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遭3名同學毒手男孩家長發聲:心狠手辣!誰該爲這件事擔責?怎樣保護孩子免受霸淩?

教育人看世界 2024-03-14 19:09:59

近日,網傳“3名初中生霸淩同學並將其殺害”的消息引發關注。網傳信息顯示,邯鄲市肥鄉區一名學生小光(化名)長期遭受3名同班同學的霸淩,3月10日被這3名同學殺害。3月13日,肥鄉區張莊村委會書記證實,網傳信息屬實,公安部門已將3名嫌疑人抓獲。

家長悲憤發聲,孩子的臉被鏟得面目全非,3名十三四的學生,竟能如此心狠手辣……

該事件引發熱議,不少網友追問,誰該爲這件事擔責?這樣心理成熟,手段狠辣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家庭教出來的?怎樣教孩子遠離這樣的同學?

不少網友認爲,該事件是學生霸淩引起的,學校應該爲這件事擔責。果真如此嗎?

學生霸淩,近年來惡性事件經常被披露,一經披露,常規的慣例是校長免職、班主任受處分,以至于人們普遍認爲,學生欺淩,主要責任是學校,是學校沒有教育好。

其實,現在學校抓反學生欺淩工作,抓得很好了。從小學一年級就開設了道德與法治課,生命安全課,教育學生生命只有一次,要敬畏生命,尊重生命,要遵紀守法;老師遇到有學生投訴被欺淩,都要緊張一整天,又是調查又是談話喊家長,又是處理;至于學校管理層,更是將反校園霸淩抓在手上,大會大講,小會猛批的。

但是,有什麽作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沒有強有力的懲戒措施,震懾學生霸淩者,家長領回去幾天還是送回學校了。

爲什麽學校反霸淩效果不是很好?

托起孩子這個“人”的,一撇是學校教育,一捺是家庭教育,兩樣一起努力,孩子這個“人”才能立起來。

家庭教育在塑造孩子的性格和行爲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老師不會教學生不計後果,更不會教學生沖動,只有家庭環境和家長教育方式,才能影響到學生。相關研究表明,家長護犢子,孩子學會有恃無恐;家長暴力,孩子就學會暴力;家長偏激,無論老師怎麽教,學生還是改不了偏激。

這起事件中,3名涉事學生表現出的心狠手辣和沖動行爲,很可能與他們的家庭教育有關。在家庭中,他們並沒有學會尊重他人、控制情緒、敬畏生命,沒有學會正確處理沖突的方式。因此,在面對同學間的矛盾時,他們選擇了極端的暴力手段來解決問題。

此外,父母打工,長輩帶孩子的留守學生,因爲長輩年齡偏大,做不到父母那樣的關注和教育,留守學生也容易出現偏激、沖動,做事不計後果的行爲特點。

當然,我們現在的互聯網企業開發出大量的網絡遊戲,設定的暴力遊戲,角色game over了可以複活,也幹擾了心智不成熟學生的認知,以爲現實世界就像玩遊戲。

怎樣保護好我們的孩子?

每一位家長網友看到這樣的新聞,心都是揪著的,擔心自己孩子的安全,我們該怎樣保護我們的孩子?

在現有的條件下,最好的辦法是教孩子遠離行爲不良學生。

家長要了解孩子的交友情況,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社交經曆和感受。通過與孩子的交流,家長可以及時發現並解決問題,避免孩子受到不良影響。

家長應教育孩子尊重他人、遵守法律法規、珍惜生命等基本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判斷是非,避免與行爲不良的孩子産生交集。同時,家長要教育孩子不惹事也不要怕事,有家長和老師撐腰。

家長要關注孩子的校園生活。和學校老師保持定期不定期聯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和交往情況,如果發現孩子有異常行爲或者受到欺負,及時采取措施予以幹預。

家長要教給孩子自我保護能力,教育孩子如何識別危險信號,學會拒絕不良誘惑,提高自己的防範意識;教會孩子如何尋求幫助,如向老師、家長或者其他可信賴的人求助。

總之,我們家長要認識到,現在的學校教育因爲缺乏震懾手段,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問題孩子,主要原因還是出在問題家長身上,家長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遠離行爲不良學生。

這件事,你怎麽看?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絡,圖文不相關,侵聯刪)

0 阅读:79

教育人看世界

簡介:教育人看世界百態,一個不一樣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