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宣布重大消息,醫生罷工事件做好最壞准備,尹錫悅罕見猶豫了

碳基生物關懷計劃 2024-05-11 17:22:33

自2024年農曆新年結束以來,韓國醫生集體罷工事件一直鬧得沸沸揚揚,這場韓國政府與醫生團體之間的極限博弈,最壞的結果,又會是什麽?

根據韓聯社5月10日報道,當日韓國保健福祉部副部長樸敏守在對策本部記者會上作此表示:

福祉部日前公布《醫療法》實施細則修正案,並征求公衆意見至5月20日。

修正案規定,當韓國醫療衛生危機預警級別達到最高的“嚴重”級別時,持行醫執照的外國醫生也可以在韓國行醫。看得出來,“韓國醫生集體罷工事件”最壞的結果,在韓國政府看來,無疑是全體韓國醫生罷工。

這種導致整個醫療系統直接崩潰的行動,他國或許不好說,但是在韓國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而且還呈現周期性。

面對醫生團體集體辭職,此前有不少韓國民衆,也不是沒有想過找外國醫生,不過通常能夠想到的,是直接選擇搭飛機去往中日等國家的醫院。

與常識所不同的是,韓國政府計劃在醫療衛生危機預警級別達到最高的“嚴重”級別時,允許外國醫生在韓國行醫,這不僅是個經濟問題,也不僅是個政治問題,還涉及到法律問題。

2023年數據顯示,韓國5200萬人口當中,每千人僅有2.6名醫生,不僅在發達國家中處于“墊底位置”,也遠低于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每千人3.7名醫師的平均值。

這種醫療短缺在偏遠地區更加嚴重。在忠清南道和全羅南道地區,每千人擁有醫生數僅爲0.49和0.47名。

目前,韓國醫生集體罷工事件的對峙情緒,有所緩解,但是並沒有完全結束。根據韓國政府最新的妥協政策來說:

韓國政府雖然同意將原定的醫學院擴大招生規模,減少到原計劃的一半,並且規定醫學院在新規定的範圍內,能夠自行決定明年的擴招名額。但總歸還是擴招了。

面對政府甯願花費巨資且爲此修改法律的情況下,也要大量引進外國醫生,韓國醫生團體的憤怒可想而知。此舉無疑再次激起醫生團體與韓國政府之間新一輪鬥爭。

韓國總統尹錫悅此前在處理韓國醫生集體罷工事件時,通常都會顯得格外強勢,但是面對可能來臨的暴風雨,還是罕見猶豫了。

福祉部日前公布的《醫療法》實施細則修正案,征求公衆意見的事件,延長到了5月20日。既然是征求意見,最後是否能夠通告引進國外醫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到底要不要讓外國醫生在韓國境內行醫,韓國政府已經選擇明牌了,要麽當下就面臨最壞結果,要麽就是在爲未來出現最壞結果做好准備。

現在看來,韓國政府和韓國醫生之間的鬥爭,雙方都有所忌憚,但又都沒有死心,接下來又好戲看了。

0 阅读:672
评论列表

碳基生物關懷計劃

簡介:主要推送國際內容,歡迎你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