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種肉蛋奶千萬別吃!吃多了不補鈣還招惹癌細胞

從寒說健康 2024-05-05 01:37:07

衆所周知,要想讓抗癌治療更順利,身體恢複得更好,蛋白質、鈣等營養素的攝入是必不可少的。

在這種情況下,肉蛋奶就成爲了很多姐妹的首選項。

但是你知道嗎?有些“肉蛋奶”並不是健康的,還會影響我們的康複。

01 這些肉蛋奶要小心

1.加工肉

加工肉就是指經過二次加工的肉,比如像是香腸、培根、臘肉、火腿等。之前,美國癌症研究所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就將加工肉肉制品作爲1級致癌物寫進指南。

而在加工過程中,添加的硝酸鹽、亞硝酸鹽等,也是致癌物質。這些物質在人體內部可能會轉化爲亞硝胺類化合物,而後者已被明確歸類爲潛在的致癌物。亞硝胺類物質的存在,不僅可能誘發細胞變異,還可能加劇患者的病情,增加健康風險。

延伸知識點:

羊肉魚肉是發物?互助君的答案是:《》

2.沒煮熟的蛋

生雞蛋含有的蛋白酶抑制劑會阻礙蛋白質的有效吸收,生食狀態下僅能吸收其中約55%的蛋白質,遠低于水煮蛋高達91%的吸收率。而半熟的溏心蛋,因加熱不足、烹饪時間短,蛋白質結構未能充分水解,反而降低了吸收效率。

更令人擔憂的是,生或半熟雞蛋可能存在沙門氏菌汙染風險,引發腹瀉、嘔吐等食物中毒症狀。

大家如果一定要吃溏心蛋,建議在正規商超,購買有明確標識的“可生食雞蛋”。這種雞蛋必須低溫保存,同時記得留意生産日期。更多雞蛋的內容大家可以點擊《》

3. 含乳飲料

含乳飲料、牛奶風味飲料等真正意義上都不算是牛奶,市面上一些所謂的含乳飲料,實質上主要由水、糖、少量牛奶以及色素、香精、增稠劑等食品添加劑構成,其蛋白質與鈣質含量遠不及純牛奶。

並且這類飲料中的糖分多爲遊離蔗糖,除提供甜味外,對健康並無顯著益處。

知道了哪些“肉蛋奶”要避坑,那日常來說我們該怎麽補充肉蛋奶呢?咱們拆分來講講吧!

02 常見的五種肉要怎麽吃?

1、雞肉

跟雞肉有關的傳言裏,要屬“十年雞頭勝砒霜”這一諺語最經久不衰,實際上卻是經不起推敲的——雞進食後,食物經由腸胃吸收進入血液,退一萬步來講,即便裏邊真有毒,那也需要通過肝腎進行代謝,不會積累至雞頭。話說回來,喜歡吃雞頭的人畢竟是少數,大多數患者關心的還是口感細嫩、價格實惠的雞肉,以及別具風味的雞皮和雞內髒。

雞肉屬于高蛋白、低脂肪的優質代表,雞皮的膠原蛋白不少,雞肝則富含維生素A,每個部位的口感也各有特色,乳腺癌患者根據自身喜好和體質適當吃些,好處不言而喻。以術後食欲不振的乳腺癌患者爲例,酸辣可口的涼拌雞絲就能幫助打開味蕾。

2、羊肉

多數患者對于羊肉的糾結點,幾乎都聚焦在是否容易“上火”的層面。因爲不少人在吃完羊肉後,會出現身體燥熱、口渴的症狀,所以民間也有喝羊湯驅寒的說法。

但從成分上來講,吃豬肉也能起到讓身體暖起來的效果——蛋白質在消化過程中會産生“食物熱效應”,增加身體的散熱,鐵的攝入又有利于改善缺鐵性貧血所導致的手腳冰涼。只不過,相對其他肉類,羊肉的鐵含量稍高一些,“驅寒”感會更強,硬要說“上火”似乎也說得過去。

但乳腺癌姐妹要是因爲這點就對羊肉避之不及,那可不值當。還是那句話,在不存在口腔潰瘍的情況下,咱完全可以適量吃些以清淡方式烹煮的羊肉(以瘦肉部分爲主),同時少吃羊雜、少喝羊湯,吃得滿足、營養均衡,身體恢複得會更好。

3、鵝肉

要論鵝肉是怎麽被劃分進“發物“範疇的,還得從朱元璋殺徐達的典故說起:朱元璋想殺徐達已久,卻苦于沒有正當理由,只好逮著徐達生瘡的機會,賜其鵝肉,結果沒過多久,徐達還真就身亡了。

是不是有鼻子有眼的?

