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40年:倫敦國王十字街區鳳凰涅槃

上海城市更新 2024-04-12 20:30:21

估計“國王十字”這個名字在國內走紅,是因爲哈利波特系列中國王十字車站的9又3/4站台吧?

位于倫敦中心的國王十字區域,占地27公頃,是交通、辦公、住宅以及文化娛樂教育的綜合樞紐。自上世紀80年以來,國王十字區域一直在進行更新改造,到2024年,隨著谷歌英國總部大樓的竣工,這個曆時四十多年的更新改造計劃將正式完結。

國王十字街區俯瞰

圖源:網絡

一. 城市更新曆程並非一帆風順

自1980年至1990年間,國王十字區域經曆過一系列更新改造計劃,但都以失敗告終。例如,在20世紀70年代的科文特花園、20世紀80年代的科因街區域的城市更新計劃,是由當地社區組織發展團體發起而逐漸推進改造的。也有學者支持這種改造方案。

自19世紀50年代以來,國王十字一直被鐵路公司占據,而鐵路也迅速延伸至英國北方。因此,這片土地被譽爲“鐵路之地”。雖然20世紀80年代大部分工業用地變成了荒地,但由于靠近倫敦市中心,仍有居民在此生活和工作。然而這些地區並未受到應有重視,因此社會問題繁多。當時,爲了滿足鐵路公司對兩大車站的運營需求,他們將位于國王十字車站隔壁、如今大英圖書館所在地的2000名居民驅逐出去,使得周圍的貧民窟變得更加擁擠。

1990年代初期,著名建築公司諾曼·福斯特曾發起國王十字更新計劃,但由于當時經濟衰退,計劃最終夭折。

二. 重點發展多樣性的公共空間

國王十字的更新改造計劃之所以成功,這背後,與地方政府和社區的緊密合作至關重要。規劃過程由卡姆登和伊斯靈頓行政區共同管理。他們將“靈活性”和“多樣性”視爲首要任務,允許更新建設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分階段進行,並爲每個建築物設定了具體用途和大小的限制。

值得一提的是,與倫敦許多金融城的發展不同,國王十字的規劃申請中明確界定了公共空間和街道的範圍。

連接國王十字車站、聖潘克拉斯車站和糧倉廣場的地下通道,由LED燈裝點的“藝術牆”。

圖源:國王十字車站官方網站

不難看出,這次國王十字的改造計劃對公共設施和公共空間非常重視。自2009年以來,國王十字在公共空間基礎設施上的花費約爲2.5億英鎊,優先用于創建公共空間,占站總土地面積的40%。

該地區擁有兩大火車站——國王十字車站和聖潘克拉斯,它們連接了英國國內主要的鐵路線路和始于倫敦、通往法國巴黎和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洲之星”鐵路線。而尤斯頓車站距離國王十字車站僅有五分鍾步行距離。國王十字車站聖潘克拉斯交通樞紐還通達六條倫敦軌道交通,再加上14條公交線路和自行車換乘站,成爲一個便捷的市內、國內和國際交通樞紐,承載著巨大的客流壓力。

國王十字地區公共空間。圖源:國王十字車站官方網站

車站開辟多樣化的公共空間,包括公交車站、咖啡店,以及其它供境內外旅客和通勤者休息的場所。街區內新建的道路設計非常人性化,對行人和自行車都十分友好,旨在提供無障礙通行,因此在這個區域活動非常便利。運河邊的中央聖馬丁學院前的糧倉廣場現在成爲了一個綜合性廣場,集市集、藝術空間和休息場所于一體的城市公共空間。

三. 重新成爲倫敦城市新樞紐

國王十字片區更新,目前成爲倫敦主城複興的標志性項目之一,從“貨的樞紐”轉變爲“人的樞紐”,成爲了面向未來的“微縮倫敦”。谷歌、Facebook(現已更名爲Meta)等科技巨頭紛紛落戶于此。從2010到2022年,這裏的辦公室租金估計價值翻了一番多。這些正是國王十字作爲綜合性區域的特色體現。

