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郵電大學:看了西南石油大學,才知道如今是雙一流的時代

博學的小扒菜 2024-04-22 00:17:50

在名校林立的西南地區,有幾所行業院校,就業質量不錯,每年吸引了一大批考生報考。

例如重慶郵電大學,近些年計算機行業的發展,它也吃到了時代紅利,錄取分數些許上漲。

只可惜,雖然學科實力還不錯,但一直無緣雙一流,下一輪想要晉級,杭電是它的一大競爭對手。

西南石油大學,國內唯二的石油高校,雖然認可度低于211中國石油大學,但進入石油集團工作,不是難事。

2017年,它入選雙一流大學,彌補了當年落選211的遺憾。

從錄取分數來看,雖然石油專業並不像計算機、電子通信那樣熱門,但西南石油大學有雙一流稱號,因此錄取分數並沒有落後。

那麽,放棄重慶郵電大學,選擇西南石油大學的那些人,後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爲“

首先,談談我入學的時候遭遇了什麽吧。西南石油大學要新生填寫的家庭情況調查裏面,有一項是“是否是油田子女”。

從入學第一天,西南石油大學的學生們就被分成石油子弟和非石油子弟了。

其次談一談學校的境遇。

西南石油大學的根基是石油相關的專業(石工 儲運 海油),然而石油行業已經是夕陽行業了,無論學校怎麽努力洗腦宣傳石油與天然氣未來依然有許多潛力,但是相較于計算機、新能源這些新專業,甚至于生化環材農林這些專業,它已經沒有什麽生命力可言了。

而西南石油大學的處境也因此非常的尴尬了,它最優秀的教師們——無論是來自石工還是化工、來自機械還是材料、甚至來自是經濟或法律——的研究和成果都是圍著石油工業轉的,而尋覓新的研究方向,並且不落後于人,是很困難的。

所以,西南石油大學的排名和名氣很難有所突破。

再次談一談本科的教學,我不清楚其他專業的教學情況如何,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的教學總體來說配不上“一流學科”的名號,也可能是因爲名號是全憑同行襯托而得來的吧。

石油工程專業授課老師的教學水平和質量參差不齊,裏面有好幾個任意妄爲的老師(只知道吹自己多麽牛,正課也不講,不是上課只是來PUA和過嘴瘾),一部分擺爛的老師(照著ppt念都能卡殼,沒事就吹殼子),一部分水平一般的老師(能夠流利地念完ppt),一小部分教學中等偏上的老師(知道自己在講啥,知道重點是啥)和幾個教學yyds(重點突出,有自己的理解)的老師。

不幸的是,他們的教學水平和其職稱並無太大幹系,教授裏面有幾個教學令人發指的;

講師裏面也有授課水平高超,能夠讓人受益匪淺的。

更不幸的是,每一個班的每一門專業課的任課老師是固定的,你可以選這門課或者不選這門課,但不能選擇教這門課的其它老師(然而更不幸的是,這些課往往是必修)。

此外,石工院的課程特別多,特別雜,而且不深入,學出來感覺似乎“啥都會,可啥也不會”,考試的時候還很懵。

然後是西南石油大學(成都校區)的生活條件。

西南石油大學住宿條件很差:

一期宿舍(多數本科生的宿舍)是清水房,六人間,除了廁所,連地磚也沒有。

室內的熱水是當年因爲給留學生置辦冰箱提供舍內廚房條件而引起衆怒才安裝的。寢室23點熄燈斷電,一般會提前幾分鍾斷電,熄燈後網速也比較差,偶爾網絡也關斷。

不允許使用大功率電器(留學生除外),不允許購置大型桌椅(電腦椅也不行)。

寢室條件雖差,可是別人檢查衛生勤啊,兩周檢查一次。

學校內有一食堂及其上的吾星餐飲、二三食堂及其二樓的四五食堂以及三樓的百味園;

假設學校開啓側門,學生宿舍隔壁的正因村也是個好選擇。

一二三食堂是學校後勤公司辦的,價格相對穩定。

但一般說來,午餐起步也要6RMB以上(當然,你要是喝免費湯+拿白米飯,確實可以0花費),早晚餐如果要吃,且能忍受頓頓饅頭稀飯鹹菜雞蛋,花費會少于6rmb。

再談談其管理制度吧。它給人一種它不是大學而是高中的感覺。

西南石油大學請假手續十分繁瑣且不懂變通,即便是“口罩事件”前,同在一個城市,周末請假回家也要各種請示,還需家長同意函。

或許有人認爲這是爲學生安全著想,然而太過繁瑣的手續和輔導員們的不知變通表明這只是是甩鍋的措施罷了。

太勤去找輔導員請假回家會也會被多管閑事的輔導員批評。

西南石油大學還有查寢制度,目前是固定每周2+x次查寢。

此外,西南石油大學不允許第一至五學期外住,無論家有多近。

第六和七學期只允許少部分人因爲特殊原因外住,外住地必須同區。

所以,不建議希望周末回家的同學來到西南石油大學,以免與輔導員發生不愉快的沖突。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

