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電影|《PTU》一部精致的港産黑色警匪片。杜琪峰三年磨一劍。

迷來手冊 2024-04-18 07:17:16

米克/文 豆瓣/圖

強光從上方打下來,與周圍濃重的黑色對比強烈,仿佛舞台上一般。

《PTU》又名《機動部隊》,是2003年上映的一部港産片。是由香港知名導演杜琪峰的銀河映像廠牌(1996年成立)出品的一部警匪片。

背景資料

⊙PTU是什麽?

警察機動部隊(Police Tactical Unit,縮寫:PTU),簡稱機動部隊,俗稱藍帽子,成立于1958年,隸屬于香港警務處行動處行動部警察總區行動部,是准軍事化的防暴警察。主要責任爲進行反罪惡巡邏、于大型活動中執行人群管理、維持內部保安、搜索及拯救及災難支援等等。(百度)

⊙銀河映像

1996年,杜琪峰和韋家輝、遊乃海等人合組了銀河映像電影公司。這年在香港上映的第一部影片是由大都會公司出品的《十萬火急》,被認爲是銀河映像團隊的創業作。之後杜琪峰和韋家輝共同制作了《一個字頭的誕生》、《暗花》、《非常突然》、《真心英雄》等多部作品,這些電影情節曲折,風格黑色,充滿宿命意味,極具個人風格,但都票房慘敗,杜琪峰曾一度面臨無法交租的窘況,迫使其開始思考公司生存的問題。 1999年,杜琪峰率銀河團隊投入中國星,與徐克等導演合組一百年電影公司,開始了銀河映像作者電影、商業電影的雙足路線。之後杜琪峰多次與劉德華,鄭秀文等合作,制作了一系列商業上非常成功的電影,包括《孤男寡女》、《暗戰》、《瘦身男女》、《鍾無豔》、《龍鳳鬥》等,其中《孤男寡女》不但是當年香港票房冠軍,更是銀河映像至今出品的票房最好的一部電影。

  杜琪峰于2000年後的個人創作趨于成熟,顯現出強烈的個人風格,並逐漸受到國際影壇關注。如:《大只佬》(大陸名《大塊頭有大智慧》)、《大事件》(參展戛納電影節)、《PTU》、《柔道龍虎榜》(參展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黑社會》和《黑社會之以和爲貴》相繼參賽、參展戛納電影節,《放·逐》參賽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與徐克、林嶺東合導的《鐵三角》參展戛納電影節,與韋家輝再次合作的《神探》參賽威尼斯國際電影節,2008年,拍攝四年之久的《文雀》入圍柏林電影節競賽單元。(豆瓣)

⊙作者電影風格

以上資料可以看出,本片是一部作者電影,有別于一般商業類型片。

作者電影泛指具有明顯個人風格特征的影片,有時與“藝術電影”的具體含義有所重合。

藝術電影即,最爲廣義的對世界、社會、生命之個人的、原創的、批判性的表達,對電影語言的實驗性嘗試。藝術電影是電影的拓荒者:僭越規範,冒犯常識。毋庸諱言,其探險與拓荒多有落敗,甚至迷失,但正是他們在不斷地拓展電影世界的疆土。而當藝術電影的實踐一經成功,主流商業電影便立刻將其經驗吸納。(百度)

“穿上制服就是自己人”

電影的開首,通過一小段巡邏車內對話,鮮明利索的確立了電影主題的價值觀層面—“自己人”,爲之後劇情的演進注入了角色行動的內在動因。同時小隊內部各人對同事犧牲的不同態度 ,也細分了同一價值觀的不同層級,精細化立體化了之後劇情過程中的戲劇沖突。

所謂“自己人”,表面看是沒什麽大礙,但做爲穿制服的公務人員,這個觀念就不能說是正確的了。自己人難免有私心,與執法者的爲公理念明顯是相背離的。

老任

車上這一組人可以分爲三類,一類是任達華簡稱老任,老油條,是“自己人”潛規則的堅定信徒。二類邵美琪簡稱“小邵”,小油條,對“自己人”的理解是明哲保身,能平安回家就好,也付合她女性的身份。三類是一衆新兵剛學警出更,白紙一張。

好劇情裏,戲劇沖突是跟著人物走的,尤其電影一個半小時的戲裏,人物一出來就得有沖突,這樣才好看。要是電視劇集,那就是一集一個沖突,中間就兌水。所以電影是比電視劇高一個層面的藝術。

