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妝老大“換人了”:來自浙江杭州,領先上海家化超過23億元

新潮超超 2024-05-09 05:32:31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化妝品消費市場,僅次于美國。去年化妝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1%至4142億元;2024年1-3月化妝品零售總額爲1086億元,同比增長3.4%。【注:化妝品可分爲美妝和個護兩大類,其中美妝類包括護膚、彩妝、香水,個護類可細分爲頭發護理、身體護理、口腔護理、嬰幼兒護理】

近年來,本土品牌發展迅猛,2023年不僅是零售總額再創新高,國貨美妝品牌的市場份額也首次超越國際品牌,相關數據顯示,2023年國貨美妝市場份額達到50.4%。國貨美妝上市企業迎來了新的競爭格局。

2022年底登陸資本市場的上美股份,是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國貨美妝企業,旗下擁有韓束、一葉子、紅色小象三大核心品牌,以及肌能、安彌兒、極方、newpage一頁、安敏優等品牌,涵蓋大衆護膚、洗護個護、母嬰用品、彩妝等領域。

去年營收首次突破40億元,其中,韓束營收同比增長143.8%至30.90億元,占總營收的73.7%,位居國貨美妝第一陣營。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全力押注短視頻平台,去年線上渠道營收同比增長78.9%至35.87億元,其中線上自營營收同比增長174%至29.09億元,收入占比一舉從去年同期的39.6%提升至69.4%。

水羊股份“增利不增收”,營收同比下降4.86%至44.93億元,連續兩年出現下滑,淨利潤則同比大漲135.42%至2.94億元。這家企業成立于06年,現已形成2+2+n的品牌矩陣,第一個2指的是禦泥坊和2022年7月收購的法國高端護膚品牌伊菲丹EDB,第二個2是大水滴、小迷糊,n包含VAA、禦、HPH等新銳品牌。

貝泰妮則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淨利潤縮水28.02%。在主品牌薇諾娜營收占比超過90%之際,公司依然沒有找到第二增長曲線,被寄予厚望的薇諾娜baby目前體量依然較小。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公司研發投入達到3.35億元,占營收比例升至6.07%,位于雲南昆明高新區、投資超4億元的貝泰妮新中央工廠建成投産。

連續多年居于榜首的上海家化退居第二,營收同比減少7.16%至65.98億元。這家第一家上市的本土美妝日化企業,誕生迄今已有126年曆史,旗下擁有佰草集、玉澤、高夫、美加淨、典萃、雙妹、啓初、湯美星、六神、家安等品牌。截至去年底,現存專櫃及門店數合計574家。

2023年,上海家化護膚品類營收19.94億元,同比增長0.98%,是所有品類中唯一實現營收增長的品類,營收占比達30.28%。個護家清、母嬰、合作品牌分別下滑4.88%、13.35%、37.00%。

總部位于浙江杭州的珀萊雅成爲國貨美妝新“老大”,去年實現營收89.05億元,淨利潤11.9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9.45%和46.06%。“雙11”期間優異表現成爲其穩坐頭把交椅的關鍵一步,在天貓平台超越歐萊雅,登頂護膚品牌銷售額榜單第一;彩妝方面,旗下的彩棠位居第二,僅次于歐萊雅的聖羅蘭。

公司堅持執行“推大單品策略,搭建品牌矩陣”,主品牌珀萊雅依托雙抗、紅寶石、源力、能量四大産品系列,去年收入同比增長36.36%至71.77億元,占總營收的80.73%;彩妝(彩棠)突破10億元規模,同比大漲75.06%,大衆護膚(悅芙媞)、洗護(Off&Relax)的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8.86%、61.82%。

值得注意的是,珀萊雅雖然坐上國貨美妝頭把交椅,但與歐萊雅、雅詩蘭黛等國際巨頭相比差距仍很大。2024年第一季度歐萊雅銷售額爲112.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873億元),這就相當于珀萊雅一年營收的將近10倍。

另一方面,行業競爭最終都將回歸到産品層面,研發投入是根基。珀萊雅的研發投入強度遠低于同行,去年研發費用1.74億元,同比增長35.59%,營收占比僅爲1.96%。作爲對比,逸仙電商研發投入1.1億元,營收占比爲3.22%;貝泰妮研發投入2.99億元,營收占比爲5.41%。

0 阅读:0

新潮超超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