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承歡記》麥家父母反應,終于明白奶奶爲何隱瞞財産

七話影視 2024-04-17 22:34:15

追《承歡記》的觀衆曾經有一個疑惑,手握上海市區老洋房與興安裏酒店群的富豪奶奶陳淑珍,爲何要在繼子一家面前隱瞞財産?

甚至有觀衆覺得她自己過著好日子卻任由麥家人爲生活辛苦掙紮有點冷血。

從理性上來說,奶奶這一選擇沒有任何問題。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爲自己負責,奶奶沒有義務拿財産去補貼繼子一家,她一生都在追求自立自強,對自己如此,對親子、繼子家庭亦是如此。

會有觀衆覺得她狠心,多是出自人情上的審判。

但看到奶奶去世後的劇情,相信觀衆基本都能理解爲什麽她會選擇隱瞞,因爲她太懂人心,或者說,她太懂麥家夫妻是什麽樣的人了。

麥來添、劉婉玉是兩個好人,這一點毋庸置疑,他們對繼母保有尊重,對孩子疼愛有加,如千千萬萬努力生活的普通夫妻一樣,勤儉又善良。

然,好人,不代表沒有欲望。

無論品性如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這也是人之常情。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擁有更好的生活與際遇,正如大部分網友都不是啃老族,卻不妨礙大家羨慕有條件啃老的人,希望擁有和試圖搶奪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也如麥承歡。

她從不介意男友是什麽出身,但當知道辛家亮是富二代時,內心也會産生一點竊喜,在不違背法律與道德的基礎上,誰不希望未來能過得更輕松點呢?

欲望,並不是一個貶義詞,而是每個人都會産生的原始訴求。

麥來添、劉婉玉夫妻,同樣也是有欲望的普通人,在不違背底線的情況下,他們會希望女兒嫁到富豪家庭,會希望通過姻親關系實現階級跨越。

他們不會試圖害別人、更沒有貪婪侵占他人財富的想法,但當人們發現自己有機會得到更好的生活時,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將欲望克制在有分寸的圓圈裏。

這一點,在劉婉玉面對女兒繼承天降遺産時體現地淋漓盡致。

當她不知道奶奶是隱形富豪時,她挺多希望奶奶能在麥承歡嫁妝上出點力,即使被拒絕也不會有什麽怨言,屬于有棗沒棗打三竿,想占小便宜卻不算太貪婪。

可當劉婉玉發現奶奶是富豪,且將女兒麥承歡選定爲繼承人時,劉婉玉的訴求就完全不一樣了,得到很多後,又下意識覺得自己可以享受到更多。

一邊試圖幹涉女兒繼承的興安裏酒店,將自己視爲老板。

另一邊,又舍不得已經被姚志明繼承的老洋房。

被財富沖昏頭的麥媽媽似乎忘了,幾個月之前老洋房和興安裏都與她毫無關系,如今,興安裏也不是她的私有物,而是女兒獨自擁有的財産。

也許正是因爲考慮到劉婉玉習慣性將家人當成自己所有物的性格,奶奶才會在繼承條款上要求酒店先由律師事務所代持,10年後才轉到麥承歡名下。

如果過快轉給麥承歡持有,酒店最終會成是麥承歡的,還是麥家人的,很難預估。

奶奶身後分配的遺産尚且會引發麥家父母的心境變化,如果她在生前便將財産告知繼子一家,以劉婉玉的性格,又怎麽可能不存在越界的期待呢?

