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紅眼病”發作,突擊搜查中國企業,西方競爭不過就耍無賴

邵永靈 2024-04-25 12:40:40

德國總理朔爾茨剛帶著他那支龐大的貿易代表團離開,歐盟就對中企下手了。

據環球網報道,24日我國商務部就歐盟委員會突擊檢查中企辦公場所一事作出回應,稱歐方行爲嚴重幹擾了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並損害所有外企在歐運營信心,中方對此表示嚴正關切和強烈反對。

23日歐盟委員會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對一家從事安全設備生産銷售的中企進行突擊檢查。歐盟中國商會表示,歐盟委員會執法機構不僅控制了中企員工的手機和通訊設備,還搜查了辦公室文件並要求獲得相關數據。

這家企業生産的是監控設備

而英媒《金融時報》則宣稱,這是歐盟委員會首次公開根據《外國補貼條例(FSR)》對外國企業進行搜查——所謂的“外國補貼條例”是歐盟于去年推出的法律條款,號稱“旨在解決歐盟內部的扭曲市場競爭和外國補貼問題”,但說白了就是如果各成員國商品競爭不過外國同類産品,歐盟將動用政治手段打壓相關外企。

尤其是最近兩個月,歐盟已經以“外國補貼”爲名發起了4次調查,無一例外針對的都是中國企業——就在中企被突擊搜查的同時,歐盟還宣布將對所謂的“中國是否拒絕歐洲醫療器械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進行調查,如果發現中國封閉其醫療器械市場,歐盟也將對中企設立市場准入障礙。

對于歐盟爲什麽要三番五次地對中企找茬,美國“政治”網站的新聞標題說得非常露骨:“中國應該向西方開放它的公共市場,否則西方將關閉自己的市場”——從美國媒體這則標題不難讀出,這無非是中國那句俗語“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換了種表達方式。

西方媒體已經挑明了就是針對中國

自從中國成爲全球最大的工業國家,並在新能源等多個新興技術領域取得突破後,美國和歐盟就一改其往日宣揚“自由貿易”的嘴臉,開始對中國商品和中企雞蛋裏挑骨頭,動辄渲染所謂的“中國政府補貼”、“産能過剩”,並揚言要對中國商品征收巨額關稅。

但一個相當諷刺的事實是:至少在20年前,當中國只能生産襯衫和襪子等低端商品,滿足歐美國家日常消費需求時,西方不談所謂的“中國過剩産能沖擊市場”;

等到中國能造更先進的新能源汽車,並向芯片、飛機等上遊産業鏈進軍時,那些西方國家一個個開始抛棄自己的“綠色轉型”政策和“自由市場”原則,大談特談所謂的“中國不當競爭”,並動用政治手段排擠中國企業。

現在西方不說節能減排了

這才是西方國家最真實的嘴臉。數年前我國互聯網上曾流傳過一首抨擊西方“雙標”的短詩,其中有句話充滿了諷刺意味:“當我們擁抱自由貿易時,卻被責罵搶走了你們的飯碗;當我們把産品賣給你們時,你們又說造成地球變暖。”

中國並不是第一個被西方靈活的自由貿易准則拒之門外的國家。上世紀80年代,日本半導體技術在全球市場崛起後,立刻遭到了美國全方面打壓,如今中國遭受的“301調查”,正是當年美國用來對付日本半導體産業的手段。

砸日貨,可是美國的“祖傳手段”了

由此可見,西方國家所謂的“自由貿易”標准,充分踐行了什麽叫“窮則貿易保護,達則自由市場”,只不過中國不是日本,當年美西方那套動辄砸日貨、用“廣場協議”收割日本産業手段,對今天的中國沒用。

這也是爲什麽美國和歐盟開始越來越多地用賴皮手段,想方設法地針對中國企業,但還是那句話:就算西方的“小院高牆”壘的再高,也救不了他們已經沒落的工業,因爲這本來就是西方多年來産業空心化的苦果。

1 阅读:430

邵永靈

簡介:軍事專家,主要研究領域爲大戰略,軍事戰略,核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