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劍旗:“我要讓美國的飛機變成一堆廢鐵”,20年後他做到了

唠叨的三哥 2024-05-14 12:26:54

1999年,以美國爲首的B2轟炸機炸毀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三名中國記者當場身亡。此事一經曝光,瞬間激起國內的群情激憤。美國的肆意妄爲,是對當時的中國遠壓制和警告。但三名烈士的英魂應該何以告慰,其中一位名叫吳劍旗的年輕人憤怒地說道:“我要讓美國的飛機變成一堆廢鐵”。這位青年憑借什麽立下了如此豪言呢?最終又真的兌現承諾了嗎?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位正義之士——吳劍旗的故事。

吳劍旗的經曆

吳劍旗1966年出生于江蘇省無錫市的一個軍人家庭。父親身爲一名軍人,常常會因工作上的調動來回奔走,就在小劍旗四歲那年,組織上將父親調往四川泸州任職,一家人也隨之來到這裏。泸州至此成爲了童年小劍旗的第二故鄉。這裏沒有家鄉富庶,貪玩的小劍旗在這裏無法買到自己喜愛的玩具,但聰明懂事的小劍旗很快找到了解決辦法,那就是自己動手制作玩具。慢慢地,小劍旗的動手能力越來越強,只要能找到制作玩具的原材料,就沒有他做不出來的。

雖說小男孩一向貪玩,但是生長在軍隊中的小劍旗還是和同齡人有許多不同之處。父親的言傳身教,加上長期跟隨軍隊生活,被耳濡目染的小劍旗早已將愛國主義的思想根植于心。在上學期間,老師問道同學們長大後想做什麽,吳劍旗第一個站起來說,我想做一名科學家,用科技的力量報答我們的祖國。

年幼的小劍旗絕不是隨口一說,他深知理想是需要付諸實踐的,所以在學習上十分勤奮努力,這也是他對理想最好的诠釋。長此以往,小劍旗的成績自然在班裏名列前茅。到了1983年的高考,不出所料,吳劍旗以泸州市前三名的好成績考上了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天,他在心裏激勵著自己,離科技報國的理想又進了一步。

自小熱愛科學技術的吳劍旗,在大學期間選擇進入無線電工程系學習。但本科階段所學到的知識還處于較爲淺顯的階段,並不能滿足他對于更深層次知識的探索,所以四年之後順利畢業的吳劍旗選擇繼續深造,並成功考入了電子科技大學,攻讀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三年之後,學有所成的吳劍旗被直接分配到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八研究所總體部工作,任雷達電訊總體負責人、助理工程師,這也是他得以大展宏圖的地方。

爲中華崛起而奮鬥

1990年,當時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吳劍旗就經曆了令全世界爲之震撼的海灣戰爭,而這次戰爭也徹底改變了全世界對于戰爭模式的傳統設想。美軍對戰伊拉克的戰鬥中展示了自身所具備的最爲先進的空中作戰武器。

其中F117隱形轟炸機的出動讓這場戰爭瞬間從勢均力敵變成了“碾壓戰”,因爲這架飛機擁有著當時最爲先進的科技,比如配備了激光制導炸彈,精度極高,幾乎一顆炸彈就能將一個工事炸出一個大洞,並且其外觀充滿了科技感,仿佛是從科幻電影中走出來的戰機,更可怕的是這種戰鬥機可以屏蔽掉任何雷達,當F117在伊拉克上空作戰時,伊方的雷達根本監測不到,只能對著空中一通亂射,伊拉克在F117面前宛若待宰的羔羊一般。。

除了F117這種戰鬥機以外,F15、F16戰鬥機、A10攻擊機、F111轟炸機也在這場戰鬥中悉數登場。在海灣戰爭中,美軍B52轟炸機的真身也第一次在全世界面前亮相,除了具備恐怖的載彈量,B52還是當時唯一能夠發射巡航導彈的轟炸機,意味著美國已經擁有了軍艦和B52兩種遠程武器。正是由于我們在海灣戰爭中見識到了美國展現出的超強軍事科技實力,從而直接導致我國的國防建設從“刀槍入庫、馬放南山”轉變爲“暴兵式”發展。

美國的霸權主義已經刻在了到國家的基因當中,我們唯有提高自身的軍事實力,才能保障我國國民的安全。因爲美國在當時所擁有的隱形轟炸機沒有任何國家的雷達可以監測到,這就代表美國坐擁著一個無人能敵的高科技武器,誰要是不聽話,他們完全可以發動這個武器,而對方完全沒有招架的余地。這對全世界的和平都構成了威脅,爲了打破美國在高科技武器上的壟斷,我們國家開始逐步加強在國防建設上的投入。

