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貴風景郵票1963年特57黃山,放大看,印刷和現在一樣差

泡椒雪梨 2024-04-11 14:03:16

中國郵政1963年10月15日發行的“特57-黃山”郵票,被集郵者譽爲新中國最美的風景郵票,全套16枚均是采用雕刻版影寫版雙重印刷,在手工刻版的年代,如此大的套票非常難能可貴。

全套郵票面值2.1元,在當時並不算便宜,加之套票發行量只有100萬套,能夠完好保存下來非常少,全品的成交價更是達到了1.8萬元,是新中國最貴的風景郵票。

隨著技術的發展,郵票印刷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不過編年號郵票一直被人诟病的是印刷粗糙,那麽作爲巅峰之作1963年黃山郵票真有那麽完美嗎?

放大特57黃山郵票,其實也可以看出存在一些印刷問題:

一、影寫版與雕刻版套色不准確:雕刻線條與顔色輪廓不能重合,存在偏移的情況。

套色偏移是編年號郵票的重災區,這種情況會導致畫面模糊。

雕刻線條的偏移更是讓郵票失去了立體感,看上去如同質壁分離,欣賞性大打折扣。

當然,在編年號郵票中,也有部分保持著較高的准確性,加上設計出彩,整體水平不比黃山差。

二、雕刻線條存在斷續: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油墨附著不好,也可能是刻板本身存在問題。

三、影寫版多色套印不准:影寫版由多種顔色先後印制完成,套色不准會導致顔色重疊或分離。

從以上三點可以看出,特57黃山郵票也並非完美,所謂巅峰之作的郵票也存在著如今常見的印刷問題,並非編年號才開始。

不過特57黃山郵票能夠封神也並非全部因爲經濟價值,首先設計和印刷在配合上足夠用心,以上細節中存在的問題在當時就被制作方考慮在內,所以每一枚都是一種相近的主題色,即使影寫版套色不准,邊界上也不會很明顯。

其次,文字全部采用雕刻版印刷,彌補了影寫版在較細筆畫處模糊的缺點,清晰准確。

最後是影寫版和雕刻版的完美配合,雕刻版的清晰線條用于近景輪廓和陰影的填充,影寫版天然的模糊感用于遠景的刻畫,自然形成郵票上的淺景深效果,在有限的條件下讓兩種印刷方式發揮出了最大的優點。

特57黃山郵票的經典,是制作團隊精益求精的結果,加之郵票在當時並非全部用于收藏,16枚大全套更是讓收集的過程充滿了挑戰性和趣味性。

集郵,有一半都在集字,每一枚得之不易的郵票背後,都有愛好者不一樣的人生經曆,16枚就是16個故事,也許能讓它成爲經典的,正是這些故事。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