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的人最容易積滯,接著就是內熱上火!教你1招,搞定脾虛問題

賈醫說醫 2024-05-01 09:46:05

脾虛的人最容易産生積滯,接著就是內熱上火!大家好,我是賈醫生。

老話常說“病從口入”,現在人吃穿不愁,但還是動不動就容易就生病,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吃上面不忌口。尤其是火鍋、燒烤之類的重油重辣食物,再配上冷飲,無疑都會加重脾胃的負擔。脾胃長時間超負荷的工作,慢慢的就轉動不起來了,這些食物呢就會在體內形成積滯,影響氣血運行,氣血淤滯的時間一長,又會郁而化火,滋生內熱。

所以你看有些人少氣無力的,幹什麽都沒精神,到飯點了吃不下飯,吃完之後又容易腹脹、嗳氣,肚子摸上去硬邦邦的,食物囤積在胃裏面根本消化不了,口臭還特別嚴重,動不動就上火,長口腔潰瘍,五心煩熱,燥熱等等,這些其實都是脾胃太虛弱了,積食導致的內熱過重。這類人的舌苔呢,往往都是枯燥發黃的,就跟這張圖片上的差不多。

那這個時候怎麽辦呢?其實啊很簡單,只需要分3個步驟,就能搞定脾虛問題。

首先是要祛濕氣。因爲脾主運化,脾氣一虛,運化失常,就容易滋生痰濕,這個濕氣會讓人變得非常困重,疲憊,整個人都提不起精神,所以想要讓脾胃健運起來,一定要先祛濕。可以用茯苓加上薏苡仁來利水滲濕。這裏就不建議用白術了,因爲白術溫燥,有內熱的人就不太適合單獨去用了。

接下來呢就是要消食化積了。既然脾胃運化不了這些食物,那我們就先把這些積滯化掉,減輕脾胃的負荷,並且只有消掉了積滯,氣血才能正常運行起來。可以參考焦三仙搭配雞內金,焦三仙是指焦山楂、焦麥芽以及焦神曲,這幾味藥都有健脾化積的功效,用來打通脾胃積滯再合適不過了。

最後呢,就是要健脾胃了。想要脾胃運轉起來,就必須要給它們足夠的動力,可以用黃芪、黨參來補脾益氣,給脾胃增添動力。這兩味藥也比較平和,不容易給脾胃帶來負擔。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裏了,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我們下期再見!

17 阅读:2782

賈醫說醫

簡介:分享知識,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