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萬高價有何底氣?靜態體驗高合HiPhiZ量産版

阿形說球賽 2023-02-14 19:45:03

高合 HiPhi Z 在成都車展上正式上市,五座版車型售價 61 萬元,四座版車型售價 63 萬元。

似乎又重新定義了“極端”這兩個字, 一個是“極端”的設計,另一個則是“極端”的定價。

其實高合 HIPhi X 剛面世時,也被不少人吐槽,如此高的售價誰會買?結果 HiPhi X 在同級別車型銷量裏數一數二,或者說更受到“有錢人”的青睐。原因很簡單,就是特別,有著別人沒有的體驗或者是獨特之點。

那麽高合的第二款旗艦車型——HiPhi Z 又會帶來有什麽驚喜之處呢?

一、快速了解高合 HiPhi Z1、售價是多少?權益呢?

8 月 26 日,高合 HiPhi Z 在成都車展上正式上市,目前只提供兩款車型版本,五座版車型售價 61 萬元,四座版車型售價 63 萬元。

預定權益方面:贈送 HiPhi Z 像素科幻座駕積木、限時 Hi 貝禮遇以及優先交付權益。

鎖配權益方面:終身免費整車質保、終身免費三電質保、終身免費 5G 車聯網流量、終身免費道路救援、專屬充電樁以及安裝服務、免費高合智能駕駛輔助全功能套裝。

現有車主增購權益:免費選裝戰甲輪毂總成。

2、續航動力方面怎麽樣?

動力方面,高合 HiPhi Z 兩款車型均搭載雙電機組合,綜合功率爲494kW,綜合扭矩爲 820N·m,官方百公裏加速 3.8s。

續航方面,兩款車型同樣也采用了 CTP 技術的120kWh 電池組,CLTC 續航爲 705km。同時,懸架方面, 新車還搭載了前雙叉臂後五連杆且帶有空氣懸架和 CDC 連續阻尼可調系統。 新車配有 13.2 度的後輪轉向,可以做到 5.7米的轉彎半徑。

此外,根據工信部目錄顯示,高合 HiPhi Z 還申報了一個 94.277kWh 電池組的車型版本,CLTC 續航爲 560km。但根據官方人員解釋,目前還沒有計劃推出小電池版本車型。

3、什麽時候交付大定?

此前根據高合官方表示,高合 HiPhi Z 將在 10 月 1 日 10 點開啓大定,並將在2022 年年底開啓交付。

不過根據現場官方人員表示,高合 HiPhi Z 的試駕預計會在 11 月開啓,也就說交付時間大概率需要來到 12 月份了。

二、外觀設計:真·機甲風、極具未來感

2020 年,高合首款車型 HiPhi X 面世時,就憑前衛的身形贏盡了“注目禮”,來到旗下的第二款車型 HiPhi Z 身上,同樣以顛覆的“GT”和“機甲”的形象打破了設計格局。

現在想想,高合汽車的特點,似乎就是特惹人注目,不管是路人的眼光,還是“黑子們”的吐槽。

回到正題,先來聊聊 HiPhi Z 在外觀上的設計風格、小心思以及槽點。

首先從最能展現車身姿態的 45 度開始看,高合 HiPhi Z 采用了機甲與科幻風格碰撞結合的設計,其大膽的造型設計能夠帶給與它初見的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只看圖片確實會讓人覺得這是張“渲染圖”。相信量産車在未來上路後,也會有著極高的回頭率。

車身顔色:音速灰

車身顔色方面,HiPhi Z 提供了六種顔色選擇,分別爲音速灰、星馳銀、幻日白、星海藍、冰晶藍以及卡其綠。在現場也拉來了五種車身顔色,很可惜只差卡其綠一種車身顔色沒來了。