我是2010年就讀學校的本科生(四川學生,以高當時一本線8分的成績—520分,當時真考砸了,理綜只考了182,平時水平230-250的水平,當時真的心不甘。這個分數高不成,低不就,後面志願直接就填了西南石油大學,就讀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後續因國家和學校相關政策,進去到首屆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就讀,那時候我們班上30個人,很慶幸自己當時的選擇),在本科期間,在社團聯合會認識了自己現在的妻子(她是油汽儲運專業,當時她的分數她是能去川大的—560多分,只是選擇專業可能不好),我們從大二相識,相知,一起鼓勵和共同努力,最後走到一起。

說偏了,說回本科時期,自己材料院當時確實是小院,但是身邊同學都是有種不服輸的精氣神,所以學習氣氛還是很好的,後面通過三個學院的篩選(材料院,理學院,還有個是應該是計算科院),總共30個同學組成的學校第一屆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當時周瑩老師算是我們的專業組建的元老功臣),當時我們因爲是新組建專業,什麽專業課程都在學,不該學的也在學,半導體物理,量子力學,固體物理等,我們大四畢業,正常學院其它專業的多學了大概35個學分,相當于多學了1.5學期的課程,你們可以想像下我們專業當時學得有多拼,在我腦海中,大二大三別人上課的時候,我們上課,別人沒課的時候,我們還在上課。

不過這也是我們第一屆同學爲學院積累了很多經驗,爲後面專業建設添磚加瓦,這個我們專業同學都很自豪的,因爲我們也算是這行業的最早一批學生了。

後面大四的時候,考研升學的同學也不在少數,5個同學簽約貝特瑞,還有其它sk半導體等。

總體來講,學校學習氛圍都是和濃厚的,因爲我去過川內的其它省屬高校同學那裏,他們的學習氛圍,我感覺確實沒有西油這裏濃厚(他們來過我們學校過,自己也是感覺這樣的)

不過我們學校同學的組織和領導能力這塊兒是比較不足的,這也是校領導一直反應的一個我們學校就業生在用人單位的特點(用人單位對我們學校學生的平價都是踏實肯幹,腳踏實地,但缺少組織領導魄力),所以這一塊應該是學校氛圍底蘊,還需要去強化和改變的。

大四時候,女生友和自己一起考研,她考上了自己本校儲運專業,但因爲家庭變故,經濟條件不允許,就選擇就業了(進去了成都周超的一個城市的城市燃氣行業),我自己則是本來考上蘭州大學的物理學院研究生(複試排名前1/4,沒有去)調劑自己學校研究生了(而且當時是西油這邊調劑還比蘭州大學複試時間靠前,其實就是想留人),因爲考慮了與女友的異地問題,後面還是選擇了2014年在校繼續就讀,研究生階段確實但是學院研發條件確實還不好(做锂電池材料研發),但是現在的研發條件和環境要改善不少了,我相信隨著學校的雙一流高校評選上後,資源和師資力量會越來越好,也會吸引到越來越多優質的同學,形成良好的學科建設發展望。

2017年畢業,當時簽約了比克電池,後面又簽約了一家成都的上市公司GBKJ,也是做锂電材料工作,比克電池的工作毀約了,還給了3500的毀約金,當時心疼了好久,後面還是慶幸自己沒去,因爲後面比克電池破産了。

最近換工作了,要去m市的一家上市公司Wanhuachem.,自覺很幸運選擇了西油,選擇了新能源材料專業,行業,在這個行業深耕;

我也相信以後母校會越來越好,材料院在周院的帶領下能突破,進入更高的一個level。

所以,覺得西油人身上,都有一種不服輸的,腳踏實地、勤懇奮發的精氣神,我也希望校領導能更重視學生各方面,全方面的發展。

最後,祝母校越來越好。

你們覺得呢

0 阅读:3

博學的小扒菜

簡介:帶你了解高校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