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市場滲透率超50%!新能源取代燃油成定局了嗎?

張玖月 2024-04-21 12:09:40

制造業是經濟發展的基石、立國之本,汽車産業更是制造業皇冠上的明珠,是制造業實力的綜合體現。二〇二四年的新年賀詞中提到:“新能源汽車、锂電池、光伏産品給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肯定了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成績。

而春節剛過不久,新能源汽車行業便再創佳績,乘聯會公布的4月上半月新能源滲透率顯示,新能源車的市場零售滲透率已攀升至50.39%,這標志著購買燃油車的人群已正式變成了少數群體。

新能源汽車能取得這個成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中間充滿了挑戰和不易,伴隨著肯定和質疑。

從2001年“863”計劃正式啓動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開始,新能源汽車産業進入戰略規劃階段,在2005到2015期間,長達十年的發展期,滲透率才勉強突破1%大關,然後是2016到2019短短三年間,迅速的從1%攀升到了5%,加速趨勢明顯。

在隨後的2020到如今,同樣短短的三年多時間,滲透率則以令人矚目的速度,提升到了50%,讓新能源取代燃油成定局。

國家制定的在2035年滲透率超過50%的目標,現在看來將提前十年實現,展現了新能源汽車産業厚積薄發、一往無前的發展態勢。

以比亞迪、蔚小理等爲代表的國産新能源車高歌猛進,而當年的合資車頭牌日系燃油車卻難掩頹勢。

3月豐田品牌僅有一汽豐田進入銷量前十,排到第九,而廣汽豐田、廣汽本田、東風本田及東風日産等,一衆往日明星品牌都沒進入到前十,下滑的態勢已是不爭的事實。

伴隨著合資燃油車的下滑頹勢而來的是,關店潮帶來的衆多消費者糾紛和維權事件。在新能源汽車的沖擊下,那些曾經很風光的韓系、法系車,已經逐漸成爲小衆選擇,甚至不乏退出國內市場的。

這帶來了大量經銷商和門店倒閉關門,導致交錢拿不到車、售後跟不上等一系列問題,引發大量問題,頻遭曝光。

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崛起,越來越多的用戶認識到新能源車在省油和駕乘體驗上的優勢,燃油車的銷量收到了很大挑戰。

這直接導致了燃油車供大于求,保值率下降,二手車價格更是崩塌。從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和精真估發布的《2023年度中國汽車保值率報告》可以看到,燃油車的下滑幅度特別顯著,二手車價格普遍出現崩塌現象。

相對來說,新能源車型在保值率方面則表現出相對穩定的態勢。這主要是隨著新能源車市場的逐漸成熟和擴大,大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和需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就穩定了需求,價格自然堅挺。

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進入多數派時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首先就是新能源車天生自帶的技術代差,電機的優勢就是在動力、靜谧性、智能化等方面對傳統燃油車有先天優勢。

再結合插電混動彌補純電的功能缺陷,特別是長途用車續航問題的解決。後續隨著能源汽車規模優勢擴大後,在價格上更有力度,將進一步贏得燃油車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

隨著新能源汽車除了動力源創新之外,在包括自動智能駕駛技術、互聯網連接等前沿領域的創新和應用,帶給了新能源車企更多的發展機會的同時,也在激勵它們不斷創新和改進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

這些都是傳統燃油車所欠缺的,可以預見,未來市場的天平將繼續向新能源傾斜。

再者,新能源汽車在消費者心中的認知度也是會不斷提升,從而成爲大家購車優先選項。這主要是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快速增加,消費者對其性能、使用體驗、用車成本等方面的感知已經積累到足夠的深度。

遵從心理學的韋伯-費希納定律,這種感知的積累將改變大衆消費群體對于新能源汽車的認知度和接受度。新能源汽車的環保、節能、智能等優勢逐漸得到消費者的認可,讓燃油車逐漸成爲少數派,甚至是直接取代。

而且,使用成本的大幅降低和出行體驗的越級碾壓也是燃油車被邊緣化的重要原因。

在能量利用方面,傳統燃油車的熱量利用率提升已經達到了瓶頸,而新能源車的發展空間卻更爲廣闊,可以選擇發展的路徑也更多。

在用車成本方面,新能源車用電成本相比燃油車用油的能源成本更低,而且規模化效應和技術的不斷完善,也讓購車成本逐漸降低,綜合用車成本未來更低。

而在駕乘體驗方面,電驅動的新能源車響應速度更快、動力強勁,駕駛起來更爲絲滑,而低噪音和智能系統,讓乘坐體驗更爲舒適,這些都是導致燃油車逐漸淪爲少數派的原因,未來新能源取代燃油成定局。

對于新能源車滲透率突破50%這件事,行業大佬王傳福,就曾在3月份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預測過,而僅僅過來20余天,王總發言便得到了證實。這也體現了王總帶領的比亞迪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力和戰略預見性。

比亞迪作爲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軍企業,在電池、電機、電控以及整車制造和智能化技術方面都有顯著的技術優勢。

除了推動了國內整個新能源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産業升級,帶動了相關産業鏈的發展和完善,還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入了德國、日本、法國、巴西等海外59個國家及地區。

海內外亮眼的成績,也是比亞迪自信的源泉,王總的自信發言更是基于其深耕行業的認知底蘊,也是對整個行業敏銳洞察的體現。

此次王總的預言成真,也將極大推動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的進程。在國內外的多重布局下,可以預見,2024年比亞迪的銷量也將攀上新的高峰。

隨著新能源滲透率突破50%,帶來的不僅是燃油車將被取代的趨勢,更是我國綠色交通轉型的顯著標志。

這一裏程碑式的成就代表著源汽車産業從政策驅動逐漸過渡到了市場驅動階段。也體現了新能源汽車,作爲出行工具,被消費者廣泛接納認可,反映了大家對綠色出行理念的深入認同和接受。

這種轉變的背後,離不開新能源汽車技術的飛速進步和市場的日益成熟。隨著電池續航裏程的提升、充電設施的完善以及車輛駕乘體驗的不斷提高,新能源汽車逐漸滿足了消費者對出行的多樣化需求。

與之配套的相關産業鏈也得到了蓬勃發展,在電池、電機、電控等關鍵零部件制造領域,相關企業已經取得了可觀的市場份額。

同時,充電設施的建設與運營行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爲就業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新能源汽車取代燃油車的趨勢不僅爲就業市場創造了更多機會,帶動了相關産業鏈上下遊企業的發展,也促進了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期待未來新能源汽車産業能夠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

0 阅读:1

張玖月

簡介:愛自己,學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