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窮途末路,孫權卻大方借出荊州,關鍵其實在曹操

樂觀的清風拂柳 2024-05-03 22:04:27

在三國爭霸的過程中,土地是最爲重要的資源,曹操正是憑借占有了兖州、豫州、冀州、並州、青州、徐州之地的優勢,才能在和孫劉對決中占有有利地位。

然而奇怪的是,赤壁戰後,孫吳費盡財力物力才從曹操手中奪得荊州,卻轉手送給了窮途末路的劉備,這是爲何呢?

孫權其實有不得已的苦衷。

首先,周瑜英年早逝,讓孫吳失去了向西發展的機會。

周瑜可能是東吳唯一可以和曹操掰腕子的軍事將領,他以區區三萬水師力敵曹操二十萬大軍,談笑間讓曹操一統天下的美夢破碎,之後又和劉備聯合攻占了荊州南部的軍事要地江陵。

此時的劉備,被局限于長江以南偏遠的荊州四郡,很難有所作爲。

按照周瑜的規劃,他將率軍直搗西川,攻取益州,收服張魯,然後聯合涼州的馬超,多路進攻,直搗曹魏腹地。

很可惜,周瑜來不及施展抱負就病逝于巴丘,當時的東吳沒有一位軍事將領有能力來接替周瑜的位置,計劃只能擱淺。

其次,曹操率領大軍,四越巢湖,給孫權很大的壓力。

曹操雖然在赤壁戰敗,但是他仍然擁有強大的軍力,稍事休息他就揮軍南下,直指健康。

建康背後是三吳,這是孫權的經濟腹地,是不容有失的。

這一來孫權就得聚集兵力,全力抗曹,上遊荊州的兵力也被他抽調到前線,防守非常薄弱。

最後,魯肅的穿針引線。

魯肅是孫劉聯盟的促成者,他非常明白無論是孫權也好劉備也罷,都無法單獨和曹操相抗衡,只有兩家聯合起來,才能扭轉不利形勢,因此極力贊成孫權把荊州借給劉備。

孫權也清楚,曹操極有可能會從荊州南下報赤壁戰敗之仇,而孫吳無法在巢湖一線和荊州兩地同時設防,他需要借助劉備的力量來守荊州,萬不得已只能借出荊州。

當然也不是白借的,孫權在劉備的長沙郡裏挖走了浏陽、漢昌、下隽三縣,組成漢昌郡,讓魯肅在此設防。這等于是在劉備眼皮底下安插了一顆釘子,讓他不敢輕舉妄動。

另外,孫權還要求劉備借道桂陽,讓他派遣大將步骘帶領一支奇兵前往交州。

當時占領交州的是吳巨,是劉備曾經想要投奔的對象。也許劉備曾經穿針引線,讓步骘得以進入吳巨的地盤,以換取孫權的信任。

最後步骘順利攻占了交州,劉備也得到了夢寐以求的荊州,算是實現了利益交換。

當然,兩個各懷異心的人之間的合作是注定無法長久的。

曹操早就看透了一切,他對劉備是必欲除之而後快,絕無妥協的余地,對孫權則是又打又拉,這一策略在關羽攻襄樊威震華夏時發揮了巨大的成效。

0 阅读:1

樂觀的清風拂柳

簡介:文史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