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流IP淪爲套路拼盤,《功夫熊貓4》的觀影落差從何而來?

影視産業觀察 2024-04-03 18:40:38

2008年6月,美國夢工廠動畫用一個憨態可掬的熊貓形象叩開了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的大門,電影《功夫熊貓》斬獲內地1.86億票房,成爲了中國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破億元的動畫電影;2011年,《功夫熊貓2》以6.12億票房的成績再次刷新了中國電影史的動畫電影票房紀錄;2016年,《功夫熊貓3》熱度再次登頂,首次沖破中國動畫電影史10億票房大關,至今仍位列中國內地動畫電影最高票房榜前十。

除了輝煌的票房成績,口碑方面《功夫熊貓》系列也持續保持領先,憑借鮮活明晰的人物刻畫、隨處可見的中國元素、深邃紮實的精神內核和獨樹一幟的美學風格,讓數十萬觀衆在豆瓣爲三部系列影片分別打出了8.2、8.1和7.8的高分。

但時間來到2024年3月底,該系列似乎顯現出盛極而衰的頹勢,一直以來倍受衆期待的《功夫熊貓4》遭遇了口碑與票房的雙重滑鐵盧,不僅日票房最低跌至400余萬,“販賣情懷”“系列最差”“敷衍至極”等差評也連連上線,豆瓣開分甚至僅有6.7,如今跌至6.5。從頂流IP跌落至此,《功夫熊貓4》到底做錯了什麽,讓觀衆産生了如此大的“逆反心”?

《功夫熊貓4》,觀衆失望在哪?

簡單來說,《功夫熊貓4》遭受如此大的口碑反撲,在于其各方面制作水准與前作形成的割裂感,造成了觀衆巨大的心理落差。

第一重落差感來自于在人物呈現方面,經典角色與前作行爲割裂,新推角色自我行爲邏輯沖突。《功夫熊貓4》崩壞的人物可以分爲兩種,一種是阿寶這類經典角色被強行剝奪了前三部的成長經驗,心智能力大幅倒退。在第四部影片開頭,阿寶的思想境界呈現出斷崖式下跌,不僅難以靜心冥想完成修煉,還被浣熊師父點出“不擅長教授與培養”的缺點。但實際上,阿寶早在《功夫熊貓2》和沈王爺的對戰中擁有了“心如止水”(inner peace)的能力,也在《功夫熊貓3》中成功訓練了熊貓村所有村民,讓大家尋找到了新的自我,從而成功戰勝了天煞手下被控制的大批傀儡。可以說,第四部僅僅保留了阿寶貪吃、搞笑這些表面的人物特性,忽略了人物在內心境界中已經取得的成就,讓阿寶這一角色産生了成長斷層甚至成長逆跌,不免讓人産生割裂感。

另一種是小真這類新出現的角色。主創們清楚地了解到,前作中阿寶的形象已經通過三部進階式的成長刻畫基本豐滿完善,因此希望通過《功夫熊貓4》推出新的主要人物,將“神龍大俠”的身份傳承下去,完成IP形象的續接。但遺憾的是,小真這一角色的人物弧光也被減弱,角色自身的行爲邏輯難以自洽。例如小真被阿寶策反的過程過于膚淺,作爲被反派培養多年的臥底,心機深沉的小真卻因阿寶短暫路途中的噓寒問暖、分享食物等潛在的人情,就背叛了培養自己多年的上級。而後小真與魅影妖後的對戰過程也過于生硬,在阿寶自己都被魅影妖後打敗關押後,小真僅僅依靠著對阿寶功夫的模仿就戰勝了對方,與第一部阿寶經過內心成長,領悟到“認知自我,相信自我”的真谛後贏得勝利對比,省略了小真內心成長的過程,人物呈現更加扁平,無法獲得觀衆的認可和喜愛。

第二重落差感是在內容敘事方面。一方面,被擴充的世界體系對原有世界觀造成了沖擊,另一方面,重要情節的轉折也過于生硬。首先是世界觀擴充帶來的問題,與《功夫熊貓3》相同,《功夫熊貓4》將世界觀做了進一步擴充,引入了“刺柏城”地圖,這對于延伸故事與衍生敘事是常見的手段。但讓觀衆不能接受的是,主創團隊將刺柏城作爲“大都市”進行刻畫,但其中的居民甚至沒有聽說過神龍大俠的名號。這讓前三部“神龍大俠”的救世之舉變得尤爲尴尬,貶低了前作中極其重要的英雄角色,挫傷了觀衆對角色的情感信任。其次,《功夫熊貓4》中某些情節的轉折點也只是爲了推進劇情而設置,忽略了因果銜接的合理性。不管是影片爲推出新人物強行讓剛剛成爲神龍大俠不久的阿寶退居二線做精神導師,還是前三部的重要反派登場片刻就被魅影妖後擊敗並被吸收了功力,下線如趕場,與之前三人強大的武力值形成了巨大反差,亦或是最後反派與阿寶的集體和解,都讓觀衆摸不到頭腦、哭笑不得。