此時正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任職的吳劍旗感受到了祖國的召喚,接受了組織自上而下發出的反隱身雷達技術的攻克任務,再加上吳劍旗當時所從事的研究也是飛機雷達的監測,這個重擔就落在了吳劍旗和他的團隊身上。

這時的國際社會也在醞釀著一場劇變,許多國家包括中國已經嗅到了蘇聯將要解體的消息,吳劍旗此時明白,蘇聯一旦解體,世界上就沒有第二個國家可以制衡美國了,中國必須迅速強大起來,留給吳劍旗的時間不多了。

隨後,吳劍旗很快帶領自己的團隊投入到了飛機雷達的監測中,但就在吳劍旗投身研究的過程中。美國的一個震驚世界的舉動徹底激怒了我國民衆。1999年,以美國爲首的北約組織發動B2轟炸機向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投射了一枚炸彈,造成我國三名記者當場身亡。這完全是美國惡意發動的攻擊,是對中國的挑釁,更是對中國公民生命的蔑視。

此事一經曝光,就在國內引起了軒然大波,大學生和民衆自發地到美國大使館門前進行抗議活動,反美情緒一度達到巅峰。正在工作的吳劍旗得知這個消息後,痛惜之情難以言表,看著電視上美國B2轟炸機在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留下的累累惡行,他咬牙切齒地說道,我要讓美國的飛機變成一堆廢鐵,他將一腔憤恨之情轉化到了反隱身的計劃中。

要讓美國的飛機對中國不再構成威脅,唯一可以防禦它們的就是雷達系統。當時我國雷達系統面臨的主要困難有很多,比如檢測系統仰角低、盲區大、探測覆蓋不延續、無法准確測高等等一系列問題。科學研究從來都不是一氣呵成的詩歌散文,也不是一個靈感就可解出的數學公式,而是需要經過常年累月的堅持和無數次失敗的試驗,才能壘砌出的一點點成果。

這時已經投身反隱身雷達領域將近八年的吳劍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同胞在異國被美軍飛機奪去了鮮活的生命,唯有加強國家的軍事力量,爲中國人民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才是告慰英魂最好的方式。

于是吳劍旗下定決心要研制出可以監測到美國以F117爲首的所有隱形轟炸機,這是吳劍旗給自己下發的指令,更是抗在他肩上不可卸下的重任。就在他准備頂住壓力,砥砺前行的時候,他所堅持的米波雷達研究方向與當時國內的主要的微波雷達研究方向産生了分歧。

一向用行動說話的吳劍旗用事實向質疑他的人展現出米波雷達的優勢。經過嚴密的試驗證明,逐漸被淘汰的米波雷達反而在探測美國隱形飛機上,比新型的微波雷達更具精確性和有效性。在確定了自己的觀點無誤之後,他開始詳細填寫一系列的申請書,並鄭重地提交給了國家,擬成立米波雷達研究的項目。

在經過國家的嚴格審核之後,他的這份構思缜密、份量極重的項目書通過了申請,隨即他便帶領自己的團隊展開米波雷達的系統研究。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了十多年的苦心造詣,2012年,吳劍旗完成了反隱身米波雷達的第一個階段性項目——一級定型工作。這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項目,而是有力證明了我國已經具備了監測隱身戰機的技術,並且這項技術也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

2013年吳劍旗團隊乘勝追擊,成功利用自主研發的米波雷達系統監測到了美國F22轟戰機在中國南海上空的身影。隱身飛機一旦被發現也就意味著毀滅,這是吳劍旗兌現承諾的時刻,美軍飛機在中國南海上的蓄意挑釁,試圖索取我國情報,那麽我們就讓他無處遁逃,吳劍旗懷揣著堅守國家、科技報國的信念爲國家築起一道道防線。

我國的科學家們之所以在軍事科研的道路上不知疲憊,不惜奉獻出自己寶貴的青春和一生。是因爲他們對這份職業的熱愛,更是對國家的忠誠執守。國防建設的重要性已經直接影響到了國家人民的生命安全,不論是1999年北約轟炸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還是2001年美國蓄意撞擊我國王偉飛行員所駕駛的殲7戰機,這都是美國單邊主義下的霸道行徑。

吳劍旗等科學家用永不言棄的精神推動科技力量助力國防,讓別有用心的國家聞風喪膽,再也不敢肆意妄爲。英雄已逝去,如今盛世如他們所願。但武器的加強永遠不會成爲中國主動出擊的籌碼,因爲世界和平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心願,更是中國自古以來一直秉持的理念。

3 阅读: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