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月球,中國有了新構想,美印相視一笑:卻一個跟不上一個幹不好

兵器視頻 2024-03-01 17:13:04

中國即將再探月背,美印想“完美逆襲”,誰料一個跟不上,一個幹不好,看來,中國探月路線,不是誰都能學的。

前言: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麽?這一問題一直讓各國好奇,早在數十年前,美國宇航員就曾拍下月背圖像,並稱其“像極了坑坑窪窪的沙灘”。然而,如今再登月背,對美國來說卻宛如登天,反觀中國,不僅嫦娥四號著陸月背,嫦娥六號也瞄准這裏即將發射。那麽,中國航天將帶給我們哪些驚喜?

(圖解:月背和正面的差異,看起來月背要更光滑一些)

1、爲何都要登陸月背?不只是因爲神秘

每當大家夜晚擡起頭,總能看見一輪皎潔的明月,但月球背面到底是什麽,沒有人能說清楚。久而久之,有關月背的猜測就越來越光怪陸離:

有人猜月背是外星人基地,美軍二戰期間丟失的轟炸機、百慕大失蹤的飛機,都有可能被劫持到這裏。

還有人稱,美國阿波羅登月時,曾親眼看到月背有著可怕景象,所以這幾十年來再也不登陸月背。

但我們都知道,以上不過是對未知事物的猜測,真實情況如何,各國仍在努力探索。

而究其原因,並不單單是因爲過于神秘而引發的好奇心,主要還是月球背面能夠爲人類了解太陽系天體形成提供重要理論依據,以及月球資源急需開拓。

其實,隨著航天技術不斷發展,人類對月背也不是完全零了解。60多年前,蘇聯月球3號探測器就曾拍到過月背圖像,並于1960年對外公布,其表面要比正面更加光滑,隕石坑更少。

而後,美國阿波羅8號飛船上的3名宇航員在進行環月飛行時,也見識到月球背面。這爲今後美國“重返月球”計劃積累重要經驗。2015年,國際空間站以每秒5英裏的速度飛行,期間曾飛越月球表面,

可以說,在持續努力下,人類正不斷揭開月背的神秘。

(圖解:嫦娥六號將于今年上半年發射,預選著陸區爲月背南極-艾特肯盆地)

2、對月球,中國有了新構想

在此背景下,我國嫦娥4號起到關鍵作用。

2018年12月,嫦娥四號探測器搭載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升空,110小時之後,順利抵達月球附近,而後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內,而這,是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實現軟著陸。

不僅如此,嫦娥四號還通過探測器獲取月球表面高能粒子輻射環境譜等數據,進而開展低頻射電天文觀測。尤其是低頻射電,由于月背電磁環境幹淨,所以一直受到全球天文學家關注。因此,美國航天基金會爲其頒發“世界航天獎”。

更重要的是,嫦娥四號登陸月背之前發射的中繼星,之後還將爲嫦娥六號、嫦娥七號等探測器提供中繼支持。可想而知,這對我國整個探月工程而言,意義重大。

基于現有經驗和技術,我國又有了新的構想。

環球網發布了這樣一篇題爲《中國航天一整個月球大動作》的文章,梳理出2024年至2040年間中國將進行的一些月球活動。

如今年6月底之前,會發射嫦娥六號探測器,目的地仍是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除進行地貌、地質探測工作外,還會采集月球樣品,用于未來研究。

此外,2026年時,我國還會發射嫦娥七號,前往南極尋找水存在過的證據;2028年,嫦娥八號發射,用來初步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2040年,月球科研站正式建成,從此中國將在月球上擁有一個自己的月球基地。

(圖解:美國“奧德修斯”號登月,落地瞬間發生側翻,故障不斷)

3、中國登月,世界各國摩拳擦掌

至于嫦娥六、七、八號探測器登陸地點,將和嫦娥四號一致,都選在南極-艾特肯盆地中。

由于這裏是月球上最大最深盆地,同時也是最古老的隕石撞擊坑,深度約12公裏,所以將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研究超大撞擊事件。

甚至是,中國有望通過探月工程,獲得月背蘊含的豐富資源。

嫦娥四號此前探測結果顯示,月背有著遠超預期的鎂、鐵、钛等金屬元素,這對于航空航天發展而言,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

這一點,可以說是最讓美國感到擔憂的。

在美國人看來,即將登陸月背的嫦娥六號,有可能在探測期間,獲得極具價值的一手資料,若是再加上此前嫦娥四號帶來的數據,屆時,中國探月工程計劃勢必會超出其一大截,威脅到美國太空霸權。

因而,中國的成功,讓包括美印在內很多國家都摩拳擦掌。

美國“直覺機器”私營公司宣布,終于在本世紀完成首次登月活動,這距離1972年首次登月,已經過去整整52年。

實際情況卻是,“奧德修斯”號月球著陸器抵達月球表面的瞬間就發生側翻。另外,因爲導航中途故障,導致激光測距儀失效,“奧德修斯”號通訊信號也在著陸前發生短時間失聯現象。

這些失誤讓外界對其今後的探測工作感到擔憂。

(圖解:印度想搶在中國嫦娥六號之前,將月船三號送上天)

4、中國登月路線,不是誰都能學

若說美國在登月方面進展艱難,那印度登月顯然要順利不少。

2008年時,印度就已經將首個月球探測器月船1號送上月球,並獲得了不少圖像與關鍵數據。

現在,印度又想趕在嫦娥六號登月前,先發射月船三號。據介紹,月船三號主要采用隨機著陸方式,登陸之後會釋放一輛月球車。

與美國登月方式相比,這種方式看起來要更簡單和安全。

正因如此,有分析認爲,從中美印三國的探月成果來說,中國無疑是最成功、發展最快的一個,但是,其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探月路線,美印很難學透。

眼看中國航天2024年還有更多大事要幹,美印現有態度顯然要跟著挑戰一下,甚至是准備搶先一步發射。只能說,沒有什麽能一蹴而就,否則很容易像現在“跟著中國登月路線走,卻一個跟不上,一個幹不好。”

2 阅读:902
评论列表
  • 2024-03-02 13:47

    [紅臉笑]其實月背面有條大🐟遊來遊去,,宇宙戰艦少女級[鼓掌][呲牙笑]

  • 2024-03-02 11:40

    背面坑更多更大好吧,

  • 2024-03-02 13:49

    俗稱叫嫦娥,,其實魔女,,宇宙無敵艦

  • 2024-03-02 19:08

    背後的表面要比正面更加光滑,隕石坑更少——從邏輯性上說,爲何向地球一面的隕石坑那麽大?反而向著太空的一面的隕石坑則如蜂窩,難道隕石都帶有導航懂得繞地球去轟擊月正面?不由得讓我想到,蘇聯的說辭也是假的,它們根本就沒有到過月球並繞月球轉圈圈。

兵器視頻

簡介:讓我們一起暢聊國內外最新資訊、最前沿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