第三重落差感來自于影片在中國元素運用方面的降級。前三部一直所堅持的認真融合中國傳統文化的匠心在《功夫熊貓4》中大打折扣。在第一部中,導演團隊親自來到中國考察,選定了桂林山水爲模板,將和平谷打造成了霧氣飄渺的武術修煉之所;第二部則以黑紅色調爲主突出暗黑風格,開場便是中國非遺皮影戲,還選定了北京與四川的名勝古迹作爲影片中的標志性建築的原型,鵝老爹經營面館的街巷中也充斥著川渝地區的喧鬧意味,足見主創團隊的誠意;第三部的熊貓村原型取址四川的青城,建築設計特地采用了當地的特色竹樓,熊貓村中田間的蓑衣和水車也比對原景做了最大複原,影像美輪美奂卻風格多變,更讓中國觀衆倍感親切。除了造型上的美化作用,這些自然景致、古建築和地域生活方式更是中國傳統文化與價值觀念的外化表征。例如烏龜大師在仙氣缭繞的和平谷山崖中冥想打坐、爲人解惑,暗含著道家文化與世無爭,自然無爲的思想。而世外桃源般與世隔絕的熊貓村,是被屠村後幸存的熊貓爲避難而共同建造的,有著幾分《桃花源記》的意味,村民們的生活方式也貼合中國的隱士文化特征。但這些融合了傳統文化價值的中國元素在《功夫熊貓4》中似乎失去了蹤影,影片僅僅保留了對李小龍、成龍等功夫巨星招牌動作的模仿和對中國影人周星馳笑料包袱的致敬。影片中表達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念的元素被大大削弱,致使觀衆對其傳達的中國精神只覺其形,無感其神。

那麽,《功夫熊貓4》真的一無是處嗎?或者,我們可以換一種視角來審視這部影片,那就是忽略前三部的出色表現和劇情刻畫,單純地將《功夫熊貓4》當做一部獨立影片,或者當做《功夫熊貓》系列的番外來看而不是續作。在這種情況下,它其實可以是一部及格的動畫故事片。整部影片擁有簡單易懂的情節主線,輕松搞笑的故事氛圍,動作流暢的功夫打戲和集錦式的反派返場,這種“合家歡”式的敘事套路雖然像是流水線生産出的快餐,經不住推敲,但足夠博人一笑。定位降低後,該片也更容易被觀衆接受,至少不至淪落到豆瓣評分6.5的尴尬處境。可遺憾的是,它的確是作爲《功夫熊貓》系列的續作登場的,在人物、劇情、美工、特效、內涵上與前作形成了巨大反差,觀衆未免不會産生強烈的落差感,導致口碑崩壞,市場失靈。

好萊塢動畫電影的集體困境

事實上,除《功夫熊貓4》外,好萊塢動畫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遭遇困境早已有之。《精靈旅社》系列、《愛寵》系列、《神偷奶爸》系列等不少好萊塢的優質動畫IP都開始出現口碑滑坡的趨勢。雖然還不至于淪落到“粗制濫造”的地步,但是內容表達和創作水平也陷入了不溫不火的狀態,更多觀衆表示“可以看,但沒那麽驚豔了”,其原因值得略作探討。

首先是好萊塢動畫IP自身似乎達到了創意瓶頸。主創和出品公司對IP的創意開發已到極限,致使幾部動畫IP從票房神話的神壇跌落,紛紛被貼上“系列最差”的標簽。《功夫熊貓4》就是最好的例證,經過前三部的鋪墊,主角阿寶的成長線路完滿,世界觀也大致擴充完善,主線內容完成了封閉式的敘述,基本已經向市場與觀衆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主線劇情的接續開發難度驟增,繼續開發也只能擴充一些支線或者人物番外,例如番劇《功夫熊貓:蓋世傳奇》系列就收獲了較好口碑。除此之外還有《精靈旅社4》,該系列故事也面臨著“傳承”的問題,即家族成員逐漸離開精靈旅社,德古拉也准備退休,需要把精靈旅社交給女婿,卻又覺得決定太過草率,于是折騰出了一系列麻煩和難題,引發了女婿的失控。但最終解決女婿失控的卻是幾句關于回歸善良本性的台詞,結局收束地猝不及防。由此可以看到,在原作的世界觀、價值內核和人物成長上已經達到頂峰時,可以開發的空間已經不再充足,強行延伸故事只能淺淺敘述,無法深紮,淪落至“系列最差”就成爲必然。

其次是好萊塢動畫故事的內涵降級,逐漸從“全齡向”動畫跌落至“合家歡”動畫。由于系列IP故事接連開發,故事內容已經達到“續寫臨界線”,續作影片就只能通過簡單易懂的情節框架,誇張搞笑的動作表情和套路化的反轉模式爲觀衆打造一個“合家歡”式的情懷故事。但好萊塢動畫電影真正打動國內觀衆的從來都不是套路拼盤,而是有著一定現實價值的深入敘事。例如《瘋狂動物城》尖銳的種族對立,《尋夢環遊記》在生死關頭的親情剖白,《功夫熊貓》對自我的認知提升等等。遺憾的是,這些優質故事內核在近幾年的好萊塢動畫中逐漸消弭殆盡。而此時,《深海》《長安三萬裏》等國産動畫卻在奮力從淺表化敘事中走出,努力提升故事內核,表現現實主義精神,並獲得了突出成績。兩相對比下,好萊塢動畫所面臨的市場難題和創意瓶頸就變得更加難以藏匿。

也許,面對當下的市場困局,好萊塢動畫真正需要做的不是頂著高流量IP的保護傘硬剛疾風驟雨,而是讓過去的輝煌成爲過去,重新審視自身在創意開發上遇到的瓶頸和阻礙,思考如何開創新時代下具有現實價值的故事,才能續接好萊塢動畫電影的長久以來積累的優質口碑。

0 阅读:39

影視産業觀察

簡介:關注中國影視潮流脈動,放眼全球影視産業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