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麽說理想L6比MEGA更有意義比L7降級在哪裏?

GO車情報員 2024-04-24 14:23:34

理想L6近期上市,25萬不到的起售價,符合了大部分消費者心理預期,而且很多消費者都反應它和L7之間的差距沒有那麽大。少了5萬多塊錢,還挺劃算的。與之對應的,是3月初上市的MEGA,沒能掀起什麽風浪。或許L6會成爲今年下半年理想最好賣的車型之一。

相比L7,L6更貼近普通人

如果說L8和L9是給多口家庭定制的,那麽L7則是給新婚,或者三口之家准備的,他們的用戶群其實都更靠近中産家庭,收入和資産都不算低。而L6,就明顯更貼近普通人。售價是最大的因素,去掉了一些好用但不是那麽必要的功能配置,像空氣懸架,電吸門這類。

同樣是兩排座椅五座布局的L7和L6,其實差距沒那麽大。外部尺寸方面,L7長寬高分別是5050*1995*1750mm,L6長寬高分別是4925*1960*1735mm,分別相差125mm、35mm、15mm。

看著好像差了不少,長度有十多厘米,但如果單看,L6的車身依然是中大型SUV的標准。後排的腿部空間部分,如果正面對比,肯定能分出高低,但要說舒適度,其實降低的不多。

內飾完全一樣,就是我們熟悉的那套東西,芯片是最新的8295P、15.7英寸中控和副駕屏、方向盤一體式的小儀表、HUD,Nappa真皮、無線充電、冰箱、全景天窗。智駕方面一樣的理想AD Pro,或者AD Max。

動力還是那套增程系統,1.5T的增程器,300kW雙電機,36.8度電池,相比L7的電池和電機都小了一點,但是純電續航和性能沒有變化太大,畢竟車身更小了,效率變高了。不過這次用的是磷酸鐵锂電池,有部分用戶可能會比較介意。

就這麽說吧,5萬元現金擺在你面前,讓你舍棄掉空懸、第二排屏幕,動力和續航稍微差那麽一點,空間說得過去,應該大部分人都會心動吧。

理想L6,是來救火的

如果不算理想ONE,理想從L9、L8、L7三車,到MEGA發布,中間隔了快2年,本以爲能依靠MEGA再度沖擊銷量,拿下高端MPV市場,沒想到嚴重失利。隨後間隔不到2個月,理想拿出了最入門的車型——L6。

就在L6上市後的沒幾天,理想宣布了幾乎是全系的降價信息,降價幅度最高3萬元。以L7爲例,取消了入門版,拿Pro當入門版賣,還是30.18萬元起售。降價的原因肯定是多種多樣的,但目的一定是爲了多賣幾台,沒有哪個公司說自己就是要給大家送福利,虧本了也要降價,真要這麽說大概率是套路。

綜上,我們可以看出理想這一頓操作目的就是提升銷量,維持用銷量堆疊起來的護城河。所以很多人都說,理想L6是來救火的。

和很多人的概念不同,高端車的賺錢能力往往不如低端車,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低端車走量的基礎上。而理想原本高端的L9就賣得不錯,所以他們是新造車裏現金流最健康的。高端車一旦走量,那掙錢的速度可是比低端車快多了。可是自打今年以來,理想的銷量成績明顯後繼乏力,他們以前特別熱衷于發布銷量成績,上個月開始也偃旗息鼓。

今年理想還能火下去嗎?

以理想目前的能力來說,活下去沒問題,甚至會活得比其他幾家都好,但是能不能火下去就不一定了。MEGA算是李想個人的一次自我實現,他造了一台他認爲符合大家需求的車,結果摔得太慘了,以至于實際上更符合大衆需求的L6營銷反而很謹慎。

之前放出來的疑似內部PPT當中顯示,Pro車型售價25.98萬元,這其實也就是一個煙霧彈,看看市場的反應,給大家打一個預防針。和當初雷總說小米SU7有點貴是一個道理。上市後的價格比這個低,那就有人會覺得劃算。

理想是懂營銷的,可以說在小米進來以前,理想是車圈裏最明白營銷能給一個車企帶來什麽東西的品牌。人老板就是做互聯網出來的,又做了汽車垂直類的網站,這用戶需要什麽,怎麽能讓用戶接受自己的産品,那是門兒清啊。但是盲目自信,那就是覆滅的開始,幸好理想懸崖勒馬,拿出誠意。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理想L7、L8、L9三款車還能熱銷一段時間,畢竟這次降價確實提升了性價比。但長期來看,理想的核心競爭力正在慢慢流失,大家都有冰箱沙發大彩電了。而L6如果能在之後有穩步的銷量增長,成爲理想品牌的銷量支柱,那麽理想還有很大可能繼續留在牌桌上。

1 阅读:42

GO車情報員

簡介:教你如何買車更省錢省心,竭盡所能爲你提供汽車類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