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攪動影視産業?愛奇藝給出了這個答案

長庚小報 2024-04-29 09:32:30

日前,2024愛奇藝世界·大會在北京舉辦,今年會議的主題爲“同心同力 共創未來”。會議上,愛奇藝創始人、首席執行官龔宇,首席內容官王曉晖,首席技術官劉文峰分別以不同的角度,對影視業的未來進行了解讀。

這次,龔宇在演講並沒談太多行業,反而著重提到了 “一老一小”這個話題。他認爲,服務好人口結構變化中日益重要的“老”和“小”兩大群體,將貫穿愛奇藝今後産品設計、內容生産和服務的全流程。負責內容的王曉晖表示,影視行業已經進入“向下共情、向上創作”的時代,展現大曆史命題下小人物命運的影視作品依然最能引發觀衆共情。負責技術的劉文峰則在演講中將重點放在了AI上。劉文峰分享了生成式AI在愛奇藝內容策劃、制作和宣發中的應用。

最近這段時間,影視圈基本上人人都在談論AI,但是直到這次長庚君聽完幾位愛奇藝高管的演講後,才發現有些人因對生成式AI産生恐慌而不知所措時,愛奇藝已經開始將AI應用到創作的各個環節中,並且初見成效。其實早在十年前,愛奇藝就探索過將科技賦能到影視領域中。在那個AI還只能下圍棋的年代,愛奇藝就是國內率先使用大數據作爲輔助業務決策的視頻平台 。近來,隨著生成式AI的火爆,愛奇藝依然走在了技術前沿。

據劉文峰介紹,愛奇藝目前在影視內容前期策劃階段,開發了生成式AI工具進行劇本評估。爲了選出合適開發的IP, 制片人、導演往往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閱讀數動辄十萬字的小說,才能給出結論判斷該IP是否適合影視化。現在引入生成式AI工具後,開發團隊可以用三分之一的時間完成之前3倍的閱讀量,相當于提高了9倍的閱讀效率。更高的閱讀效率讓評估、挖掘到更多好IP的可能性變得更大。此外,生成式AI還可以爲影視制作人員提取小說中的世界觀、人物關系、故事大綱等素材,幫助工作人員進行二次創作,這些針對性的調整可以讓故事更吸引觀衆。

除了劇本篩選和二次創作外,AI的應用也已經深入到制作環節。愛奇藝一直在推動智能制作系統的研發,應用了包括雲計算、大數據、AI、虛幻引擎等技術提升內容項目制作效率和效果。虛擬拍攝技術的一大重要基礎和積累是數字資産庫。愛奇藝建設了自己的數字資産庫,讓內容項目的服裝、角色、虛擬道具以及場景建築等數字資産在庫裏留存並且確認版權,將來的項目可以二次授權應用。未來愛奇藝將在數字資産庫的基礎上訓練生成式AI,生産出更多數字資産爲將來的項目應用。目前愛奇藝自主研發的IQ Stage虛擬拍攝系統已經執行了多個劇集項目的拍攝。剛剛殺青的《大夢歸離》在虛擬拍攝上就突破了很多技術難點,例如虛擬場景光線和實景光線的延時匹配、雨雪現場特效匹配、大面積水面反射拍攝以及威亞高速拍攝等在虛擬場景裏的應用。《大夢歸離》也是目前業內使用虛擬拍攝量級最大、場景最多的劇集項目。

在聲音制作方面,愛奇藝的AI配音技術支持了250部引進國內的譯制片,也支持了826個中文節目的配音,支持好內容出海 。

而在宣發階段,愛奇藝也開始使用AI生成廣告素材和宣傳文案。通過AI工具宣發的好處是,可以根據用戶喜好制作不同風格的海報進行個性化推送,從而讓用戶更方便的找到喜歡的內容。

龔宇判斷,AI會讓電影甚至包括電視工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階段,這個階段的明顯特征就是技術驅動創新。

從去年開始,AI在影視行業引發了不小的爭議。比如好萊塢的編劇們就因爲AI焦慮而停工了半年時間。很多美工、後期制作也開始擔心AI會搶了自己的飯碗。美國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的一名教授甚至直言AI對編劇和演員而言是一種威脅。就在影視界因AI而爭論不休時,愛奇藝則給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即AI對影視業不是威脅,而是助力。今年的愛奇藝世界·大會,這家公司向全世界傳達出了這樣的態度:AI可以成爲創作者放大自己創作能力與創作價值的新杠杆。在AI的支持下,無論是普通創作者,還是專業創作者,都能利用AI創作出更好、更有價值的作品。

2024年是愛奇藝成立的第十五年,在競爭激烈的視頻行業中,能夠一直保持領先並且實現盈利,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爲一家技術驅動的視頻平台,在下一個十年中,借助AI工具,愛奇藝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或許值得期待。

-END-

0 阅读:1

長庚小報

簡介:我隨便說說,你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