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站在千億營收高峰,開啓滾燙純電元年

42號車庫 2024-02-27 01:00:06

「掌控自己的命運,挑戰成長的極限」是理想汽車 CEO 李想常說的一句話,而伴隨著理想汽車全年營收達到 1,238.5 億,這句話也顯得更加擲地有聲、振聾發聩了。

這意味著,盡管同樣遭受著貫穿了 2023 年的價格戰的沖擊,理想汽車仍舊在一片混亂中尋找到了適合自己全力向上的穩態秩序,就像李想在微博上說的那樣:

産品學蘋果,商業學特斯拉,制造學豐田,組織學華爲,變革學微軟。當下的規模,好好學習最重要。

現在,站在 2023 年與 2024 年交叉路口的理想汽車,將正式作別增程式的單一戰場,並背靠增程式打下的千億江山,增兵增程戰場,分兵純電戰場。

伴隨著戰場版圖越來越大,對于理想汽車來說,千億這座高峰只是先歇歇腳的地方,接下來還要攢攢勁繼續向上打。

理想汽車有史以來的最佳財務表現

2023 Q4 財報

2023 年第四季度依舊是理想汽車保持高速增長的一個季度。

首先來看一些關鍵財務指標:

車輛銷售收入 403.8 億,同比增長 133.8%,環比增長 20.1%;

車輛毛利率爲 22.7%;

總營收爲 417.3 億,同比增長 136.4%,環比增長 20.3%;

毛利率爲 23.5%;

淨利潤爲 57.5 億,同比增長 2,068.2%,環比增長 104.5%;

自由現金流爲 146.4 億,同比增長 349.4%,環比增長 10.7%。

從這份財報來看,基于 2023 年第四季度不斷實現突破的銷量,理想汽車在營收、利潤、現金流等方面均實現了亮眼的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第四季度的優惠拉低了平均售價,但理想汽車的毛利卻仍然堅挺,甚至車輛毛利率還比第三季度增長了 1.5 個百分點,大大超過了特斯拉同期的毛利表現。

另外,銷量的突破也帶動了理想汽車在其他方面的收入。財報顯示,銷量的增加帶動了充電樁以及配件、服務的增長,讓理想汽車第四季度的其他銷售和服務收入達到 13.5 億元,同比增長 254.6%,環比增長 27.2%。

可見,由銷量推動,理想汽車正在越來越多的享受到規模效應帶來的紅利。

到了今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車則給出了如下的業績預期:

交付量在 10 萬到 10.3 萬之間,同比增長 90.2% 到 95.9%;

收入在 312.5 億到 321.9 億之間,同比增長 66.3% 到 71.3%。

目前來看,理想汽車 1 月份的交付量爲 31,165 輛,2 月份截至到 2 月 18 日的交付量爲 1.01 萬。也就是說要完成這份業績預期的話,理想汽車在一季度剩下的一半時間裏,需要完成大約 5.9 萬輛的交付成績 —— 壓力基本來到了 3 月份上市的 MEGA 以及改款 L7/8/9 上。

2023 年全年財報

2023 年是理想汽車首個每季度均實現盈利,擁有曆史最佳財務表現的一個財年。

來看一些關鍵財務指標:

車輛銷售收入 1,202.9 億,同比增長 172.7%;

車輛毛利率爲 21.5%;

總營收爲 1,238.5 億,同比增長 173.5%;

毛利率爲 22.2%;

淨利潤爲 118.1 億,同比增長 58,494.3%;

自由現金流爲 441.9 億,同比增長 1,861.8%。

自 2015 年成立開始算起,理想汽車從虧損到全年盈利這一段路走了 8 年。

而一旦走完,理想汽車便以相當的差距領跑了新勢力 —— 營收突破千億,現金流 441.9 億,另外根據財報,截止到 2023 年底,理想汽車的現金儲備已經增加到了 1,036.7 億,本錢十分豐富;毛利 22.2%,達到了李想所認爲的科技企業所應有的毛利。

另外還需補充的是,資本市場對理想汽車也有了進一步的認可和信心。財報顯示,理想汽車已經作爲成分股被納入了恒生指數。

對于這份財報的表現,李想評價道:

規模的顯著增長、研發的不斷深入,以及經營效率的持續提升推動我們在 2023 年實現了曆史最佳財務表現,也爲理想汽車步入産品矩陣更加豐富、市場需求更加多元的 2024 年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相信什麽蒙眼狂奔」