國王十字地區沿街的餐館和店鋪。圖源:國王十字車站官方網站

1. “地點營造”帶動産業和商業聯動發展

國王十字利用 “地點營造”(“Placemaking”)的策略——旨在使一個地區更具吸引力,並被視爲一個“目的地”,類似于國內常說的“打卡地”。

“地點營造” 成功的背後,最值得一提的是開設世界四大時裝設計學院之一的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這一大膽設想。在國王十字本次改造中,學院計劃在該地點設立新校區,已于2011年開學。

谷倉倉庫改成的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教學樓。圖源:網絡

相較于其它設施,聖馬丁學院的首先遷入,給潛在用戶展示了國王十字空間今後可能的用途,同時作爲公共部門的主要承租人來降低該地區發展風險。

聖馬丁學院新校區的開設不僅起到先驅作用,還成爲了吸引新企業進駐的催化劑。它的合作夥伴和贊助商之一——路易威登在2014年將其英國總部搬遷過來。

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圖源:網絡

這裏不僅因爲中央聖馬丁學院有年輕學生,另外還有六所新設立的科技學院爲這裏帶來了滿滿的年輕活力。通過引入大量學生流量,帶動了周邊46400平方米的零售和休閑空間的發展。教育設施與休閑、文化空間相結合,形成了國王十字區域活力四射的晝夜經濟,形成了獨特的商業市場。

糧倉廣場上的聖馬丁學院校舍和噴水池。

圖源:國王十字車站官方網站

2. 曆史建築融入現代生活,居住環境大爲改善

國王十字之所以成爲一個“目的地”,也是因爲這裏的文化遺産建築得到了複興,不僅考慮了前工業區建築本身的特點,還充分考慮了國王十字作爲倫敦地區的特色區域,進行了全新獨到的設計,爲這裏的充滿工業感的建築群錦上添花。這裏的許多建築贏得了設計獎項,特別是公共空間的設計。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央聖馬丁學院和校舍前的糧倉廣場。

運河邊的城市公共空間,背景是中央聖馬丁學院及糧倉廣場。

圖源:網絡

國王十字區域更新並沒有忽視在這裏居住的人,這裏的住房和社區設施計劃也保留了當地自然和曆史重要特征,保有曆史建築的特色,並與新建築和整體規劃融合。公共行政部門也帶頭將區政府的遷移到這裏。新建成的街道和人行道穿過新設計的公園、花園和綠樹成蔭的廣場,社區中央又有攝政運河經過,創造出可供居民和訪客共享的綠色空間。

國王十字建造綠色社區的行動中還包括和“倫敦野生動物信托”這個機構合作,讓其幫助規劃、管理和增強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附近的卡姆利街自然公園是個兩英畝(大約4平方千米)的自然保護區,是衆多鳥類、蝴蝶、蝙蝠和各種植物的家園。而在1984年前,這裏還是一個舊煤場,如今很難相信這是倫敦最大最繁忙的交通樞紐旁邊的一片綠洲。

卡姆利街自然公園中由建築師設計的水上歇腳地。

圖源:國王十字車站官方網站

3. 可持續發展是城市更新的必修課

注重能效和可持續發展是國王十字規劃的核心理念。除了肉眼可見的綠色家園,規劃者還通過其他方式來實現碳中和,例如使用綠色能源、采用高科技建築材料以及建造綠色植物牆或垂直花園等方式來降低溫度。

首先,國王十字采用了一種獨特的供暖方式,通過一組管道將建築與能源中心相連,直接將供暖和熱水輸送到各個建築內。這種供暖方式非常節能,因爲每個建築本身不需要安裝傳統的鍋爐。2021年5月,國王十字開始使用可再生的“綠色天然氣”。目前,該地區的1120戶住宅和20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零售和餐飲空間的供暖和熱水都是由生物甲烷提供的。這種低碳熱能和電力供應,以及精心設計的節能建築,使國王十字成爲英國最可持續發展的項目之一。

國王十字還使用了聯合供熱與電力廠(CHP),這是一種先進的發電方式。普通的發電廠在發電過程中會排放熱量,通常會被浪費並排放到大氣中,而在聯合供熱與電力廠中,熱量被捕獲回收並得到有效利用。通過使用現場能源中心及其聯合供熱與電力廠,國王十字創造了英國最先進的區域能源網絡之一。

