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三市人口危局

經濟道理 2024-03-31 14:54:16

泉州2023年統計公報近日放榜,閩南三個兄弟城市的年報就算是湊齊了。除了GDP外,人口數據是一個比較受關注的指標。公報表明,閩南三座城市的人口形勢都變得越來越嚴峻。

2023年泉州常住人口大約888萬,比2022年增加了4000人。其中戶籍人口不到776萬,比去年增加了1.87萬人。對應的GDP是1.21萬億,增速4.8%,泉州GDP總量在福建九地市中居第2,經濟增速居第5。

再看一下另外兩個兄弟城市。

廈門2023年常住人口532萬,比2022年增加了1.9萬人。其中戶籍人口大約304萬,第一次超過300萬,比2022年增加了9萬人。對應的GDP是8066億,增速3.1%,廈門GDP總量在九地市中居第3,經濟增速居第8。

漳州2023年常住人口506萬,比2022年減少了5000人。其中戶籍人口524萬,比2022年減少了將近2.4萬人。對應的GDP是5728億,增速5.9%,漳州GDP總量居第四,經濟增速居第2。

公報可見,經濟增速排在閩南三兄弟首位的漳州,卻是唯一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都出現負增長的城市。經濟增速排在漳州之後的泉州,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增量也都排在漳州的後面。與經濟增速的排名相比,廈門常住人口和戶籍人口增量放在九個地市都算搶眼。

2023年福建全省常住人口4183萬,比2022年減少了5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969萬,比2022年增加了7.6萬人。福建是全國七個十年來常住人口中首次出現負增長的城市之一。

在已公布公報的省份中,浙江、海南、江蘇、貴州都實現了常住人口的正增長,浙江增加了50萬人,貴州也增加了9萬人。不過,人口增量最多的城市並不出現在浙江,合肥2023年常住人口增加了21.9萬人,在已公報的城市中增加最多,超過了杭州14.6萬人的增量。

2023年福建常住人口表現爲淨流出狀態,在全國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1.48‰的大環境下,福建也出現了首次負增長。不過,福建不是個案,並且0.14‰的下降幅度還算比較小的。廣西、青海、貴州的自然增長率是正數,上海、浙江、北京的自然增長率下降幅度都在福建之上,傳統的人口輸出大省重慶更是下降了3.32‰。

閩南三兄弟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泉州0.11‰,廈門3.2‰,漳州-0.59‰。泉州是福建最藏富于民的城市,過去越窮越生的邏輯在今天顯然已經變了。

漳州常住人口隨大流出現負增長,2023年並不是開了個壞頭。2019和2020兩年漳州都是人口淨流出,兩年減少了1萬多人。2021年雖然回流了1萬多人,2022年又流出了2000人。整體上看,漳州常住人口最近幾年呈流出趨勢。

廈門和泉州的常住人口增速則在不斷放緩。廈門人口增量主要受益于戶籍政策的改變,每一次戶籍松動都會帶來一波人口福利。2010年和2020年兩次比較大的戶籍制度改變,給廈門增加了將近40萬人口。

2022年前所未有的放寬落戶政策,直接導致了2023年廈門戶籍人口一下子增加了9萬人,但常住人口只增加不到2萬人的事實又說明,一部分人選擇了落戶廈門,另一部分人則選擇了逃離廈門。對沒有落戶在廈門的外來人員來說,高房價始終是一塊心病。

泉州本來就不是一座移民城市,2023年888萬人口,非戶籍人口只有100萬出頭。廈門532萬人口,非戶籍人口就有228萬。泉州常住人口倒是一直保持著增量狀態,只是增速已經整體放緩。泉州2021年增加了將近7萬人,2022年只增加了不到3萬人,2023年更是只剩下4000人。

泉州常住人口增速放緩,有人口自然增長率持續下降的因素,也有經濟下滑産業工人離開的原因。作爲一座非移民城市,泉州要增加常住人口,恐怕還得在鼓勵多子多福上想辦法。

城市要發展,任何時候任何行業都離不開人口。對高度依賴土地財政的城市來說,源源不斷的人口更是托起樓市的關鍵。

0 阅读:2

經濟道理

簡介:從這裏看懂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