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領導的一條“破褲子”,是對員工最好的獎勵

周亦見 2024-05-13 20:54:53

這篇文章,繼續精講《資治通鑒》。

戰國時期,韓國一直都很弱,國君也基本都是碌碌無爲。

但在其200多年的曆史中,還是出了一位優秀的領導者,韓昭侯。

下面這段材料,就記載了他優秀的管理能力。

讀懂了其中的道理,對你管理團隊來說,大有裨益。

01

《資治通鑒》史料

《資治通鑒》周紀二,記載了這樣一段史料。

韓昭侯有條心愛的褲子,他反複穿,直到它看起來實在太舊,才決定讓這條褲子“退役”。

通常來說,褲子穿壞了,大多數人可能就隨手扔了,更別提像韓昭侯這樣的國君了。

但他覺得心疼,于是命令仆人好好保存起來。

仆人們都很疑惑,有人問:“您怎麽這麽節省?一條破舊的褲子也不舍得送給我們,卻要存起來,這是爲什麽呢?”

韓昭侯解釋道:“這其中的深意,你們可能不太容易理解。”

“我聽說,一個好的君主,會非常珍視自己的每一個細微的表情和動作。皺眉頭是爲了某個目的,笑也是有其用意的。現在這條褲子,不僅僅代表我的一笑一颦,它的重要性遠遠超過這些。”

“這條褲子,是我留給有功之人的獎賞,所以要好好保存。”

故事很短,但背後的道理,很值得我們琢磨。

02

解析

從這個故事看,韓昭侯的領導能力,還是很強的。

他知道一個道理:君主手中的獎懲大權,不能亂用。

獎勵必須根據功勞來,這樣大家才會明白,榮耀是因何而來。

若是隨意賞賜,那獎勵也就失去了意義,不再被看重。

想象一下,如果不論功勞大小,人人都能得到一樣的賞賜,那還有誰會有動力去努力呢?

那些尚未得到賞賜的人,又怎會知道該向哪個方向努力?

所以,韓昭侯收起那條褲子,並非出于小氣,而是他要維護規矩。

一旦規矩被破壞了,將來的賞賜,也就失去了應有的敬重。

所以,別看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韓昭侯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不過,你可能覺得,一條舊褲子能有多大的激勵作用?

你要看這是誰的褲子。

韓昭侯就是利用了人們對國君的崇拜心理,巧妙地將這條褲子變成了一種“寶物”。

這不只是一種物質上的獎勵,更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

道理很簡單。

同樣一個鈴铛,如果擺在地攤,你可能看都不會看一眼。可如果這是從某個特別靈驗的廟裏求來的,你就會悉心保存。

東西沒變,變的是出身。

關于韓昭侯的領導藝術,還有另外一件小故事。

有一次,韓昭侯派了個手下騎馬去城裏城外逛逛,看有什麽異常。

手下溜達了一圈,就回來給韓昭侯報告了。

韓昭侯好奇地問:“外邊兒有什麽情況?”

手下答道:“都很平靜,沒見什麽不對勁兒。”

韓昭侯又追問:“真的嗎?再想想?”

手下一拍腦門兒,“我想起來了,南門外有頭小黃牛,正在啃路邊的嫩苗。”

韓昭侯沖他招招手,讓他靠近點,低聲吩咐:“我們倆的對話,一定保密”

此事過後,韓昭侯頒布了新的指示:

“現在禾苗正在猛長,之前已經頒布條令,嚴禁牛馬進田,但有些官員就是不當回事。結果呢,牛馬都跑進田裏了。各地趕緊統計一下,看看到底有多少牛馬禍害了農田,報不上來,將治重罪!”

大領導都親自下令了,下頭的人哪敢怠慢,都火速去查了查看。

韓昭侯聽完大家的彙報,卻搖頭說:“不行,還得再查,肯定還有漏網之魚!”

手下們只好再去細細地搜尋,結果就在南門外,抓到了那頭正吃得歡的小黃牛。

這事兒一傳開,大家都對韓昭侯的細心大加贊賞。

從那以後,官員們都兢兢業業,再也不敢有絲毫大意。

想要做個好領導,心裏得有點數,對整個局勢得有個清晰的把控。

如果一個領導聽不進別人的話,那他怎麽可能掌握到最准確、最全面的消息呢?

信息不足,他做的決定可能就有點兒偏,說不定還會惹出大亂子。

韓昭侯的這招,很值得體制內的部分領導學習。

看看人家韓昭侯是怎麽調研的,他們又是怎麽調研的?

坐在辦公室調研,參觀式調研,都看不出問題。

即便是看出問題,那也是對方提前給你准備好的。

真想調研找問題,就該學學韓昭侯這招。

“遺漏的小黃牛”,不僅僅是一頭牛那麽簡單,它背後蘊含著的,是高深的領導藝術。

更多幹貨,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周亦見圈子”,送你一本價值500元的《資治通鑒解密》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