理想汽車 2023 年 1,238.5 億的營收與其自上而下的高頻自我成長、叠代、糾偏是分不開的。

如前所述,李想在各個方面向各個前輩大佬學習。同時,理想汽車還對其進行充分的內化吸收,最終將其變爲理想汽車血液的一部分,就像李想在微博上回複網友時說的那樣:

學來的知識必須經過充分消化後的落地驗證才會成爲能力,必須變成營收和利潤以及人才的成長才是能力,這些組合在一起就是真正的自己。我不相信什麽蒙眼狂奔,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

「不相信什麽蒙眼狂奔」的理想在 2023 年的確始終睜圓了眼睛冷靜注目,而後穩住節奏謹慎行事。

在産品方面,理想汽車 2023 年陸續上市交付了 L7 Air/Pro/Max、L8 Air、L9 Pro,並且 L7/8/9 在 2023 年累計銷量均突破了 10 萬輛。

由此,理想汽車成功完成了從理想 ONE 到 L 系列的全部産品切換,將産品品類從全尺寸 6 座下探到大五座,覆蓋了從 30 萬到 50 萬的廣闊市場,進一步搶占了高端家庭用車市場用戶的心智高地。

在渠道方面,截止到今年 1 月 31 日,理想汽車已經在全國擁有了 474 家零售中心、360 家售後維修中心以及授權钣噴中心。需要強調的是,單單在去年 12 月份,理想汽車的零售、交付以及服務三端門店就增加了 110 家以上。

這說明在 2023 年,以直營體系爲核心,理想汽車越發以精細化管理的方式跑通了渠道建設的方法 —— 公司資源高效利用,團隊和流程不斷優化;不盲目追求線索數量,重視培訓提高銷售人員素質;以品牌影響爲起點,提高用戶的轉化率。

在營銷方面,李想認爲「營銷做得差,是對研發團隊最大的傷害」。2023 年,理想汽車的營銷打法可以說讓行業內外都驚呼太卷了。

2023 年 3 月 29 日,理想汽車發布了第一份周銷量榜,從此帶起了新能源汽車行業以周爲單位拼銷量的內卷節奏,更是給各品牌之間唯恐定語不夠多的榜單營銷戰再添了一把大火。

雖然當時海量的質疑以及謾罵紛紛向理想汽車身上招呼,但時間一長,這份周銷量榜單卻越來越具備公信力和影響力,甚至到後來部分品牌已經開始借此榜單爲自己貼金。

有了從思想到行動的合一,自上而下擰成一股繩的理想汽車在 2023 年實現了銷量的狂飙 ——一季度突破 2 萬,二季度突破 3 萬,四季度則一口氣擊穿了 4 萬、5 萬的大關,全年則達到 376,030 的銷量,在新勢力中一枝獨秀。

銷量狂飙,繼之而來的便是營收滾滾。由此,理想汽車也就更能調動充分的資源「掌控自己的命運,挑戰成長的極限」,形成正向循環。

2024 年怎麽賣 80 萬?

系于純電

理想汽車今年的銷量目標是 80 萬,相當于今年的銷量翻了一倍多。那麽問題來了,今年到底怎麽賣到 80 萬?我們可以把這 80 萬拆解一下。

根據規劃,理想汽車今年的産品包括改款的 L7/8/9 、新上市的 L6、MEGA 以及下半年的三款純電車型,總計 8 款車,平均下來每台車每個月需要賣到 8 千台左右。

賬面數據看起來挑戰並不大,而且從 L7/8/9 的銷量成績來看,今年起碼能夠爲年銷貢獻一半。

另外對于理想 L6,理想汽車銷售與服務高級副總裁鄒良軍曾表示理想 L6 的銷售目標是月銷 3 萬。如果二季度上市的理想 L6 可以實現「發布即交付,交付即上量」的話,那麽樂觀地估計,理想 L6 今年也許可以爲年銷貢獻 20 萬左右的量。

這也就意味著,理想汽車的純電車型,包括理想 MEGA 以及下半年的三款純電車型今年起碼要賣到 20 萬輛,而且理想汽車還尚未具體指明那三款純電車型今年是否均可以實現交付 —— 影響理想汽車 80 萬年銷完成與否的大部分不確定因素都集中到了純電産品上。

其實對于純電産品,理想汽車的介入並不算晚。早在 2018 年,理想汽車就已經啓動了對超充電池的研究。不過直到 2023 年,理想汽車才圍繞著純電有了落地的動作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布局超充站。

