自己做事的原則,于是便想到。爲什麽不能再給楊主任這個曾經的恩人一個公平合理的機會呢?

  就這樣,最終我答應楊主任,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我會讓他們三位老朋友公平參與競爭。只要材料符合條件,我必定會一視同仁地爲他們開綠燈。

  當然,不存在任何特權,相關個人和單位的利益也絕不會遭到任何損失。楊主任聽罷,連連點頭稱是。臨別時,他緊緊握著我的手語重心長地說:"太感謝你了!"

  一瞬間,我才體會到人情世故的精髓:在原則面前,不能有任何的縱容;但在不違背原則的情況下,依舊應該讓有需求的人得到公平合理的機會。

  在職場本就是如此吧,沒有那麽多的打打殺殺,有的只是更多的人情世故。行走于職場,一定要懂得知恩圖報。懂得如何報恩,才能讓這段恩情更長久!大家說是吧?

0 阅读:66

盤嘟嘟職場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