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發育跟同齡人差一大截,快學習這些方法,能讓娃快速“逆襲”

星淵說育兒 2024-05-16 10:18:35

雙胞胎中的弟弟冬冬,4個月的時候媽媽發現他的發育跟哥哥有些不同,在網上查了各種信息後,媽媽懷疑他可能是生長發育遲緩,于是帶著他來到了診所。

媽媽說,已經4個月的冬冬,想要把他拉坐起來,他的頭就會不自覺向後仰,而且他抓握比哥哥差很多,給他東西總是夠不到,即使塞到手裏,也抓不牢。

經過醫生診斷,發現冬冬的頭控能力其實沒有問題,表現出的後仰,跟家長的操作手法不規範有關。但冬冬的追視反應比較差、主動抓握能力不足、手眼協調差。

所以醫生建議給冬冬一方面加強視覺刺激——用手電包裹著紅布跟寶貝進行追視練習,促進寶寶視覺神經發育。

另一方面加強觸覺刺激,進行抓握練習——多用玩具去觸碰寶寶的手,用觸覺刺激寶寶主動抓握,增被動式抓握練習,逐步引導寶寶主動抓握。

嬰兒出生頭半年,是大腦迅速發育的時期,6個月腦重量比出生時增加一倍,也是感知覺神經髓鞘化發展最快的時期,所以建議這時候家長們可以多但對寶寶做一些早期綜合訓練,這樣可以明顯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尤其是像冬冬這種發育有些遲緩,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發育落後的孩子,在出生的頭半年早期綜合訓練對他們的幫助很大。

早期綜合訓練有哪些?

早期綜合訓練的主要內容包括視覺、聽覺、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的鍛煉,對于不同的孩子側重點會有所不同,醫生也會根據孩子的情況制定幹預方案。

視覺是認知的最重要的器官視覺發育有關鍵期,視覺刺激對視覺的發育非常重要。視覺在出生後頭半年發展迅速。在臨床工作中,我們發現,如果家長在生後頭幾個月不重視經常和小寶寶對視,這些嬰兒注視人的能力比較差。

聽覺發育較早,在妊娠末3個月的胎兒就有聽覺。確定聲音的方位在出生後頭六個月內進步很快。小嬰兒是否經常咿呀發聲,與父母親予以關注的多少有關。

父母親如果在聽見嬰兒發聲的時候,模仿他的聲音或與他的語聲回應,嬰兒學說話的興趣就會增高,如果父母不理會,可能抑制嬰兒發聲的次數,而且會造成長遠的不利影響。

觸覺在出生時已經相當發達,嬰兒認識周圍的世界,通過觸覺遠遠多于其他感覺。父母通過摟抱、按摩等的觸覺刺激,比其他感覺更容易傳入小嬰兒的腦部,提供了嬰兒身心健全發展的最佳機會。

本體感覺又稱深部感覺,包括位置覺、運動覺和震顫覺的深部感受器,深部感覺傳導通路除傳導深部感覺外,還傳導精細觸覺。在運動時,通過本體感覺傳導通路將信息傳導到大腦的有關部分,促進大腦突觸的篩選和強化。

前庭覺和觸覺一樣是最早發育的,前庭覺在智能發展和神經系統中占重要的地位。平衡刺激能令嬰兒舒服,在統合其他感覺和運動方面具有關鍵性的作用,也會影響到更高層次的情緒發展和認知能力。

父母在家裏怎樣做早期綜合訓練?

早期綜合訓練的目的是促進孩子發育,當孩子不配合的時候優先安撫,選擇另外的時間進行,而非強制性完成一套鍛煉。最重要的是引出主動運動,而非被動灌輸。

早期綜合訓練的時間最好在奶後半小時及以上的覺醒狀態下進行,地點可以是地墊上、稍硬一些的床上。還有一些練習是不限制地點的,隨時隨地都能做,比如手功能的鍛煉。

具體做法看下圖:

這些內容無需一次性全部做完,至于做多長時間,依據孩子的狀態而定。狀態好就多做會兒,狀態不好就休息。

快快在家給孩子鍛煉起來吧!

0 阅读:8

星淵說育兒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