有的期待,不一定需要回應,當事人就會覺得幸福。

有的期待,卻會在環境變遷中演變成埋怨,甚至怨恨。

就像姚志明,與奶奶天各一方的他,亦曾埋怨奶奶沒有在自己家破産時施以援手,而是任由自己父親衰敗下去,只在自己的成長過程裏拉了一把。

長大後,他明白這是奶奶的良苦用心,奶奶在用這種方式教會他獨立自強,不希望他像自己的母親一樣,只想做有稻草可以依靠的菟絲花。

他的期待僅僅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留下一點埋怨,便自我消化掉了。

但麥家人卻是和奶奶生活同一個城市,每天都能感受著差距的存在。

如果知道奶奶是富豪,年輕的麥承歡、麥承早可以守住獨立自強才能越走越寬敞這個理念,已經被生活消磨失去拼搏勁頭的劉婉玉,便很難了。

對于奮鬥了一輩子也沒能實現階級跨越的她,更相信“依靠”而非“自強”。

所以無論女兒麥承歡工作能力多強,無論女兒多少次強調要靠自己,劉婉玉仍舊堅定認爲女兒想過好日子,必須嫁一個有錢的丈夫,她的觀念已經固定。

這種觀念中,富豪奶奶,便會成爲她想要依賴的對象。

不是劉婉玉品性有問題,而是當我們無法用自己的力量打破生活困局時,太容易産生不同心境了,每個人都希望遇到救星。

古人總結的“升米恩,鬥米仇”道理便在這,不是我們幫助的人性本惡,而是生活、環境、壓力、情感……太多因素會改變一個人的心境。

當劉婉玉發現富豪奶奶不會願意成爲自己物質財富上的捷徑時,雙方關系還能如何和諧嗎?顯然很難,連她和女兒麥承歡處于這個位置時都無法做到。

此時處在中間的麥承歡姐弟,更會左右爲難,三代人都要活在煩惱中。

另一邊,觀衆眼中老實、善解人意的麥爸爸麥來添,其實和劉婉玉的區別只是他對生活的要求低一點、狀態松馳一點,卻並不是沒有欲望與私心。

注意奶奶遺言裏對麥來添的評價:

我們母子一場,但是,我覺得你沒有你父親那樣討人歡喜,我常想……你是不是把愛都給小劉了,那樣也不錯,疼老婆的男人有福氣。

她肯定了麥來添疼老婆的品質,同時也委婉表達了麥來添凡事都靠劉婉玉出頭、用“怕老婆”掩蓋了他對家人不夠盡心的鹌鹑性格。

這個問題,其實從麥來添對奶奶的態度就能看出來了。

一開始,劇情透露了麥來添夫妻很少去養老院看奶奶(員工甚至都不認識劉婉玉),麥來添對奶奶的態度也一度讓其他人覺得他是對繼母有意見。

但後續劇情揭露,麥來添對奶奶這個繼母更多是敬佩與愧疚,她不僅是承歡的救命恩人,還在麥爺爺重病時獨自擔起照顧責任,解決了麥來添夫妻的養老壓力。

僅憑奶奶幫他照顧重病的父親這一點,麥來添便應該主動扛起奶奶的養老責任。

即使因爲感情生疏沒有成行,麥來添至少在態度上有所表明,而不是多年來只顧小家對奶奶疏遠,僅由麥承歡這個女兒維系雙方的關系。

劇中直到奶奶主動將老洋房借給麥家居住,麥來添才向妻子透露了對奶奶的敬佩,在妻子的慫恿下開口提出與老太太共同生活照顧對方。

這份心意,到底是100%的感恩回報,還是發現原來疏遠多年的繼母是隱形富豪想進一步鞏固關系,編劇不點明,觀衆亦能明。

深谙人情世故的奶奶,又如何看不透這一點。

奶奶喜歡熱鬧,喜歡將所有人聚在一起,會爲了老夥伴們虧本經營興安裏,但她卻不是一個習慣于依靠別人的人,她追求獨立自強的一生。

一個來,一個人走,重感情,卻不重依賴。

她對晚輩亦是如此要求,會在對方困難時拉一把,卻不會做他們的依靠,無論告不告訴繼子一家自己的財富,奶奶都不會給予繼子夫妻想要的經濟扶持。

這種情況下,與其讓他們知道財富後心態失衡引發矛盾讓孫女左右爲難,不如選擇不告知,保持純粹的繼母子關系,大家各不幹擾才是老太太喜歡的關系。

0 阅读:1129

七話影視

簡介:追劇狂人,帶你關注新劇、老劇、經典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