車內這首段場景是幾分鍾而己,但已經安排了一個沖突。事件是廣播裏報道剛發生的一起搶劫運鈔車案,有一位ptu同事犧牲。幾個新兵先是調侃了一下,立即被老任教育了幾句,小邵也補充教育了一句。幾個新兵還帶著學校裏的調皮氣,而老任旁邊的新兵明顯比對面調侃的新兵參加工作時間長一些,也成熟一點。這裏把新兵也細分了。

每一個角色都說了一句台詞或幾句台詞 ,共四五句話卻成立一個戲劇沖突事件,交待了人物的性格,背景,互相關系等信息。並暗示了電影最後高潮槍戰場面的起因(搶劫案)。

同時,首段場景也通過搶劫案,同事被殺,調侃被罵這些負面情緒事件爲電影確立了黑色基調。

這個場景裏,畫面裏的鐵網從視覺上給人造成被困拘,被壓抑的感覺,與其他電影語言共同加強電影整體的黑色情緒,仿佛角色被關在籠子裏一樣。

這就是好電影,他值得你細品。

接下來正戲開場。

火鍋店大戲

胖子是通片份戲最多的角色,他用一個晚上的時間,經曆了本該是一輩子去體驗的人生無常之旅。林雪可是演了回主角。

第一個場景,火鍋店。

首先出場的是馬尾和四個馬仔。第一個事件是換桌,參與角色是店夥計和老板,還有被逼換桌的紅衣顧客。這個事件意在表現市井社會的叢林法則,馬尾是狗,火鍋店老板是羊,紅衣顧客是草。這是個權力等級關系,草怕羊,羊怕狗。

第二個出場的是胖子,第一個事件是火鍋店外整剛出道的泊車小弟。這裏對胖子的性格有體現,講輩份,在小輩面前抖威風。和首段老任教訓新兵如出一轍。前後對比可看出老任和胖子是一路人。

這裏也有三個層面。看眼路人被泊車小弟的大哥罵,對應火鍋店老板給紅衣顧客換座,草怕羊。泊車大哥怕胖子,對應火鍋店老板怕馬尾,羊怕狗。

泊車小弟被罰,爲下文,報複胖子,潑胖子一車油漆做鋪墊。

兩個人物出場,兩個人物各有一個事件交待人物性格,這兩個事件呈對應關系,有形式上的對稱平衡。

這裏就有了兩條狗了。第三個事件上場,安排兩條狗相遇,戲劇沖突就來了。這個事件也是換座。胖子主動進攻,挑釁馬尾和馬仔,馬尾敗下陣來,退回原桌。胖子升級成狼,而狗怕狼。

這第三個事件,爲之後四個馬仔暗算胖子提供了動機。爲加強這個動機,又加了一個胖子強搶馬尾的牛肉的事件。

環環相扣,嚴絲合縫,編劇牛。

這裏就完成了一個段落了。鏡頭組成場景,場景組成段落。

手機響起,馬尾與胖子、紅衣男一起看手機。一方面暗示馬尾與胖子手機一樣,爲後邊胖子拿錯馬尾手機鋪墊。另一方面暗示紅衣男在等電話,爲下文紅衣男刺殺馬尾做鋪墊。

馬尾接電話,派四個馬仔出去,四個馬仔離開出場。

胖子接電話,胖子的頭催他打麻將,胖子沒吃完匆匆離場,並且結賬不用找零。這段交待了胖子對自己上司(前輩)畢恭畢敬,和胖子對小輩吆五喝六是一體兩面的,都是對胖子性格的體現。胖子對火鍋店老板反而很客氣,還多給錢,這和馬尾那一路欺軟怕硬的小流氓是本質不同的。有沒有點魯提轄的意思?編劇牛!

支走了四個馬仔,支走了胖子,目的是上一場刺馬大戲。

之前換座兩場大戲,埋了兩個伏筆。第一個,馬尾第一次換座是因爲這個座上邊天花板滴水下來 ,店裏己經滿座,這座爲什麽沒人座,滴水。馬尾去搶紅衣男的座,是因爲紅衣男一個人占個大座。第二次換座,馬尾又回到滴水座上,紅衣男又一次被迫換到旁邊一個角落裏。

在四個馬仔和胖子出鏡後,鏡頭裏只有馬尾和紅衣男了,紅衣男背對馬尾。這時又滴水了,馬尾于是換了個座位,避開滴水的地方,這樣一挪,馬尾背對紅衣男。

這時紅衣男接個電話,我懷疑是導演打的,于是起身,從背後給了馬尾一個透心涼,白刀子後邊進,紅刀子前邊出。紅衣男從後門逃走,段落結束。

這是一個出人意料的反轉,草根突變惡狼,一直被人欺負的紅衣男瞬間成了殺人的刺客。觀衆著實被驚嚇了一回,平地起驚雷。其實是有鋪墊的。首先紅衣男的發型和穿著與馬尾的四個小弟是一個風格,暗示他也是一個馬仔。一個馬仔卻不狂,讓換座就換座,這麽老實,那就是不對勁的地方。另外紅衣男的衣服與周邊環境比,顯得過于突出,這也是導演從視覺上在暗示觀衆。可惜,馬尾太嫩,沒有查覺這種不對勁的地方,于是中了。編劇太牛!

