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差評刷屏,他的口碑徹底砸了

電影雜志 2024-05-15 16:43:51

久未出山的趙本山和弟子們拍了部喜劇,《鵲刀門傳奇》。

本是平台沒怎麽宣傳的B級劇,播出後憑高級的喜劇劇本,幽默反諷的台詞,口口相傳,越播越好。

豆瓣評分一路漲至8.2分。

無獨有偶,另一位曲藝表演大師和弟子們最近也出了一部戲。

老郭客串、監制,德雲社出品,衆徒弟主演。

效果嘛,只能說這很難評,隔行如隔山,祝他們成功——

《萬春逗笑社》

並非很多網友有意拉踩,只是《鵲刀門》的成功,讓觀衆看到了傳統民間藝人在劇集表演上的突破。

文松等趙本山弟子也成功摘掉了只能演二人轉的標簽。

劇本用心,不是隨便搞笑玩玩喜劇,趙本山親自設計了很多角色,並且在現場指導、現挂,一把年紀還掉威亞。

用心的劇本,打磨的演技讓口碑升溫,並讓鵝廠“板凳單元”喜劇劇場成功打響第一炮。

因此,同屬“板凳單元”,同屬大佬參與的《萬春逗笑社》難免被期待。

但劇集播放完畢,不說和“板凳單元”前幾部比,就是跟普通小成本喜劇比,也是撲的。

播放量和站內熱度都平平,豆瓣也還沒開分。

一是打分人數少,再是評論看下來兩極分化,一水兒的一星兩星。

前兩年,騰訊出了檔德雲社團綜《德雲鬥笑社》,這次的劇集《萬春逗笑社》名字一脈相承。

陣容可以讓傳統曲藝愛好者狂喜,也能讓德雲女孩團建。

說實話,前幾集確實還不錯,以一個相聲愛好者的視角帶觀衆走進相聲社的劇場。

而且懂得都懂,劇情還是有點尺度的。

尺度體現在一些相聲界秘辛傳說、內涵老前輩矛盾,揭露德雲社早期創建時的故事。

前幾集絕對是及格的情景輕喜劇,但後面越演,越暴露它在表演、劇情方面的缺點。

它的定位更像是粉絲向的電子榨菜。

能聽相聲,能玩德雲社的梗,能嗑CP,且CP大亂鬥。

戲份較多的六位主演是老郭的愛徒:孟鶴堂、周九良、栾雲平、張鶴倫、 張九齡、王九龍。

其他有出演的郭德綱徒弟有:燒餅、閻鶴祥、郎鶴炎、秦霄賢、楊九郎、曹鶴陽等等。

另外還有相聲界的老前輩石富寬、李建華、侯震、高峰,還有孫越、馬季徒弟劉偉,也有年輕一代,嶽雲鵬的徒弟尚筱菊、劉筱亭。

而除了有蔣詩萌這樣的專業女喜劇演員,還有楊笠、謝楠客串。

《萬春逗笑社》原名《北緯路甲一號》。

北緯路甲一號是劇中萬春社的地址,也是現實中天橋德雲社的地址——德雲社開始的地方。

劇集主要圍繞著北緯路上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相聲班社萬春社展開。

通過小園子的經營和其中“角兒們”的日常成長折射出衆生相。

孟鶴堂飾演的徐小千是個喜愛相聲的廣告公司小職員。開頭就面臨著房東退租,公司裁員。

本就想辭職的小千准備正好趁此讓公司裁掉自己,還能領一筆賠償金。

奈何計劃通也鬥不過雞賊的資本。

無論小千怎麽跟領導擺譜,領導就是不接下茬,而且還給小千調崗,讓他去做保潔。

受不了屈辱的小千只得主動辭職,補償金也打了水漂。

這段引出主線的開頭,寫得還蠻真實。

因爲一次意外,小千走到了萬春社,重燃起自己熱愛相聲之心,想要留在這裏說相聲。

但他想的辦法並不高明,不僅沒能留在萬春社說相聲,反而激怒了萬春社的衆人,被轟了出去。

機緣巧合之下,小千和萬春社的小萬(周九良 飾)展開了合租生活,並且用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萬春社衆師兄的認可,留了下來。

此後萬春社的幾個師兄弟,在磨練技藝的過程中,遇到了各式各樣的人物和危機。

兄弟幾個一邊經營小園子,一邊在日常相處中成長進步,不斷地改變著對于相聲的理解、對于名利的心態、對于演員與觀衆關系的領悟。

講的是相聲社的故事,自然少不了對這個藝術形式的科普。

劇中還原了他們怎麽做大褂,如何接商演。

郭德綱在第一集客串了一個類似掃地僧大爺的角色。

他來萬春社聽相聲,台上是王九龍和張九齡在演,台下只有他一個觀衆,且怎麽逗都不樂。

後台幾人不信邪,輪番上陣,但老郭就是不笑,還嚷嚷著退票。

周九良:要退早退啊,我演的時候退,這會兒我都到家了。

張鶴倫:想退票也行,我們退票窗口明年才建好。

王九龍:退票還得加150%的手續費。

栾雲平最後總結:我們的宗旨就是不退票。除非你能說出個一二三。

沒想到郭大爺把每個人的缺點都說了出來,樂呵呵地走了,深藏功與名。

雖然這一點客串沒起到什麽推進劇情的作用,但郭德綱的松弛感確是徒弟們要學習的。

石富寬、李建華客串演了一對有矛盾的老搭檔,不往來,不同台。

幾個小輩兒通過巧妙的方式,幫兩人調節。

其實現實中也有不少搭檔、師兄弟反目的,這幫了解內情的內行人做了些戲劇加工將此寫出來,挺有意思。

劇中還有去動物園表演相聲、有人花錢請他們講相聲哄睡覺的橋段。

楊笠和閻鶴祥還演了對兒新婚夫妻,要在小園子裏辦一場相聲婚禮。

婚禮有報幕、相聲表演等全流程,看著新奇、樂呵。

如果你了解德雲社這些師兄弟間的梗,那《萬春逗笑社》確實從演員陣容和劇情包袱方面都是好笑的“電子榨菜”。

但如果你想看搞笑的情景喜劇,那主演們確實稍顯拉胯,人物間有點割裂。

不少人都在本色出演和劇中人設中橫跳,時而演自己,時而回歸劇本。

演技著實一般,就像豆瓣很多網友寫到的短評:

相聲都還沒說明白,哪裏能演好戲。

劇中在描繪內心獨白和情節推進方面,采用了打破第四面牆的手法,對著鏡頭直說。

但過于頻繁,大部分轉場都在用,顯得投機取巧,更加暴露缺點,仿佛直白地表示我們演不出內心戲。

雖然大家百分百樂于看到不管是二人轉演員還是相聲演員,都能找到更寬闊的演藝道路。

但轉到影視劇賽道時,還是要有基本的業務能力。

演戲,不是什麽人都可以的。

2 阅读: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