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習得性無助?

失語者雲骧 2024-05-07 15:04:58

馬雲說,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是絕大多數人死在明天晚上,見不到後天的太陽。

絕大多數“習得性無助”患者其實也死在明天晚上,不止覺得見不到後天的太陽,甚至覺得從此都見不到太陽,覺得自己的人生暗無天日,再也沒有任何希望,開始破罐子破摔,成爲一個廢人。

“習得性無助”患者們並不是沒有努力過,相反,他們做過很多嘗試,爲了理想拼盡過全力,但是四處碰壁,一事無成。

正是因爲太多次失敗,讓他們曾經高漲的熱情消耗殆盡,讓他們那顆曾經火熱的心也涼透了,然後經常感到一股強烈的無力感,從四面八方湧來,將他們淹沒,使他們窒息,就此開始佛系、躺平、擺爛……

最後,徹底墜入“習得性無助”的深淵。

但其實,“習得性無助”患者們,往往忽視了兩個最重要的問題,一個是「堅持」,另一個是「方向」。這是他們之所以陷入“習得性無助”的核心動因。

先說堅持。

要知道,人生本就是個苦難重重的過程,生活更是一個勝無恒勝的永恒戰場。

當你意識到這點時,你還能繼續奮鬥人生,熱愛生活。

就像羅曼·羅蘭所說,這世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唯有這樣,你才能突破人生的重重苦難,一次又一次擊潰生活的迫害,得見黎明的曙光,看見“後天的太陽”。

也就是說,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只要方向對了,堅持就是勝利。

但堅持並不是說,機械的重複,而是持續的叠代: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慢一點也沒關系,放到一個較長的時間維度,做時間的朋友,就是量變到質變的飛躍。

當然,堅持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不僅僅是人生的苦難和生活的迫害,可能還有工作的壓力,種種不如意),不要受這些一時的低谷影響,因爲按照曆史周期律,當真正的低谷過去,迎來的必然是高峰。

再來說方向。

所謂正確的方向,簡而言之,就是找到自己喜歡並擅長的事情,將其作爲終身的事業,終身爲之奮鬥。

你會發現,這恰恰也是最快成就自己的方式。

難的是如何找到,我的建議是,趁年輕多嘗試多折騰(年輕是最大的資本)。

如果魚與熊掌不能兼得,那就要麽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領域,要麽選擇一個自己擅長的領域,堅持下去,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前者你會發現,喜歡是最好的老師,有了喜歡,再加上堅持,久而久之,必定擅長。

任何一種優秀,本質上都不過是熟能生巧。

後者我想送上稻盛和夫的一句話:

想度過一個充實的人生,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能夠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這種幾率,恐怕不足幾千分之一、萬分之一。與其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如先喜歡上自己已有的工作,從這裏開始。

也就是說,哪怕你“喜歡”和“擅長”兩者都不占,你只要“讓自己喜歡上工作”,你一樣可以擁有一個充實的幸福的人生。

所以,如何克服“習得性無助”?

無他,借用貝殼公司創始人左晖的一句話:

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

以上,供參考。

0 阅读:12

失語者雲骧

簡介:向內求,帶你一起認知覺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