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外語外貿:看了華南農業大學,才知道現在是雙一流的時代

博學的小扒菜 2024-04-29 20:36:45

2022年的第二輪雙一流評選,廣東成了最大的贏家,共新增7所高校,廣東獨占三所:南方科技大學、廣州醫科大學、華南農業大學。

雖然農業大學並不受考生歡迎,但如今入選了雙一流,也就有了名號加持,符合部分地區的“人才引進”,這是特有優勢。

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雖然聽起來高大上,的確在曆史上也有過輝煌期,但如今行業已經爆冷了,導致該校生源質量一年不如一年。

曾經考不上中山/華工,就選廣外,如今很多學生,甯願選擇廣州大學、廣東工業大學,也不選廣外。

華南農業大學2023屆保研率爲4.67%。

其中,保研率最高的學院是農學院爲13.21%,其次是植物保護學院其保研率爲11.48%。另外,保研率較高的還有生命科學學院、獸醫學院和園藝學院等。不同專業的保研率也存在差異,例如丁穎創新班的平均保研率達到了36.8%,而一些普通專業如軟件工程、人工智能等的保研率則相對較低。

總體來看,華南農業大學的保研名額有限,競爭較爲激烈。要想獲得保研資格,學生需要從大一開始規劃並保持良好的學習成績和綜合表現。同時也要注意選擇報考性價比較高的專業和班級。

保研率方面,華南農業和廣外基本一檔,畢竟大家都是雙非院校。

那麽,放棄華南農業大學,選擇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那些人,後悔了嗎?

一種觀點認爲“

雙學位商務(遺憾只讀了前兩年,後兩年去了境外做交換生,不過也好,我嘗試著做下對比,看能不能跳出廣外人的思維來談一談。)

1.南北校差異很大,北校同學偏學術,基礎功底打的非常好,而且北校是本部,很多資源都優先于北校,而據我了解,北校很多都是語言類保送生,相對而言,生源質量較高。

曾經有北校讀商英的同學和我吐槽:“我上了大學才接受這種正規專業的英語教育,他們那些保送生都是來自全國各地的外國語高中,一開始英語就甩我們好幾條街”。

南校氛圍很活躍,校內各種比賽,商業比賽居多,也充斥著各種雅思/托福/公考培訓的講座。

這種氛圍下,我接觸到的很多學生思維都比較活躍,或者說比較接地氣,不像北校同學給我的比較嚴謹的印象。

2.南校氛圍活躍,我個人是覺得有好有壞的。

在校期間本人GPA還過的去,但當我出去交換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在學業上荒廢了整整兩年,很多東西純粹是期末複習拿下而已,過後忘得七七八八,可是境外院校默認這些只要你學過的就一定要會,導致我今年學Accounting2時候,默默拿起廣外的《會計學原理》重新複習。

因此我覺得壞的一點是基本功真的很不紮實,而本人之所以去交換,也是有點受不了這樣的氛圍。

曾經有廣外師姐和我聊過,說如果覺得這個環境不適合你,果斷跳開。

一方面是周圍同學的原因,你會發現討論各種社團/各種項目他們很在行,但是沒多少人會和你討論學業。

另一方面廣外的課堂教學效率不高,我在境外學習時,一堂課3個小時下來,滿滿的全是筆記,我發誓,真的沒時間掏出手機玩一玩看一看,而且全班大部分同學和我一樣。

而在廣外,我見過我們班連幾個學霸都睡著了的課,而且還是專業課。

當然,好的也有,廣外的人普遍活躍,不服輸,鬼點子也多,我來交換之後,發現周圍的本地同學在思維活躍上遠遠比不上我原來在廣外的同學。

在廣外,我見過朋友創辦了社團,見過他們運營過很好的項目,也見過他們想出很贊的廣告詞。

這幾年廣外的創業孵化也吸引不少學生參加,不過貌似有點過頭了,我見過有人做點小生意也開始說在做項目。

3 .英語和CPU,外字當頭,需要承認一點,廣外的英語確實不差,就算不是英語專業出身,英語也比廣東省內一本幾所大學普遍要好,這也是爲什麽我這個英語學渣出去交換後,短時間內就適應全英教學(連討論個presentation都要用英語,我勒個去,因爲有exchanger在我們這個組)。