來到 HiPhi Z 的前臉,能夠看到新車采用了低趴且寬大的設計風格,整體給人的感覺和正視極氪 001 有些相像,能夠一眼就讓人覺得這是一台寬體風格的車。

再來細節部分,HiPhi Z 的前機艙被分爲兩個部分,其中黑色部分從機艙中央穿過車頭延伸至下方的主動進氣格柵處,這樣的設計使 HiPhi Z 的視覺層次更豐富。

前機蓋的镂空也並非虛張聲勢的噱頭設計,而確實是爲了空氣動力學設計的設計的導流口,可以在車輛高速行駛時提供更好的空氣流量和下壓力。

車頭兩側也配有真實的導流槽,也能夠進一步提升空氣動力學。

此外,高合 HiPhi Z 在 LOGO 標識上取消了 HiPhi X 上的金屬車標設計,而是采用了發光的 LOGO,和前臉的燈組形成呼應,“B 格”滿滿。

本次的主動開閉進氣格柵也是一大亮點,相較于封閉式的前臉,這樣的設計能夠有效降低車輛風阻、提升電機或者電池的散熱,以保證性能的穩定。

除此之外,HiPhi Z 也延續了 HiPhi X 的交互大燈設計, 並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升級。升級後也被稱之爲 「整車環繞式星環 ISD 光幕系統」。

高合 HiPhi Z 的「整車環繞式星環 ISD 光幕系統」由車前燈組、車側燈組以及車尾燈組組成, 這一整套 ISD 光幕系統由 4066 顆 LED 組成 ,可在不同場景下與駕乘者、道路參與者通過燈光交互,儀式感與實用性並存。

不過此次車輛的軟件系統還並未完善,所以整套燈語系統還沒有完整的展示出來,只有一小段燈語展示,先來看看前臉部分的效果吧!

來到車身側面,這個角度也能夠體現 HiPhi Z 非常激進的機甲風設計風格。新車采用了獵裝的車身姿態,但相較同爲純電獵裝的極氪 001,HiPhi Z 的整體設計風格更加棱角分明,且細節上也突出了其設計中未來和機甲、科技幾個關鍵詞。

車身尺寸方面, HiPhi Z 長寬高分別爲5036*2018*1439mm,軸距是 3150mm。 在這裏放上一張高合 HiPhi Z 與奔馳 EQS 、特斯拉 Model S 和蔚來 ET7 的尺寸對比圖,以便大家對于 HiPhi Z 的尺寸有更清楚的認知。

拉近鏡頭,HiPhi Z 的車身側面下方原廠就帶有機甲風格的黑色側裙,爲整車增添了一份戰鬥風格。 此外,側裙旁以及兩側上方還設計有與車身顔色不同的飾板,分別爲紫色、金色以及灰色。

留意一下這個飾板顔色,後面還會有對應的“彩蛋”細節。

飾板顔色:金色

飾板顔色:黑色

飾板顔色:紫色

此外,受限于當前國內法規的約束 ,HiPhi Z 的量産車也取消了概念車上的電子後視鏡設計,取而代之的是無框實體後視鏡,不過,超窄邊框的設計也算是當前實體後視鏡的天花板,彌補了一些缺憾。

超窄邊框設計

輪胎與輪毂方面, 高合 HiPhi Z 量産版保留了概念車上的22 英寸柔性戰甲輪毂設計,視覺效果飽滿,且未來量産車輪毂周邊的材質可以保護輪胎皮不被剮蹭。

與這套輪毂匹配的輪胎尺寸爲前 255/40 R22,後 285/40 R22,輪胎品牌米其林 PS EV 系列,主打高性能。

另外,位于輪毂中間的 LOGO 也采用了類似“不倒翁”設計,在行車時會保持相對靜止,不會隨車速變化。

在開門方式上, HiPhi Z 延續了 HiPhi X 上的 NT 對開門式設計,並且同樣采用了無框車門的形式。 不過受限于車輛形態,HiPhi Z 的對開門並沒有 HiPhi X 上分體地那麽極致,但我覺得單單是對開門這樣的設計就已經足夠吸睛了。

同時,HiPhi Z 也取消了傳統的門把手,這樣的設計能夠讓側面的視覺效果更加一體,而開門的實體按鍵被設計在了 B 柱上,用戶只需要輕觸車門就會自動彈出。不過,此次體驗下來,其實並不太友好,整體的邏輯還有待優化。

此外,在 B 柱的位置上,正式量産版本上還會增加一個 NFC 卡片鑰匙的識別區。

同時除了前臉的燈組之外,本次 HiPhi Z 在側面門板上也加入了帶交互效果的燈光板,側門板的交互燈可以與前燈組、尾燈組的 ISD 交互尾燈形成呼應,同時也能夠在車輛開門時展示獨特的效果。

