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家娃是多大,家長經常說3句話,都能讓他的情緒變得很穩定

西紅柿媽媽 2024-05-09 13:29:35

一位粉絲媽媽說,女兒小美學習成績挺好,但是,她卻經常被老師叫去學校。

每次和老師溝通完,這位媽媽的心裏都非常難過:自己明明非常用心,怎麽把女兒教育成這樣了呢?

小美上四年級了,周三是英語測試地時間,英語是她的強項。

但是,這次班裏有5個同學得了滿分,小美因爲有一道題馬虎了,只得了99分,也是很不錯了,老師也並沒有批評她。

可是,當小美拿到試卷的時候,看都沒看,兩下就把卷子撕得粉碎了。

老師當然也是非常生氣的:你自己學習上的問題,應該是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像這樣在課堂上亂發脾氣。

而且,老師說:這個孩子不止一次是這樣了,她經常因爲和同學的一點小矛盾就生氣。

而且小美還會因爲考試沒有考好,就在班上摔東西,弄出來很大的聲響。

孩子經常動不動就發脾氣,已經有很多同學表示,不願意和她一起玩!

老師也和小美父母溝通了很多次:這孩子不懂得尊重別人,自己想怎麽樣就怎麽樣,人際關系非常緊張。

這個粉絲寶媽非常頭疼,她也實在是沒招了!

我自己身邊也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孩子,只要稍微不如意就撒潑打滾、大哭大鬧,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這些家長也往往也是束手無策的。

那,爲什麽有的孩子會情緒不穩定呢?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還是家庭教育的問題。

比如,有的孩子生活在一個不和諧的家庭裏,父母經常爲了一點小事就爭吵。

也許父母離異,讓他們感覺不到安全感,孩子就容易焦慮、失落。

還有的孩子是因爲父母對他的溺愛,造成孩子的性格非常自我。

孩子在學校或社交場合中的人際關系,太有個性,隨後遭到其他同學欺負、嘲笑或排擠,他們孤獨、無助和憤怒,也會他們導致情緒變得不穩定。

孩子的情緒不穩定,我們應該多關注,以免他們進一步發展爲心理疾病,如焦慮症、抑郁症等等。

家長應多與孩子溝通、理解和支持他們,培養他們積極的情緒調節地能力。

想要孩子的情緒穩定,媽媽記住3句話,經常對孩子說一說會有很好的效果!

第一句:有理不在聲高,小聲說話也能解決問題。

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如果父母經常因爲一點小事情就大喊大叫,不停地發生爭吵,這樣的家庭環境,肯定是不利于孩子情緒穩定的。

我們首先應該避免在孩子面前發生爭吵,維護好夫妻關系,能夠和諧地溝通交流。

然後,我們和孩子溝通交流時,要學會尊重孩子的意願和感受,了解他們的需求。

當孩子和父母的意見發生爭執的時候,告訴孩子“有理不在聲高”,我們能不能小聲說話!

當孩子發現,“小聲說話、好好說話”也能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就不會再喜歡大喊大叫、又哭又鬧了。

第二句,孩子,你可以做自己情緒的主人。

人有七情六欲,有時候會開心,有時候會生氣。

當你生氣的時候,是選擇爆發還是沉默呢?把壞情緒壓在心裏不是好的辦法,但是總發脾氣也不好。

我們應該教會孩子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成爲情緒的主人。

培養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緒,首先我們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

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要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情緒。

當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可以鼓勵孩子“你可以做自己情緒的主人,不被它控制住”。

家長耐心傾聽孩子的訴說,並且給予積極的反饋和建議,幫助孩子解決內心的困惑。

還有一些情緒管理技巧,我們可以傳授給孩子。

比如,當你非常生氣的時候,可以試著學習深呼吸、放松訓練等方法,可以幫助孩子在面對壓力時能夠自我調節情緒。

同時,父母應該教育孩子積極面對問題,學會從困難中尋找機會和成長。

第三,咱們生氣盡量不要摔東西,可以想辦法轉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生氣愛摔東西,做一些破壞性大的事情,咱們可以先安撫孩子情緒,然後告訴孩子“生氣時盡量不要摔東西,可以想辦法轉移注意力!”

家長你想想,當你非常生氣的時候,你會怎麽做呢?

有人選擇去跑步,有人選擇去唱歌,更有人喜歡吃零食。

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並且,鼓勵孩子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如體育運動、藝術創作、音樂活動等等。

這些活動可以幫助孩子釋放壓力、調節情緒,同時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有益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長。

想要培養孩子的情緒穩定,需要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多關注他們的家庭環境、身體健康、溝通渠道、情緒管理技巧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

上面3句話,不管孩子是小寶寶,還是青春期的孩子,相信經常說,然後配上一些心理疏導和技巧,家長真正接納孩子,那麽你的孩子也會慢慢變成情緒穩定的人。

如果你家孩子能夠成爲一個情緒穩定的人,相信他們在以後的人生中面對各種挑戰時,就能去積極面對,成爲克服困難的成功者。

13 阅读:3799

西紅柿媽媽

簡介:自媒體育兒達人,兩個孩子的媽媽,教你更科學的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