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避免「內耗」,不過分放大負面情緒的能力有多重要?

失語者雲骧 2024-05-07 14:53:33

情緒其實是一股非常強大的力量,但它同時又是一把「雙刃劍」。

因爲情緒也分爲「負面情緒」和「正面情緒」。職場中的負面情緒諸如:抱怨、抵觸、消極怠工、批評與被批評,是非常容易導致工作變成“坐牢”和“做苦役”的。

但同樣 ,職場中的正面情緒諸如:激情、主動、自我燃燒、把工作當樂趣,尤其是當工作順利,或有進展和成就時,反饋回來那種喜悅感和滿足感,是難以想象的推動力。這時,工作反而成了人生最大的樂趣和最好的進步階梯。

稻盛和夫的經驗是,工作中有任何微小的成功,都應該表達出快樂和興奮的情緒。這是他能在枯燥乏味的工作中長期堅持下去,並且最後取得了巨大成功的核心秘訣。

這恰恰是利用情緒的力量,在驅動自己更好地前行。因爲情緒的力量,相比于理性的自律和毅力,它的力量要大得多,這也是潛意識的力量。

所以情緒,它不僅僅是「枷鎖」,也可以是「助推器」。

那究竟應該如何避免負面情緒産生的內耗呢?

1、最核心一點是,先學會喜歡上你的工作。稻盛和夫說,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幾率,恐怕不足幾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從這裏開始。

這種心態一轉變,你在工作中的負面情緒,就會變成正面情緒,情緒也就會從「枷鎖」變成「助推器」。

2、思考工作的意義,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當你去尋找它積極的一面,它就會帶給你積極的反饋。

《思維的囚徒》一書裏,有一個說法,叫「10大積極結果練習」——就是任何事情你都能從中找出10個積極的點,而一旦你找到了,並且寫下來,消極事件就會變成積極事件,你的消極心態也會變成積極心態。

也就是說,你可以通過「10大積極結果練習」找到工作的意義,「意義」是比「情緒」更深層次的潛意識的力量。

它比情緒更持久,力量也更大,如果說情緒是「液體助推器」的話,那意義就是「固體助推器」。

3、豎立高目標,並且把這種高目標變成一種,你能滲透到潛意識中的「強烈願望」。你會發現,只要你每天每日都有這種要成事,要實現和達成高目標的強烈願望,在拼命思索的過程中,這種願望就會滲透到潛意識中去。

然後潛意識總會在意想不到的場合,給你啓示,而這種啓示往往能觸及事物的核心,使問題一下子得到解決,使你的高目標得以實現。

最後你會發現,情緒→意義→願望,它們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關系,在這個遞進的過程中,你不但能通過工作卸下「情緒枷鎖」,避免「內耗」,而且還能提升自己的心志、完善自己的人格、成就自己的人生。

這才是最厲害的。

以上,供參考。

0 阅读:2

失語者雲骧

簡介:向內求,帶你一起認知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