側面的元素實在過于豐富,其中 HiPhi Z 重要的充電接口也被置于車輛右後方,並且采用了電動開關的方式,打開後左側有可展示充電狀態的提示燈。

來到尾部方面,HiPhi Z 的尾部也展示出了很強的機甲風設計和 GT 的車身姿態,整個車尾都呈現了向下壓低的趨勢,給人以科幻且寬體的視覺效果。毫不誇張地說讓我感到非常驚豔,這是一種完全跳脫于常規車輛形態的造型設計。

車尾的 ISD 交互大燈是整個光幕燈語交互系統中面積最大的一部分,尾部除了貫穿式的尾燈以外,在左右兩側下方設計有尺寸很大的交互尾燈面板,並且尾部的 HiPhi 也采用了可點亮的設計。

細節上,HiPhi Z 還搭載了可主動升降式的後擾流板,能夠爲車輛的性能和空氣動力學提供更優異的表現。 該擾流板在車速達到 80km/h 時自動開啓。 當然,也可以在任何需要之時手動開關。

前面說到的側翼飾板“彩蛋”,在主動式後擾流板上就顯現出來了,其擾流板下方的顔色以及材質會是與側翼飾板相同,這小細節真的太“細”了。

外觀部分總的來說, HiPhi Z 是又一台給到我從概念走到現實的車型,官方也稱其爲從 2041 年穿越回來的未來之作。相較于目前常規形態的新能源車,高合 HiPhi Z 的數字 GT 姿態確實是對于未來新能源車量産車走向的一次破局和創新。

三、內飾設計:極簡、數字與科幻

聊完了 HiPhi Z 的外觀之後,內飾也非常有亮點,讓我們來到 HiPhi Z 的車內看看。

從整體布局上看,此次高合 Hiphi Z 並未采用目前高端車型主流的儀表屏+中控屏+副駕屏的三屏設計,擁有 HiPhi Bot 的中央觸控屏, 中控屏由高通骁龍 8155座艙芯片驅動,而儀表盤則被 HUD 取而代之。

內飾配色方面,高合 Hiphi Z 也提供了兩種配色選擇,一種是淺色的納米白,一種是深色的零度灰。兩種顔色的視覺效果都非常不錯,並不會出現很大的設計反差感。

方向盤部分,本次 HiPhi Z 裝配了雙幅式 Nappa 真皮皮質方向盤,中間部分的觸控以及喇叭部分也采用了非常規的圓形造型,按鍵左側爲輔助駕駛區域,右側爲多媒體區域,下方兩側的按鍵分別爲自定義以及語音。

並且在 Nappa 真皮皮質上還添加了類似變色的塗層材質,使得方向盤的視覺效果會有“漸變紫”的感覺。

此外,HiPhi Z 在方向盤後方也配備上了撥片配置,能夠控制動能回收以及駕駛模式選擇(兩個撥片同時按)。

用料上,HiPhi Z 的中控台上方采用了大面積的麂皮材質包覆,整體質感高級,觸感也非常舒適,但需要注意日常使用時對麂皮的打理。

高合 HiPhi Z 的換擋機構位于中控屏幕下方,且被設計爲精致的水晶擋杆,整體質感也同樣能夠給人以精致和高級感,而其造型樣式讓我想到了最近同樣搭載精巧擋杆的比亞迪海豹以及燃油車中的 911。

在車窗按鍵方面,HiPhi Z 也采用了更爲炫酷的觸控式設計,能夠直接通過滑動進行升降,或者通過前/後方的觸控反饋按鍵進行操作。

不過根據官方介紹,在正式量産版上會有改變,期待一下。

在座椅布局方面, HiPhi Z 提供了四座版本以及五座版本兩個選擇,四座版本和五座版本最大的區別就在于中間區域的使用方式。

五座版本是三個非獨立座椅配上一個可放倒式的多功能扶手配置,扶手內擁有一個調節屏幕,能夠操控後排空調以及音樂等設置,此外還有一個小儲物隔間,好處就是靈活。

而四座版本後排則是兩個單獨座椅配上一個固定的多功能扶手配置,在調節屏幕相對會多出座椅調節(坐墊延伸、俯仰調節)的功能操作以及更多的儲物空間表現。

不過在後排座椅配置方面,標配的只有座椅加熱,而座椅通風需要選裝四座版本才配有,確實有點不應該了。

四座版本後排扶手屏幕

在座椅材質上,全車采用了麂皮+ NAPPA 真皮的組合,同時在部分區域,還以 NAPPA 級真皮作爲基底,加上了多層珠光噴塗工藝,在光線下可發出炫彩的效果,觸感和視覺雙“滿足”。

