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影響的決定就一定差嗎?

失語者雲骧 2024-05-07 14:34:58

不一定。很多時候,情緒影響的決定和決策,往往是對的。

要知道,情緒的力量雖然感性,但也強大,它比理性的力量要強大得多。基于這種特性,很多事情在前期是需要這種力量去推動的。

沒有這種力量去推動,很多後來被證明是對的事情,能成的事情,反而容易被理性思維扼殺在搖籃裏。

這也就是爲什麽“事以密成,語以泄敗”的原因。

因爲我們大多數人孜孜以求的理性,其實有它的局限性,它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總是悲觀的。在事情沒成之前,你說出來,大部分人給你的反饋基本上都是理性的分析,這種理性的分析往往都是悲觀的論調,都是潑冷水。

看看這些例子,你就知道了:

1946年,福克斯公司總經理達裏爾紮努克說,電視機只要上市六個月就抓不住消費者了,人們很快會厭倦,每天晚上盯著一個膠合板箱子看。

1957年,電子管發明者李德福雷斯特說,無論未來科技如何發展,人類永遠無法登上月球。

1966年,《時代周刊》發表了一篇題爲《未來主義》的文章,用宣判的口吻表示,遠程購物絕不會成爲流行時尚,因爲“女人喜歡走出家門,喜歡把玩商品,喜歡改變主意”。

1977年,美國數據設備公司創始人肯尼斯·奧爾森說,讓每個人都擁有一台電腦不合常理。

2007年,微軟首席執行官斯蒂夫·鮑爾默說,iPhone絕對沒有機會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毫無可能。

在當年,這些可都是當時世界上爲數不多最聰明的幾個人,他們的理性思維,讓他們下了多麽悲觀的判斷,而這些判斷,在今天來看,無一不被證明是錯誤的。

這也就是爲什麽《人生算法》的作者俞穎正說,最好的成事原則是:長期樂觀,短期悲觀,當下愉悅。

長期樂觀是需要情緒腦和本能腦驅動的,這部分也是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提出的“快思考”,亦即“系統1”,它感性,容易受情緒和本能影響,但也強大、持久,一旦你的目標植入了你的信念之中,進入到你的潛意識裏,它也是你最能堅持下去的動力;

短期悲觀是需要理智腦來驅動的,這部分也是丹尼爾·卡尼曼《思考,快與慢》提出的“慢思考”,亦即“系統2”,它雖然悲觀、短視,但也理智、理性,善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當下愉悅是做好眼前事,顧好眼前人,心無雜念,聚焦于此時此刻,活在當下,帶著激情和快樂,進入心流狀態去工作。這種“物我兩忘”的境界,是最高效的成事之法和最聰明的人生哲學。

當然最好的決定和決策,絕不是單一的情緒或理智主導的結果,它通常是極其複雜的心理活動和大腦運作:冷靜與熱烈糅合,感性與理性協作,主觀與客觀互動的結果。

但你絕對不能說情緒影響的決定就一定是差的。

以上,供參考。

0 阅读:13

失語者雲骧

簡介:向內求,帶你一起認知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