人算不如天算,胖子利群大廈後巷走麥城。

胖子從火鍋店出來後,馬尾的一個手下劃胖子車,引胖子到利群大廈後巷 ,另三人埋伏好,准備打胖子一頓。不敢公開打警察,所以在後巷暗算,打完胖子怕沒面子,也可能不會告訴別人,實際胖子和小邵這種不太熟的同行,確實也沒說自己被馬仔打了。編的合情合理!

這段開頭加了一個事件,先頭那個被胖子整的泊車小弟,看馬仔敢劃胖子車,自己也鼓起勇氣,潑了胖子一車油漆。這個是爲了之後重案組女警認出胖子的車,跟上中國冰室做鋪墊。

兩件事一對比,馬仔也有水平高下之分。馬尾的馬仔明顯高泊車小弟一個級別,辦事是相當有計謀的,怪不得是馬尾的跟班,馬尾是黑社會大哥級人物的兒子。泊車小弟辦事就只是一時沖動而己,改不得只能做最底層的泊車小弟。

這同時,馬尾中刀後,從火鍋店跑出來,上出租車上醫院,司機嚇跑,馬尾自己開車。

這一邊,馬仔引胖子上勾。結果胖子早已看破馬仔伎倆,來了個反包抄,從另一個巷口進去,准備打馬仔個措手不及。

這時上帝出現,放了一個香蕉皮,胖子重重的一個180度後騰空落地,昏了過去。

馬仔發現後,迫于馬尾的命令,不得不打了昏迷的胖子一頓。

這時馬尾開車一路晃蕩著,由于失血過多,人已經迷糊了。

失控的車和完成任務的四個馬仔差點撞上。馬仔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上,罵了死在車上的馬尾一通,算是給老大送行了。

時間進入後半夜,街上已經空蕩蕩沒有人了。所以老任的四個人趕到胖子被打地時,跑步的腳步聲特別清脆。

這兩個鏡頭之間是用了同一段畫外配樂過渡的。比較蒼涼的一段音樂,也對馬尾的死表了點心意吧。

這段過後,胖子變成了一付豬頭樣。而他奇妙的一晚才剛剛開始。

槍不見了!

致此故事完成起因階段進入經過階段。

老任和小邵各自小組,自首段巡邏車後,再一次彙合在胖子被打的後巷。這兩組人每次彙合一處,都是戲劇高峰段落。

胖子明顯和小邵不是“自己人”。對于先期趕到的小邵,避而不談自己被打之事。

從老任小組飛跑而到的情形,可知老任和胖子不是一般關系。另外小邵先到說明胖子被打的後巷是小邵的管轄區。這都爲之後的故事發展做了鋪墊。

此時的胖子還是挺牛的,對小邵也擺老前輩的譜,所以小邵要找幫辦和胖子談。小邵知道胖子爲什麽這麽牛的原因,一個她不是“自己人”,另一個她是晚輩還是個女的。所以小邵挺生氣,要把事弄大。畢竟還有那麽多手下看著,臉往那裏擺。

這是個相當有力的場面調度,一股暗黑氣直沖小邵而來。

老任開始發揮暗黑能量了。首先從法條上幫胖子解圍,不讓小邵立案,老油條。小邵就範。

胖子解圍要走,第二個事件跟上,老任發現胖子槍丟了,胖子第一反應是馬仔拿走了,小邵立即采取上報行動,因爲她知道在她轄區裏有人襲警搶槍是多麽大的事情,而且丟的槍會産生更大的危害。她是第一負責人,出事倒黴的第一個是她。這都不用想,必須立馬上報。