不過,這個視覺效果在零度灰內飾上會明顯一些,而淺色的納米白內飾效果並不太佳。

在配置上,前排座椅的功能配置基本齊全了,14 向可調(含腿托)、按摩、記憶、通風、加熱等等 ,駕控體驗與舒適體驗同時兼得。

此外,在開門按鍵方面需要吐槽一下,前排部分只有電動開門按鍵,沒有電動關門按鍵,雖然說你在上車之後踩下制動踏板能夠自動幫你關門,但相對來說,在初體驗者或者在部分情況下,我個人覺得多個選擇還是比較好一些。

主駕駛位門板按鍵區域

而在後排方面,雖然有了電動關門的按鍵,但放置位置也比較特別,在車內中部的頂棚處。以至于初體驗者還是比較難找到關門按鍵的。

當然,這部分也有著高合對于對功能按鍵布置以及人機工程學設計的理解,怎麽好用還得看用戶的習慣。

後排門板按鍵區域

後排關門按鍵

在音響配置方面,高合 HiPhi Z 匹配的是 23 揚聲器的英國之寶音響系統, 與前作高合 HiPhi X 上的配置相近。不過此次體驗車輛還並非是最終量産版本,所以音響方面還不是最終效果,期待後續 HiPhi Z 量産版的音響實測體驗。

最後就是大尺寸天幕,HiPhi Z 車內配備了兩段式全景天幕,采光面積也是非常可觀其。此外,該天幕還采用了抗 UV 隔熱雙側玻璃配置,官方表示能夠隔絕 99% 的紅外線,期待一下後續的實際測試效果。

四、 革新座艙交互:HiPhi Bot 機械臂

內飾上除了以上亮點之外,還有一個重中之中—— HiPhi Bot 機械臂。

高合 HiPhi Z 首發主打的 HiPhi Bot 多軸位移數字機器人概念。 HiPhi Bot 擁有車規級、 4 自由度 /8 向可調、高速運動的機械臂;可在 1 秒內完成前後移動,2 秒完成橫豎屏切換; 3 次 / 秒前後左右高頻擺動。

這樣的交互不禁讓我想起來蔚來上的 Nomi Mate 和比亞迪上的可旋轉式中控屏,而 HiPhi Bot 更像是兩者的結合並創新,根據官方介紹 HiPhi Bot 能夠實現識別出用戶的方位,通過多軸位移的機械臂,將中控屏幕調節至合適的角度和位置,主動與座艙內用戶主動交互。

換句話來說,相較將語音助手獨立出來的蔚來和主打橫豎屏切換的比亞迪,HiPhi Bot 的設計理念則是讓屏幕“活過來”,成爲一個數字機器人給以車內乘客更科幻的交互體驗。同時,能夠實現左右角度切換的機械臂也保證了主駕和副駕都能夠擁有對中控屏的掌控權。

但很可惜此次軟件並未做好,所以無法進行體驗。那就通過此前官方展示的視頻來看看吧。

此外,在 H-SOA 超體電子電氣架構的支持下,未來 HiPhi Z 中控的各硬件之間還能夠實現聯動,可實現歡迎模式、舞動模式、火箭模式等創新的功能體驗,適應不同的場景。

關于維修成本的問題,官方在本次向我們透露:三軸機械臂共同故障的可能性非常低,即使單根失效剩下兩根仍能正常工作,且機械臂的維修成本將會在用戶可接受的範圍內。

另外在車機部分,HiPhi Z 的整個 UI 界面相比此前的界面效果會有比較明顯的變化,其全新采用了 3D 渲染的車輛設置爲 UI 主界面。

但目前也還是處于未量産階段,擁有許多軟件上的“bug”,所以此次並不能進行實操以及測評。未來拿到測試車我們也會爲大家帶來詳細的體驗。

全新的 UI 界面

五、乘坐空間及儲物空間展示

都說 HiPhi Z 是雙調性座艙,前排運動,後排寬敞,實際到底如何呢?