橫穿國王十字的運河和樓頂花園。圖源:國王十字車站官方網站

國王十字還通過使用高科技建築材料和新興設計“超級自然”計劃,推動循環經濟。比如說,廣場上最簡單不過的座椅並非使用常見的木料,而是用“麻—黏土—石灰”綜合材料,以及回收紙複合材料做成的。對這些材料在此使用是一種社會實驗,可以幫助研發工作室繼續探索低碳材料開發,以助于大規模發展公共領域座椅的設計,並給新開發的材料帶來商機。

最後,國王十字的建築充分利用牆面和屋頂,打造出“活體”建築,讓植物和動物在任何可能的空間都能茁壯成長。這裏的垂直花園——即種滿綠植的牆面——不僅爲建築物中的人們提供了綠色的室外空間,還通過隔熱性有效減少了城市熱島效應。

樓頂花園池塘裏的野生鳥類。圖源:國王十字車站官方網站

四. 更注重區域經濟發展的持續活力

國王十字街區規劃了23座新建或翻新的辦公建築,建築內部既包括新建的現代大型辦公空間,也包括在工業遺産基礎上改建的小型工作室,這些提供了近31.6萬平方米的辦公空間。規劃希望辦公組團可以吸引“倫敦全球化經濟中多樣的企業類型”,而非“特定的某個或某類企業”。

作爲需求增長的衡量指標,國王十字的辦公室租金從2010年時低于倫敦市中心平均值48%,到2022年時高于平均值19%,估計價值翻了一番多。

2010年至2021年期間,進駐國王十字區域的公司數量也翻倍了,谷歌的英國總部、三星、環球音樂、YouTube、哈瓦斯集團(全球六大廣告和傳媒巨頭之一)以及Facebook等公司全部遷至此地。

國王十字商務區。圖源:國王十字車站官方網站

這些企業的進駐爲國王十字區域提供了大量工作崗位,主要集中在藝術、行政、教育和信息通信領域,從2011年的8000個工作崗位增加到2019年的27000個工作崗位,包括一部分從倫敦其他地區轉移來的工作崗位。隨著谷歌大樓于2024年完工,信息通信領域的崗位比例將進一步增加。

國王十字的成功更體現在居民人口增長上。截止到2020年,該地區及周邊地區共有12200名居民,而2010年僅有7900人。

從文化、設計和公共領域的角度來看,國王十字區域也取得了成功。除了許多建築和公共空間獲得或被提名了設計和建築獎項之外,國王十字區域引擎中央聖馬丁藝術學院在公共空間常年舉辦學生作品展覽、藝術表演等活動,讓片區成爲與衆不同的城市中央文化藝術活力區。

同時學院設置的時裝、工業設計、建築設計、視覺傳達等專業學科,也與片區內相關的設計、傳媒等産業形成了良性的産業互動。

運河邊的卸煤廠商業街。圖源:國王十字車站官方網站

此外,區域提供了不輸城市最核心繁華街區的購物體驗,更成爲都市時尚生活方式的引領者。文娛設施俱全,電影院、運動中心、藝術中心、展覽中心、徒步線路爲假日出行提供不少休閑去處,並時不時推出適合全家參與的活動。

英國著名畫家大衛·霍克尼在光室藝術中心的沉浸式展覽。

圖源:國王十字車站官方網站

國王十字這個曾經被廢棄的工業遺迹,規劃者通過巧妙地引入最新的創意産業進行結合,成功地把它變成了一個綠色、開放、充滿活力的綜合性城市樞紐區域。這一項偉大的改造工程,不僅提升了國王十字區域的城市功能和地區形象,更是爲倫敦市的整體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https://www.kingscross.co.uk

https://www.theguardian.com/artanddesign/2014/oct/12/regeneration-kings-cross-can-other-developers-repeat-trick

https://storymaps.arcgis.com/stories/d874a163ec674f6f8e40f6eac7f13bad

https://www.centreforcities.org/reader/making-places/learning-from-kings-cross-regeneration/

https://timberdevelopment.uk/case-studies/king%c2%92s-cross-sports-hall-king%c2%92s-cross-london/

作者:陳姗姗,研究院英國研究中心主任

編輯:魏玺玲

審核:夏    雨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