至于CPU,這個不太敢苟同,我覺得這個稱號被神化了,我承認presentation數量確實很多,但是不見得質量就高(主要指課堂上的,比賽中的pre還是很牛的)。

而且很多學校都需要presentation,個人不覺得這方面有啥特別之處。

最後,需要說明一點,雖然幾段文字下來,負面東西略多,但我還是很愛我的母校,一所在國內院校中國際化做得比較好的大學,這也是爲什麽我現在能出去見識更大的世界。

另外一種觀點認爲“

先聲明,本人沒正兒八經上大學,因爲是自己不喜歡的專業,所以經常東搞搞、西搞搞。

大學城校區,衆所周知廣外南北兩校風格迥異,北校偏學術,南校偏活動。

下稱的廣外全指廣外大學城校區,且只比對廣東省內學校。

1 )廣外是很適合好動青年的學校,由于師兄師姐們開拓進取的精神,將非常多的青年組織引入廣外,並通過自身的努力讓這些青年組織成爲省內最強。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如今四大青年社會創新組織,廣外的SIFE,TEDAiesec , JA都是廣東最強,這也就意味著只要是一個不錯的大學生都能在廣外找到好平台去鍛煉自己,積累人脈,這幾個組織提供機會的數量與質量均勝出其它廣東高校。

所以,只要你資質不太笨,又夠努力進取,進入這四大社團都能獲取許多社會資源。

2 )大多數廣外人的家庭財富處于恰當好的狀態。

這個恰當好對比的是相對較爲窮的華師? (可能家境比較拙計的家長大多數會傾向于讓子女找一份教師這樣的穩定工作)與非常富裕的暨大 (華僑,不談了)。

沒富裕到未來可以衣食無憂的情況,會讓他們努力在大學去做很多事,鍛煉自己變得更好,而當他們想去做一些事的時候,家裏也可以提供足夠的物質支持。

我大學平均每月生活費大概是2k,生活費高的原因是經常往外面跑,買書,報名參加一些活動什麽的,大學期間(說的我好像畢業了一樣)我所積累的資源和鍛煉的能力對我現在的狀態有非常好的作用。

我曾設想如果家裏是經濟苦難的,我得依靠兼職,勤工等低價值體力勞動賺取生活費,那肯定達不到現在的情況。

3 )廣外人對外企過度的敬仰讓我感覺有點惡心。

慶幸的是我身邊有不少好朋友,早早就拿到了讓不少廣外人羨慕的offer (四大,騰訊,華爲等) ,仍然保持清醒不被一些人的羨慕沖昏頭腦,經常會交流“被羨慕又怎樣呢”、“我不知道這個是不是自己想要的”、“要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好”。

4 )廣外人普遍不學術。

學術大牛非常孤單,好在中大離廣外不遠。

5 ) n多商業大賽/創業大賽什麽的,作爲過來人,我覺得那些東西沒什麽用。

當然比賽有好有壞,好處是雖然沒什麽用,但還是能鍛煉一些能力,壞處就是不少人拿了獎就自以爲很懂商業/很懂品牌/很懂推廣,所以這裏紙上談兵、吹牛的人很多。

5 )有不少廣外人校園裏呼風喚雨,這在面對社會冷酷的那一刻,往往會感受到巨大的心理落差。

6 )回想起來,以當時發揮失常的分數,再加上我自己好動的天性,讀廣外是最好的選擇了。

你們覺得呢

1 阅读:1006
评论列表
  • 2024-05-05 15:21

    只升不降的雙一流,以後但凡大學人均雙一流

博學的小扒菜

簡介:帶你了解高校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