胖子也急了,馬上把實情說出,並要自己去處理,言下之意讓老任不要上報。小邵立馬攔住要走的胖子,一邊呼叫總部。

鏡頭一變,換成胖子單人鏡頭,胖子說下個月要升官(怪不得陪領導打麻將),這是對老任說的。鏡頭馬上切成胖子和老任的雙人特寫,畫面重點是老任。

老任想了一秒鍾,立馬按住了小邵的對講機。這是非常過分的舉動了,尤其小邵還是女的。

小邵還擊,說丟了一只槍,鏡頭反打到老任,老任談條件並承諾。畫面兩邊的兩個小兵開始爭吵。這裏又有一個精彩的場面調度。

結果是小邵就範,這個首段就交待了小邵的性格特點,所以這裏並不難理解她的妥協。不過臨走她還是瞅了老任一眼,算是表達一下憤怒的情緒。讓老任也有點壓力了。

本段最後一個遠景鏡頭結束。胖子一臉豪氣的離開大家。

尋槍

接著是一段過場鏡頭。配上畫外音樂,看著美麗的香港夜景,讓觀衆緊張的神經放松一下。想想自己在淩晨的城市裏開車,窗外涼風送爽,配的音樂真是非常棒。那天錄下來,晚上開車放放。

切回胖子的豬頭臉,之前人前的豪氣已經不見了,他滿臉愁容的抽著萬寶路。

畫外音插入(聲畫不對位,可以當成胖子的心聲),與之前首段裏巡邏車的收音機用法相同,這次是胖子接頭頭的電話,和之前頭頭找胖子打麻將對接上了。電話那頭,胖子驚聞馬尾被幹掉了,慌得煙都抽反了。頭頭讓胖子馬上到現場。

下一個事件是胖子做假槍,慌歸慌,但還是有條理的。胖子做假槍還挺專業,這個讓我想起林雪當年(1999年)在《槍火》裏的角色也是玩槍的高手。不知是不是導演自己致敬自己,作者導演好這麽幹,特別是自己用心的作品,比如希胖。

⊙老任遊戲廳裏尋槍第一站

自此開始,老任的小組開始了幫胖子找槍之路。找槍就是找人,找馬尾的四個馬仔,要找馬仔,自然先找馬尾。這個事件應該在上邊胖子知道馬尾被殺之前。因爲知道馬尾被殺,胖子是不是應該先告訴老任一聲。但這上邊電影的前後順序不是這樣的,胖子知道馬尾被殺是在先,老任找馬尾是在後,老任不知道馬尾被殺。

實際上胖子和老任說自己搞掂槍這件事,他並不知道老任在幫他找四個馬仔。所以知道馬尾被殺,他也不會想到要告訴老任一聲。于是老任在不知道馬尾被殺的情況下,開始找馬尾。

老任小隊尋槍第一事件,遊戲廳裏找馬尾老表。這個段落裏,小兵先以查牌爲明,偷撥了監控,就是首段裏那個比較成熟的小兵。是老任的馬仔。幹的相當熟練,肯定是多次幹了。然後趕走無關人員,用毒品相威脅,趕走老表小弟,並將一個不知輩分輕重的小馬仔留下,一頓修理(對比一下胖子和泊車小弟的事),小馬仔被打的眼淚直流,老表被這招殺雞儆猴震的打馬尾電話。

小馬仔的弱小通過畫面的調度體現,打在他臉上的紅光激起了老任的暴力欲。

老任臉上的暗黑處理

老表無奈打起馬尾電話。鏡頭一轉,那一側馬尾電話在一片血水中響動著。

這邊老任打的上了瘾。老表再打,另一邊,有閃光燈在馬尾屍體上閃。

老任轉頭看了一下老表,接著打。

老表無奈再打。

⊙胖子馬尾現場尋槍第一站

此時,胖子趕到馬尾現場。

胖子緊張的在馬尾屍體邊自言自語,發現不是槍殺,舒了一口氣。

這時馬尾電話又響,胖子以爲自己電話響,接起發現不是,他看著,同事把馬尾電話裝到證據袋裏。胖子盯著不停響的馬尾手機看。剛想接,同事入鏡,說重案組要來接手,言外之意讓胖子別動手機。胖子還想接,頭頭入鏡,再次提醒胖子別動手機,並表達了對重案組的對立態度(非自己人)。

胖子頭頭是老油條中的戰鬥機,扯皮水平一流,把一切都甩給了馬上上場的重案組。心思都在打麻將上。胖子的同事也不是在用心辦案,心思都在私事上,這都是胖子的自己人,導演醜化他們的目的很明顯。

導演黑化警察的主題在這裏表現的比較明顯。這是反英雄的後現代主義思想。解構宏大敘事(比如傳統警匪片中的英雄警察形象)和烏托邦(比如共産主義社會或天堂),是後現代主義的一大法寶。本片就通過解構傳統警察正面形象,完成了警匪片的類型顛覆。

如果不理解後現代主義是什麽意思,想想周星馳的《大話西遊》,那個就是後現代主義的風格。

未完待續……

0 阅读:0

迷來手冊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