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京中考:體育權重大增

體育産業生態圈 2024-03-22 11:43:49

 

2024年,北京中考體育的量級與地位,再一次得到了全面提升。

在考試的指揮棒之下,最重要的目的是幫助青少年擁有更好的身體素質。在這個過程中,與中考體育相關的教培、體育用品消費與場館服務等行業,是否也會迎來新的機遇?

文 / 劉金濤

編 / 尹航

3月19日,北京市教委發布《關于做好2024年北京市高級中等學校考試招生工作的意見》指出,中考錄取總成績滿分爲670分,計入成績的統考科目爲語文、數學、外語、道德與法治、物理、體育與健康、曆史、地理、化學和生物。其中,曆史、地理兩門中選擇成績高的一門計入錄取總成績,化學、生物中選擇成績高的一門計入錄取總成績。錄取總成績滿分爲670分,比往年提高10分,主要源于體育與健康科目由過去增加了10分。調整後,中考體育總分值爲50分,其中現場考試30分,過程性考核20分。此外,考試也由「8選3」調整成了「22選4」,新增跳繩、立定跳遠、乒乓球、羽毛球、體操、武術、100米遊泳等17個自選項目。

具體來看,中考體育現場考試采取分類限選的方式,設置了4類22項考試內容。其中,素質項目Ⅰ爲必選,包括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2項,占8分。其余三類爲可選項目,考生可在每類中自主選擇1項。素質項目Ⅱ占8分,在原有的男生引體向上、女生仰臥起坐、男女生實心球3項基礎上,新增了男生雙杠臂屈伸,女生斜身引體,男女生1分鍾跳繩、原地縱跳摸高、立定跳遠5項,共8項。

運動能力Ⅰ占8分,除原有的足球(運球和射門)、籃球(運球和投籃)、排球(發球和墊球)「三大球」外,新增了乒乓球(發球和左推右攻)、羽毛球(發高遠球和正反手挑球)「兩小球」,共5項可選。運動能力Ⅱ則占6分,包括體操(男生雙杠組合、技巧組合,女生雙杠組合、技巧組合),武術(健身長拳套路、健身南拳套路),100米遊泳,共7項。值得一提的是,該7項全部爲新增項目。

中考體育現場考試評分標准結合項目不同特點,分爲計時類、計數類、測距類、計分類和打分類。其中,男女生中長跑滿分標准分別調整爲4分05秒和3分55秒。據北京市教委消息,評分標准的制定總體按照「達到良好即滿分」的原則,科學調整原有項目標准,完善新增項目標准,增健康、增快樂,學生只要認真參與體育鍛煉就能達到良好的效果。這樣的理念同樣會延續到2025年,屆時北京中考將迎來更大調整。據2023年9月發布的《關于深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改革的實施意見》,2025年新中考改革中,計分的考試科目由此前的10門減至6門:道德與法治、語文、數學、外語、物理、體育與健康,成績以分數呈現,用于畢業和升學,其中道德與法治由閉卷調整爲開卷。其余曆史、地理、化學、生物等其他4門不再作爲計分科目,而是作爲考查科目,實行按等級呈現成績。分值上,體育與健康分值爲70分,其中現場考試分值30分、過程性考核40分,按照《北京市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考核評價方案》分步實施,此次改革從23年9月升入八年級的學生起開始施行,2025年迎來首考。至此,體育正式成爲中考六大計分科目之一。

「眼下,24年中考體育新增了10分,且難度並不算大,一定會激勵學生們去努力拿滿分,這對于家長們來說同樣重要。」來自東城區某中學的體育老師董博向氪體分析道。「分數的差距可能不會在道德與法治這樣的開卷考試裏,需要攻克的就是四大科目和體育,看上去考試壓力可能小了,但是對于中考這樣的選拔性考試而言,可能更具挑戰性。」朝陽區的初一學生家長劉周鑫表示,「考試的區分度下降了。原本差10分的兩個孩子,現在可能只差5分。」實際上,考試難度下降的實際情況可能更令家長們驚訝,有些孩子甚至能拿到接近滿分。以2022年「雙減」後首次中考爲例,據市教育考試院發布的一分一段表,海澱區655分以上(滿分660分)有517人,全區前2000名的入口卡在了651分,這意味著前兩千名考生的總分只丟了9分,全市中考成績整體較去年大幅拔高。

雖然北京中考由于鎖區原則,各區之間的成績對比不具備參考性,但從考試難度降低的角度來講,中考體育分值的重要性在不斷上升。「到了2025年,新規下的體育是70分,但對比中考總分從670分調整爲530分,體育的這70分所占的權重是增加的。」董博說道。

對于中學考試和教學而言,體育的重要性實實在在的提升了。可以說,校園體育運動的觀念將進一步加強,家長、學生、學校也將對運動有更大的需求,包括教培、營地、運動裝備以及體育場在內的青少年運動消費市場,無疑將迎來更多機遇。的確,當中考體育改革大刀闊斧,針對考試項目的中考體育培訓,也順勢成爲了當下的大熱。「中考體育培訓近幾年很火熱,以前都是面向體育特長生,現在大部分都是普通孩子,」來自雲南易門一中的體育教師張瀚告訴氪體,「這是一個持續多年的練習,比語數外的戰線更長,所以家長們的態度都比較積極。」雲南是最早提升中考體育分值的地區之一。

早在2019年12月,雲南省教育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考體育與語文、數學、英語並列100分」一度登上熱搜。尤其是隨著考試科目的增多,僅僅依靠校內的練習並不能完全滿足學生們的考試要求,「場外指導」變得愈發重要。「培訓的老師會一步一步地分析孩子的跑步姿勢,告訴孩子跑步的竅門,最重要的是能陪伴他慢慢成長,並給予鼓勵,」報名過中考培訓班的家長安國軍告訴氪體,「體育想拿滿分就得多練,但需要正確、高效的練,我們不專業也沒空,還很難陪著孩子一起跑。」對中考拿分的焦慮,就是家長們最大的助推器。

在此前的文章中,躍動創始人、理事長李勝席向氪體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現在很多體育中考培訓機構把精力都用在了做營銷上,努力去迎合應試教育家長焦慮的心態,這並不利于培養真正的體育人口。」不過,從社會教育培訓的角度講,只要是解決了市場需求的商業模式都值得認可,行業的未來有望在監管之下走向正規化。

北京中考體育改革能否覆蓋到全國,以及何時在更多地區推進,目前來看還有待觀察。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小學人群的體育環境正在改變,K12體育消費的未來,也會因校園體育而迎來新格局。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數據顯示,2023年末,全國0—15歲人口爲24789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7.6%。這其中包括著龐大的學齡人群,在體教融合、體回歸教的過程中,不僅是體育課不再被占,體育消費也在不斷的下沉,在更多地方開花結果。

據CBME《2022中國童裝童鞋未來消費新趨勢報告》顯示,2021年我國童裝行業市場規模爲2869億元,預計2025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738億元,在這樣接近五千億的市場規模之下,運動品牌、裝備制造商們,正迎接著他們的星辰大海。

更重要的是,中考改革也在助力新一代體育人口的增長。那些自小參與運動鍛煉的孩子們,更容易養成運動終身運動的習慣,影響著校園體育、職業體育和體育行業的種種,對體育産業邁入新的曆史階段有著深刻影響。

0 阅读:48

體育産業生態圈

簡介:體育産業生態圈,打造體育商業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