從 2023 年 4 月 20 日落地首座超充站開始,理想汽車到現在已經建成並投入運營了超過 330 座超充站。

到了今年,理想汽車則計劃建設 2,000 座超充站,完成對全國十八條高速幹線的覆蓋以及對三線及以上城市核心城區 60% 的覆蓋。

雖然建設速度不算慢,但規模相對于友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在超充站的建設上,理想汽車還是要繼續加快速度、加大投入。

2023 年理想汽車在純電方面另一個落地動作則是正式揭開了 MEGA 的廬山真面目。理想 MEGA 在外觀設計上打破了以往 MPV 的設計定式,同時在內飾則又延續了理想汽車駕輕就熟且大獲成功的家庭空間設計。

目前來看,無論是討論度、關注度,還是 1 小時 42 分鍾訂單破萬的成績,理想 MEGA 的表現應該是符合理想汽車預期的。而在正式上市之後,其真實銷量能否打破高端 MPV 的銷量迷局值得期待。

基于超充站的鋪展以及通過研發 MEGA 在純電産品上的技術積累,理想汽車下半年將要推出的三款純電車型的産品競爭力勢必也不容小觑。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下半年的三款純電尚不清楚什麽價格和定位,但可以預料到的是,曾經在各自細分市場裏各自埋頭耕耘的蔚小理,今年要在純電市場上掰掰手腕了。

一句話,理想汽車今年在純電市場怎麽操盤、會出現什麽結果,很有看點。

全國都能開:讓錢再燒一會兒

智能化,特別是智能駕駛的表現好壞與否是支撐理想汽車 80 萬年銷的一個關鍵點。

理想汽車 2023 年的智能駕駛整體表現並不算亮眼。2023 年 4 月份,理想汽車發布了 AD Max 3.0,可直到 12 月份才隨著 OTA 5.0 正式推送,其間還發生了著名的開城打臉事件。

更讓理想汽車産生智駕危機感的是華爲。同樣是在 2023 年 4 月份,華爲發布了 ADS 2.0,並到了 9 月份憑借上市問界新 M7 徹底爆發,以一己之力令智駕實現了破圈,用戶對智駕的需求也因此快速增長。

而相對于「冰箱彩電大沙發」,理想汽車在智駕方面的聲量的確顯得尴尬。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正是開城打臉、華爲智駕爆發等事件,讓理想汽車對自己正處在愚昧之巅的智駕能力有了清醒的認知。于是在 2023 年的秋季戰略會上,理想汽車把對智能駕駛的重視提到了從未有過的高度。

事實上,理想汽車從去年下半年以來一直在加大對智駕的投入。

在人才方面,到 2023 年底時,理想汽車的智駕團隊已經到了千人的規模,今年會進一步擴充到 2,000 人,到 2025 年,則會擴充至 2,500 人。

在資金方面,2023 年以來,理想汽車的研發費用一直在逐季度增長 —— 一季度的研發費用爲 18.5 億,二季度爲 24.3 億,三季度爲 28.2 億,四季度爲 34.9 億。

進入到 2024 年後,對于智駕第一梯隊來說,有沒有圖已經不再是討論的重點,開多少城才是競爭的關鍵。

當前,華爲已經宣布了高階智駕全國都能開;小鵬城市智駕全量覆蓋了 243 座城市。理想汽車當前的智駕開城進度與這兩家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

不過理想汽車擁有充足的現金儲備、超過 66 萬的車隊規模、高效的組織能力,完全可以集中兵力以「百團大戰」式的規模投入資源,並將其高效地轉化爲市場競爭力,補齊智駕短板。

然而智駕能力固然能夠以「百團大戰」式的規模投入資源進行彌補,但華爲、小鵬已經率先搶占了用戶對智駕的心智高地,理想汽車如何以仰攻的方式扭轉用戶對自己智駕的認知是一個更難的難題。

根據理想汽車規劃,到了今年二季度,無圖版的城市 NOA 會向全國所有的 AD Max 版本車輛推送。理想汽車總裁馬東輝在財報會議中表示,理想汽車的智駕産品和研發能力今年在國內肯定是數一數二的。

理想汽車數一數二的智駕到底什麽樣?別著急,讓理想汽車的錢再燒一會兒。

寫在最後

從 2022 年第四季度實現首次季度盈利之後,理想汽車便正式擺脫了虧損的泥沼,並在 2023 年每個季度均實現了盈利,且成爲了《2023 胡潤世界 500 強》榜單中最年輕的企業,由創業型公司搖身一變爲成長性企業。

