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量啞火,被“內耗”的飛凡

扉旅汽車 2024-05-16 21:16:00

“19.99萬起”,低價入場的智己L6,不僅掀翻了中高端智能電動汽車的牌桌,同時也狠狠背刺了本就深陷危機的“同門師兄”飛凡汽車。

提及飛凡汽車,如今似乎正在被市場所遺忘。

今年3月,一則“飛凡汽車要裁員70%”的消息不胫而走。

雖然飛凡方面很快便出來辟謠,“一切安好”,並表示,“飛凡汽車在確保獨立運營的前提下,進一步深化‘輕資産’戰略將保持獨立運營。”

但在外界看來,長期沒有聲量與銷量的飛凡,著實有些危險。

數據成爲最佳論據:2022年,飛凡汽車全年銷量不足1.5萬輛;2023年,在飛凡F7和飛凡R7兩款車的共同發力下,飛凡汽車累計銷量約爲2.1萬輛,甚至不如一些熱門車型的月銷量。

然而,背靠上汽集團,有著“富二代”出身的飛凡汽車,緣何會落得如此局面?翻開飛凡汽車的簡曆:在不斷更名,內耗之下,其呈現出來的成長軌迹即是,沒有飛,只有凡。

關于飛凡的故事,還得從上汽榮威談起。早在2012年,榮威品牌就推出了首款純電動車E50,在如今主流的新能源車廠商中,只有比亞迪比它更早。然而早期的試水,並未在新能源市場激起大片水花。

2020年,隨著新能源勢頭的強勁,上汽從榮威中分離出了R品牌,歸屬于上汽乘用車體系,定位高端電動市場,在組織架構上與榮威和名爵品牌是平行關系。然而,盡管開始獨立運營,但彼時的R品牌仍未擺脫榮威的影子。

“車標R實際上就是榮威首字母ROEWE的演變,早期ER6的方向盤LOGO上的仍舊是榮威標;更爲重要的是,R品牌旗下推出的産品也未與榮威‘切割’。其中,ER6能讓人聯想到過去榮威的純電動車網約車, MARVEL R更像是MARVEL X的換代車型。”

而對于換殼走高端的戲碼,結局可想而知:R品牌的存在感甚至比榮威還低。

于是,改名再次提上日程。爲了徹底和榮威“分手”,R品牌正式更名爲飛凡汽車,並與上汽大衆、上汽通用五菱站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本以爲背靠上汽集團,再加上脫離了榮威,一步步進階的飛凡汽車,命運很快就會得到逆轉,但現實情況卻依舊打臉。

獨立一年後,飛凡推出真正意義上的首款産品飛凡R7,盡管指導價30萬以上,但隨著價格戰的蔓延,其一度降價到18.99萬元。一年降價超過三分一,如此極端行爲,不僅拉低了品牌中高端的定位,也擊碎了消費者對飛凡的品牌信任。

與此同時,頻現的産品質量與品控問題,也讓飛凡汽車的口碑進一步下跌。

2022年,成都車展上,十余名飛凡車主身穿印有“上汽非凡汽車續航嚴重虛標”的白色短袖,站在飛凡汽車展台前維權。除續航外,車機系統無法升級、電池故障、底盤異響等問題也多見諸投訴平台。其中,作爲目前飛凡汽車頂梁柱和門面的飛凡F7,也難逃诟病,反饋問題大多與低頻共振、車內異響有關。

但更大的危機,還在于品牌內耗與定位模糊。

衆所周知,上汽打造的高端品牌不止有飛凡汽車,還推出了智己汽車品牌。起初,按照最初規劃,飛凡和智己汽車分工明確,智己主打30萬元以上的高端市場,飛凡則聚焦20萬-30萬元之間的中高端市場,兩個品牌互不沖突。

但近年來兩個品牌都沒按照既定規劃發展,隨著智己品牌價格的不斷下探,兩者的定價開始重合,出現了左右手互搏的尴尬局面。而定位更高的智己顯然更占上風。此外,有著“科技”標簽的智己,也遠比定位“舒適”的飛凡更有吸引力。誠然,在“冰箱彩電大沙發”標配的新能源市場,舒適很難成爲用戶下單的理由。

事實上,從成立到現在,飛凡一直未找到明確的定位和特色。

點開飛凡汽車官網,“成就我的非凡”的Slogn映入眼簾,但飛凡的“非凡”如何成就,不得而知。回望一路走來,無論是多次更名的丟失存在感,還是車主維權的口碑崩塌,亦或是兄弟品牌的背刺,都讓其在沖擊新能源中高端市場的路上,步履維艱。而如今在競爭更加白熱化的市場中,留給飛凡的時間與空間,俨然不多了。

0 阅读:208

扉旅汽車

簡介:北京扉旅文化科技旗下全新汽車生活新知平台扉旅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