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南京林業大學挖出明代錦衣衛墓,雖遍地盜洞,卻留下價值上億文物!

漢武帝的夜光杯 2024-05-10 19:46:33

南京施工隊挖出明朝古墓,墓中藏有“天價”梅瓶

2011年,南京林業大學的新校區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進行。施工隊在一處荒地中深挖時,遭遇了一塊異常堅硬的土壤,無論如何努力,挖掘工作都顯得異常艱難。當土層被逐漸剝離,一個驚人的發現讓所有人目瞪口呆——這竟然是一座明朝時期的古墓。

古墓的出土,無疑爲這片土地增添了厚重的曆史感。然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墓室內藏有一件類似現代“天之藍”酒瓶的器物,其精美的工藝和獨特的色澤,立即引起了考古專家們的極大興趣。經過仔細鑒定,這件器物竟是一只珍貴的梅瓶,其價值連城,預估價值高達數億元。

揚州博物館同樣也有個這樣的梅瓶,還是該館的鎮館之寶,喚作霁藍釉白龍紋梅瓶。這個梅瓶是我國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估價甚至超過十個億,稀有程度可想而知。

古墓的發現,立即引起了文物保護部門的高度重視。考古專家們迅速趕到現場,只見古墓大部分被汙水浸泡,位于一個不起眼的山窪之中。經過初步排水和清理,專家們痛心疾首地發現,墓地上布滿了盜洞,這意味著這座古墓在曆史長河中已經多次遭受盜墓賊的侵襲。然而,在遍地盜洞的情況下,墓穴的角落裏卻意外地發現了兩只珍貴的器皿。

其中一只白色的陶罐看著比較普通,但另一只梅瓶卻散發出淡淡的藍光,令人歎爲觀止。這只梅瓶的高度爲26.8厘米,口徑4.4厘米,通體藍紫色,色澤潤澤,工藝精湛。長時間埋在地下,瓶內滲入了一些泥土,但絲毫不影響其獨特的美感。

專家們小心翼翼地將其取出,並立即送往南京博物館進行封存。

這座占地僅五六平方米、由青磚簡單堆砌而成的雙室墓,爲何會藏有如此珍貴的寶物?墓主人究竟是何許人也?經過深入研究,專家們發現這兩塊合字墓碑上刻著墓主人的身份。

原來,這座古墓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男主人名叫徐敘,是明朝的一位錦衣衛指揮使。考慮到附近還有明朝開國大將徐達的墓,且這位指揮使也姓徐,有學者推測他可能是徐達的第七代子孫。而女主人的身份則更爲顯赫,她是周瑄的孫女。周瑄生前曾擔任禮部尚書,死後被葬在江甯一帶,並被明憲宗追封爲太子少保,這足以證明她在皇室中的地位和影響力。

在明代,錦衣衛的“衛”實際上是一種軍隊的組織架構,它大約包含了五千六百人,與當今的旅級編制相埒。在“衛”中,最高領導者被尊稱爲“指揮使”,而“佥事”則位居其後,擔任著類似于現代副旅長的角色,同樣被視爲高級職務。

另外,我們根據曆史資料的記載可以了解到,“恭人”這一稱謂在明清兩代特指四品官員的妻子。因此,從這個古墓的背景中,我們可以推斷出,墓主徐敘在錦衣衛中身居四品要職,而周氏則是這位高官的尊貴夫人。

梅瓶在古代是身份的象征,通常只有王公大臣的墓葬中才會出現如此高級的隨葬品。考慮到男女主人都與明朝皇室有著深厚的聯系,他們很可能曾受到朝廷的恩賜,因此墓中出現如此珍貴的隨葬品也就不足爲奇了。這座古墓的發現,不僅爲我們揭示了明朝時期的曆史文化,更讓我們對古代工藝和審美有了更深的了解。如今,這件梅瓶已成爲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展示在三珍殿中,吸引著無數遊客的目光。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