這意味著,理想汽車過往關于企業、産品等的一系列戰略在商業實踐中得到了驗證;成功內化了向蘋果、特斯拉、豐田、華爲、微軟等公司的學習成果;在銷量持續上漲的過程中,形成了夠厚的血條。

另外需要再次強調的是,今年理想汽車的産品將擴充到 8 款,其中理想 L7/8/9 可以穩住 40 萬的銷量基盤。

這也就是說根植于穩健的商業能力,理想汽車今年其實進可攻退可守。面對智駕進城、大模型上車等衆多燒錢戰,理想汽車可以表現得更具攻擊性和從容有度。

而需要小心的是,品牌影響力繼續擴大而一向在宣發上高調又桀骜的理想汽車,正在成爲越來越多的企業或模仿或攻擊的對象。2024 年及以後的理想汽車,或許更加需要以自己的雙拳敵友商們的四手。

盡管在宣發上高調又桀骜,但不可否認的是,理想汽車在行動上卻總是務實且謙虛,就好像文章開頭提到的李想那一句:「當下的規模,好好學習最重要」。

3 月 1 日,理想 MEGA 和 L 系列的 3 個改款就正式上市了。急急風已響徹天,「好好學習」的理想汽車 2024 年的彙報表演馬上就要正式開始。

以下是理想汽車管理團隊在財報電話會議中的關鍵內容,我們做了不改變原意的編輯。

Q:理想和華爲、小鵬在智駕上的差距是什麽,大概什麽時候可以超過?

A:理想汽車會在 Q2 時向 AD Max 車型推送無圖的、向全國開放的城市 NOA,Pro 車型也將會升級 BEV 模型。總之理想汽車的智駕産品和研發能力今年在國內肯定是數一數二的。

Q:理想汽車今年如何確保産能爬坡以及産品交付?

A:理想汽車通過之前産品的産能爬坡、産品交付已經積累了可複制的經驗。

目前,理想汽車新車型的進度都符合開發計劃,制造方面已經完成廠房的規劃、工人的培訓。理想汽車今年有信心保證産品交付的及時性。

Q:理想汽車未來在産品價格上是否有下探的計劃?

A:往後看 5 年,理想汽車是不會推出 20 萬以下車型的。到 2030 年,理想汽車憑借單純的家庭用戶市場或可以接近 iPhone 在全球的營收表現。

Q:理想汽車 2024 年對純電車型的規劃是什麽?

A:我們下半年會發布另外三款純電 SUV,標配 5C 充電,産品力極強,將會成爲同價位家庭用戶首選。

Q:理想汽車如何看待行業的競爭?

A:理想汽車會堅持一貫的看法,未來的競爭會逐漸向頭部集中。

Q:理想汽車 2024 年在價格戰中的節奏是什麽?

A:今年是理想汽車的産品大年,理想汽車對産品的投入會持續增加,産品能力會持續轉變成用戶價值。目前,公司各個團隊都已經做好了准備。

Q:智駕的 iPhone Moment 什麽時候會到來?

A:也許會在未來 2-3 年內到來。因爲隨著 L2/3 級智駕的量産、數據積累帶來的量變以及 AI 技術的提升,智駕會迎來它的質變。

另外,理想汽車在未來會一直堅持智能駕駛的標配,暫時沒有額外收費的計劃。

0 阅读:47
评论列表
  • 2024-02-27 09:03

    哈哈哈,今年開始等著爆懸挂吧

  • 2024-02-27 18:31

    理想太原、清遠的車禍,ABC柱全斷;理想不用心做技術擅長搞營銷請車評人和水軍,老板李想之前是汽車之家的,拿被撞死的車主做梗發微博,明明80碼車速被說成180碼,有這樣的老板造車能安全?Mega純電跑三亞試駕說明電池不行;小鵬和蔚來都比理想有技術,領克從山路翻滾下去,就一人輕傷,便宜十萬都比理想安全,可見理想車偷工減料。不爲任何利益,看不慣理想愚弄大衆;劣幣企業就該倒下,讓真心做車的企業活下!

  • 2024-02-27 11:38

    李想,你真的太棒了!我喜歡你

  • 2024-02-27 10:28

    這是要讓特斯拉的利潤再漲

42號車庫

簡介:Hey, it‘s 42HOW. 用最簡單的方式讀懂未來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