此次 HiPhi Z 是首次能夠進入到車內體驗,那就通過乘坐空間、座椅尺寸以及儲物空間來看看,HiPhi Z 如何寬敞吧。

1、乘坐空間

此次乘坐體驗的車型爲五座版本,體驗者身高體重分別爲 178cm 、74kg ,將主駕駛的座椅調節至最低的位置測試前排空間,頭部空間爲一拳四指左右。

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變,相同體驗者在後排可獲得四指左右的頭部空間,腿部空間則有兩拳富余的空間。不過,整個坐墊高度會比較低,導致腿部的承托性一般。

此外,後排地台呈現純平的狀態,這個還是比較好評。

2、後排座椅尺寸

除了“主觀”上的乘坐體驗外,我們也進行對後排座椅的尺寸測量,通過數據直接展示它的實際情況。

3、儲物空間展示

儲物空間方面,HiPhi Z 交出的成績單其實並不太好,整個儲物空間的布局以及寬敞層度都較爲一般。

五座版本車型

前排無線充電

不過,四座版本車型在後排扶手處相對會比五座版本多出兩個比較大的儲物空間

四座版本後排扶手處儲物空間

四座版本後排靠背處儲物空間

4、後備箱尺寸

除此之外,我們也對其進行了後備箱的尺寸測量,比較好評的是, HiPhi Z 後排支持電動折疊。五座版本支持 4/6 比例放倒,而四座版本支持兩個獨立座椅的放倒,而中間的固定扶手卻無法放倒,以至于會有一個間隔空間。

四座版本放倒後狀態

配備了電動折疊

六、智駕能力:Orin 硬件/全車32 個傳感器

在回顧完外觀、內飾的亮點後,最後讓我們來看看這台外觀極其科幻的數字 GT 在輔助駕駛方面的堆料如何。

輔助駕駛配置上,高合 HiPhi Z 將搭載高合自研的 HiPhi Pilot 高合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新車將搭載 32 個傳感器。

具體來看,HiPhi Z 智駕硬件包含 1 個激光雷達、13 個攝像頭、5 個毫米波雷達、12 個超聲波雷達及 1 個三區脫手檢測傳感器。

配合高精度地圖與定位模塊,前向最大探測距離最高達 200 米。其中配備的 禾賽 AT128 激光雷達 擁有超高的全局分辨率、超遠的測距能力,爲智能輔助駕駛能力的顯著提升提供更多空間。此外,新車也將搭載英偉達 7nm 工藝制程的 Drive Orin-X 全新一代芯片。

在智駕的路線選擇上, HiPhi Z 采用了雷達和視覺攝像頭的融合方案,可主動感知其所處的外部環境,提升預判精度,爲泊車安全和行駛安全護航。

此外,從官方信息中我們看到,高合 HiPhi Z 未來將采用雙冗余系統,包括感知、計算、通訊、制動、轉向、電源 6 大方面進行了備份設計。在功能層面上,官方表示目前正在開發的功能有智能召喚、紅綠燈設別和輔助控制、目的地導航自動輔助駕駛、自動緊急控制、家庭區域自動泊車輔助等功能。

待高合 HiPhi Z 正式開放道路試駕後,我們也會找機會實際感受其智駕能力是否能夠撐得起如此科幻的外觀。

編輯總結:

高合 HiPhi Z 可以說是從概念車直接駛下展台的一台車,從外觀造型、配置細節、座艙功能等等方面,HiPhi Z 都完全異于目前市面上的絕大多數量産車型,像是從未來走向現代的一台數字“大玩具”。

而 HiPhi Z 的目標群體也非常精准,手頭充裕、獨特、喜歡嘗鮮的消費群體,相比于同級別的細分市場,HiPhi Z 確實能夠從中脫穎而出, 在保障“趣味”的同時又兼顧了高調性,對細分消費人群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0 阅读:37

阿形說球賽

簡介:分享各大足球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