可它只是來源于小說,並無正史佐證,更無現代化權威數據的支持,當成茶余飯後的消遣聽聽就算了,還是多關心關心鵝肉的營養價值更好。與鴨肉相比,鵝肉的蛋白質含量那可是具備絕對優勢,又有低膽固醇的加持,妥妥的好吸收、好消化,十分適合身體虛弱急需營養補充的乳腺癌姐妹。

4、牛肉

作爲紅肉典型代表的牛肉,爲乳腺癌姐妹所擔憂的一點,無非還是“紅肉致癌論”。起因是有研究表明,過多攝入紅肉會增加腫瘤的患病率,其原因可能與紅肉中富含飽和脂肪酸和血紅素鐵有關[1]。

劃重點:過、多、攝、入。

意思是不推薦咱大吃特吃,適當吃、少量吃都是沒問題的。

要知道,牛肉可是蛋白質含量高達20%的厲害角色,鐵含量也不少,口感更沒話說,若乳腺癌姐妹還是有所顧慮,也可從烹饪方式入手,盡量蒸、煮、炖,像番茄燴牛腩、牛肉炖蘿蔔都是不錯的選擇。

5、豬肉

相較于前面4種肉,大家對“國民肉”豬肉的忌憚明顯要小許多,卻也沒少聽聞“豬肉是癌症催化劑”的驚人傳言,主要原因還是上面提到的“紅肉致癌論”,其跟牛肉的處境並無區別。但要跟牛肉的營養價值對比,豬肉絕對是有優勢的。

同等重量下,瘦豬肉的維生素B1含量是牛肉的4倍多,100克瘦豬肉中的維生素B1含量在0.5毫克左右,100克瘦牛肉的維生素B1含量則不到0.1毫克[2]。

根據中日友好醫院主任醫師孔維萍的介紹,維生素B1又被稱爲精神性的維生素,對神經組織和精神狀態有良好調節作用

豬肝更是富含維生素A和微量元素鐵,是性價比很高的補血佳品

延伸知識點:

《》

03 雞蛋、鵝蛋、鴨蛋怎麽選?

1.雞蛋

一個雞蛋重量約爲50g,其中蛋白質的含量爲7g,富含維生素、卵磷脂、膽固醇、礦物質(如鐵、鈣、鉀、硒等)、糖類以及人體必須的8種氨基酸,且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的生理需要十分適配,因此極易被機體吸收,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可謂是人體的“理想營養庫”。

根據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2022年)的推薦,蛋類的營養價值較高,推薦每天1個雞蛋(相當于50g左右)。但存在高膽固醇血症的乳腺癌患者應注意減少雞蛋的攝入量。

2.鵝蛋

鵝蛋的體積是雞蛋的4~5倍,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人體必須氨基酸,其蛋白質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能起到潤澤皮膚、保護和修複人體細胞的作用。

同時鵝蛋還含有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蛋黃中含有較多脂肪,如卵磷脂、磷脂,有助于神經系統的發育,能夠健腦益智。另外,鵝蛋性溫,能夠防寒保暖,提高身體免疫力。

但由于鵝蛋中含有一種堿性物質,可能對內髒有一定損害,因此內髒損傷者不要食用。

3.鴨蛋

鴨蛋的蛋白質含量與雞蛋差不多,同樣也富含磷脂、維生素(尤其是B族維生素)、礦物質,其中鐵和鈣的含量更爲豐富,在血蛋白、細胞色素及各種酶的合成過程中起重要作用,有利于人體的生長發育,還可預防貧血。

同時鴨蛋的膽固醇含量較雞蛋低一些,卵磷脂含量則比雞蛋高一些。另外,鴨蛋性涼,不僅能清肺去火氣,還可消除疲勞,滋陰補血,提高身體免疫力。

互助君補充:

鹹鴨蛋鹽分較高,多吃容易導致水腫,還可能會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偶爾食用即可,不可多食。

4.鹌鹑蛋

鹌鹑蛋被譽爲“動物界的人參”,營養價值高,與雞蛋相比,其蛋白質含量高30%,維生素B1、B2含量高20%和83%,鐵的含量高46.1%,卵磷脂則比雞蛋高5.6倍,有助于健腦,含有蘆丁,可降血壓。

同時,鹌鹑蛋氨基酸種類齊全且含量豐富,膽固醇則較雞蛋低1/3左右,體積小,3個鹌鹑蛋的營養含量才等同于1個雞蛋,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但其個頭小,很容易不知不覺攝入過多,偶爾食用或者每天吃3~6個較爲合適,合並有腦血管疾病的乳腺癌患者不宜多食。

04 各種奶怎麽選?

先看這個營養表格,大家能比較直觀的看到各種奶的營養組成: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更新後特別強調“多吃奶類”,並增加了奶制品的推薦攝入量,從之前的“每天300g液態奶”提高到“奶及奶制品300-500g”。

互助君也在這裏爲大家列舉了一些不同時期的患者怎麽選“奶”的攻略,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術後或化療期間的患者

若進食較少,可選用高營養的牦牛奶和水牛奶。

康複期患者

爲補充鈣、蛋白質,可以選擇價格較低的牛奶或羊奶,但更推薦飲用低脂奶或脫脂奶。

對牛奶過敏的患者或體弱者

可選擇駱駝奶、羊奶、植物奶、舒化奶。

■ 若想獲得與牛奶相似的蛋白質,則可選擇豆奶,它的蛋白含量高,且氨基酸種類齊全;

■ 若關注熱量高低,可以選擇杏仁奶;

■ 若關注脂肪攝入,可選擇脂肪含量較低的燕麥奶。

溫馨提醒:文章旨在傳遞疾病知識,不作爲診療方案推薦及醫療依據。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任編輯:覓健互助君

0 阅读:19

從寒說健康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