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試圖開辟第三條路,在中美之間找平衡,建立“大歐洲”

軍情作家陳曦 2024-05-09 14:46:54

中歐新一輪互動引發了全球的高度關注,開啓了中歐關系的新篇章。

中歐關系對雙方乃至全世界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雙邊關系,中國方面一直積極發展對歐關系,並對歐洲抱有相當大的期待。

但歐洲國家的政策和立場,總是搖擺不定,時不時就會做出一些影響雙邊關系的事情。

這段關系要想行穩致遠,需要雙方共同的努力,尤其是歐洲方面的努力,應該以積極的姿態處理分歧,而不是面對問題時只知道逃避,只知道聽第三方國家指手畫腳。

在這方面,法國相對來說做得還算不錯,雖然也會向盟友妥協,但是在大方向還是能堅持自己的原則,此次中法互動,就進一步加強了兩國以及中歐之間的互信。

而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希望能夠更進一步,通過與中國的友好關系,將歐洲推向真正的獨立自主。

(法國總統馬克龍)

馬克龍試圖開辟第三條道路

據《參考消息》報道,美國《紐約時報》稱,法國著名對華專家陸克稱,馬克龍試圖在當前的全球混亂中開辟第三條道路——在兩個主要超級大國(中美)之間找到一種微妙的平衡。

馬克龍再次提出了他的主張:歐洲無法永生,只有成爲一個“主權體”才能得救。

“主權體”的意思是歐洲成爲一個擁有主權的整體。

這一直是歐洲國家追求的目標,即歐洲一體化。

馬克龍在“歐洲一體化”的基礎之上,提出了更進一步的觀點——“主權體”。

這說明現在的歐盟做得並不夠,它只是把歐洲國家放入了一個罐子裏,卻未能讓二十多個成員形成一個真正的整體,也就是說,這個聯合體並沒有主權,主權仍掌握在各個成員國手中。

這帶來了一個非常直觀的問題,各成員國不可能真的團結到一起,因爲他們都有基于自身主權的訴求。

(歐盟)

“大歐洲”是解決方案嗎?

馬克龍現在希望建立的是一個“大歐洲”,不只是包括現在的歐盟成員國,也包括英國等其他歐洲國家,當然,俄羅斯是被排除在外的。

“大歐洲”的設想類似于蘇聯,馬克龍追求的是建立一個“歐聯”,巴黎的地位就如同蘇聯時期的莫斯科,各個加盟國擁有一定的自治權,但主權是整體的,重要的決策也是統一的,而不是各自爲戰。

這樣做肯定有一些好處,起碼能夠讓歐洲國家被動地團結在一起。但蘇聯解體的曆史教訓表明,想要把所有加盟國長久地團結起來是極爲困難的一件事。

因此,這未必是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巴黎凱旋門下挂著的歐盟旗幟)

法國領導力不夠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法國並沒有足夠的領導力,一個歐盟都玩不轉,想完全“統一”歐洲,只會更加困難。

這就是歐洲當前遇到的一個悖論,只有團結到一起,才能真正的獨立于美國,但相當一部分國家仍高度依賴美國,對美國存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這意味著只有先擺脫了美國,才能真正實現歐洲的“統一”。

這就像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一樣,而歐洲正是在這種悖論中無限循環,遲遲找不到出路。

1 阅读:194

軍情作家陳曦

簡介:深圳衛視軍事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