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貓事件後,茶百道走向“深水區”

一萬點研究 2024-05-11 02:33:44

文/秦楠

編輯/程章

來源/萬點研究

對于茶百道而言,上市之後的路走的並不順,先是港股上市破發,後是陷入“胖貓”的“白開水”事件的爭議。

關于電競代打領域知名人物“胖貓”的相關話題近期在網絡上不斷發酵。有網友自發爲胖貓點外賣奶茶,卻發現“茶百道”所配送的奶茶實爲白水。針對此事,茶百道于5月3日發布道歉聲明,承認純淨水出餐訂單共計40單,並表示已對涉事員工進行嚴肅處理,並按照公司門店管理制度扣除門店保證金,依法依規與其閉店解約。同時決定向四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茶百道愛心基金”追加捐款100萬元。

聲明中表示,經調查,5月3日淩晨1點左右,重慶魯祖廟門店接到多份外賣訂單,收餐地址均爲“長江大橋”。由于店內唯一的夜班員工輕信了部分取餐者關于“其他品牌均爲白水或空包”的說法,擅自使用純淨水出餐。

茶百道品牌成立于2008年,作爲中國傳統茶文化與現代創新相結合的代表,其在2023年零售額排名中國現制茶飲店市場第三,市場份額達6.8%。至2024年2月18日,茶百道在全國31個省市共擁有7927家門店。

茶百道被譽爲“新茶飲第二股”,在4月23日上市交易中表現欠佳,逆勢破發,最大跌幅超過35%,收盤時跌幅仍超過25%。隔日,其股價繼續下跌,一度跌幅超過10%,目前市值已經跌破170億港元。

但破發只是資本不認可的直接表現,對茶百道來說,當下在茶飲市場的痛點在哪?公司能不能突破“資本偏見”是我們關心的問題。

“小”步快跑開了近8千家門店、一年賣出十億杯

近年來,新式茶飲行業成爲年輕人消費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等機構報告顯示,我國新式茶飲行業規模在2017年至2022年間的複合增長率高達24.9%,遠超我國軟飲料行業4.1%的整體增速。預計2022年至2027年複合增長率仍保持19.0%,其中三線及以下城市的複合年增長率接近25%。

成立于2008年的茶百道,作爲新茶飲領域的資深品牌,直至2017年,其門店數量僅180家,遠不及一些後起之秀。然而,自2020年起,茶百道的擴張腳步插上了翅膀。2019年,茶百道門店數量剛超過500家,到2021年,門店數量已突破5000家。截至2023年年底,茶百道擁有7801家門店,門店數量實現快速增長。

區域分布上,茶百道在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及以下城市的門店占比分別爲10.6%、26.9%、20.9%、19.4%、22.2%。從門店屬性分布來看,購物中心、社區、其他商圈的門店數量分別占茶百道門店總數的37.3%、28.6%及34.1%。

借助新茶飲行業日益流行的契機,疊加社交媒體的營銷推動和線上交易的日漸活躍,擁有較長行業積累的茶百道迅速嶄露頭角。2020-2022年,茶百道分別新增門店1485家、2844家、1817家,成爲增長最快的新茶飲品牌之一。截至2024年2月18日,茶百道在我國共有7927家門店,實現全國所有省份及各線級城市的全覆蓋。

隨著門店擴張,茶百道的業績也節節攀升。2020-2022年,公司營收分別爲10.80億元、36.44億元、42.32億元,同期淨利潤2.38億元、7.79億元、9.65億元,營收和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長率均超過95%,業績成長性在行業內獨樹一幟。根據公司財報顯示,2023年公司實現收入57.04億元,同比增長34.8%;淨利潤11.51億元,同比增長19.27%,仍保持較高增速,市場份額從2022年的6.6%提升至6.8%,行業排名第三,僅次于蜜雪冰城和古茗。

這就是爲什麽在衆多新茶飲品牌中,茶百道能脫穎而出,成爲近兩年最受資本關注的茶飲公司之一的內蘊。

短短幾年內迅速崛起,主要可歸結爲加盟模式與外賣業務的成功運營。

首先,茶百道采用了高效且輕資産的策略,使得門店擴張得以迅速推進。資料顯示,茶百道在單店商業模型上,超過85%的門店選擇了30-100㎡的中小店模型,從而大幅降低了門店費用。“小”門店、輕資産,快速擴張,幾乎已經成爲新茶飲賽道的標配!這,也是茶百道門店數量較快增長的重要原因,這與奈雪的茶苛刻的門店准入門檻形成鮮明對比。奈雪的茶23年7月推出的加盟“合作計劃”顯示,加盟商門店面積明確要求限定在90-170平方米,單店綜合加盟成本至少98萬元起。

其次,茶百道以特許經營模式爲主,加盟店占比超過99%,直營門店僅有6家。而這就對公司的加盟商准入制度、門店管理和巡查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茶百道的成功也離不開外賣的興起。截至2023年,超過95%的茶百道門店通過第三方線上配送平台完成線上訂單。茶百道與美團及餓了麽兩大外賣平台展開合作,2023年,通過外賣平台實現的零售額達到100億元,總銷量5.69億杯,占茶百道賣出去茶飲數的一半以上。

2023年,茶百道茶飲賣出10億杯,平均售價14.8元,門店總零售額約169億元,位居行業前列。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3年零售額計算,茶百道市場份額達到6.8%,在中國現制茶飲店市場中排名第三。

“雪王”已經打樣

雖然年銷十億杯,但茶百道的經營底座和潛在發展,亦面臨一定風險。新茶飲的商業模式,並不會存在較大差異,與蜜雪冰城等一樣,茶百道核心收入來源均爲加盟店及向加盟商出售原材料與設備等。

然而,茶百道銷售的商品大部分爲轉售,自産自銷比例較低,並不能和擁有大型生産基地、自産原材料的蜜雪冰城相提並論。更何況,定價親民、著重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其市場份額高達49.5%,幾乎占據新茶飲市場半壁江山。而茶百道所在的中高端市場,其占有率僅有6.7%。如果從利潤增長來看,茶百道近兩年增長率爲20%左右,但蜜雪冰城已高達35%以上。

不僅如此,茶百道還高度依賴加盟商的經營能力。至2023年底,茶百道加盟店達7795家,貢獻收入56.59億元,占比99.2%;直營店僅6家,收入2584萬元,占比0.5%。在招股書中,茶百道也坦言:公司未來業績增長,取決于加盟門店數量的擴張。

2021-2023年,茶百道門店每單平均零售額分別爲28.9元、28.6元、27.4元,每家門店平均零售額分別爲272.82萬元、233.11萬元、238.80萬元,每家門店日均零售額爲7414.1元、6927.3元、6887.2元。加盟商的終端零售數據,已呈現大幅度遞減趨勢。

在國內新茶飲市場競爭與發展趨勢下,“價格戰”與“下沉市場”至少是中短期趨勢,勢必要求新茶飲品牌將降本增效的關注點集中于供應鏈中上遊環節。蜜雪冰城已經做出了很好的示範:即通過自建供應鏈,實現核心原料自給及核心包材與設備自産。

但茶百道雖建有初步的倉儲物流體系,與蜜雪冰城相比,區域滲透率及規模仍有較大差距,限制了其利潤攫取空間和業績預期增量。

我們認爲:新茶飲賽道未來的競爭核心在于搶抓下沉市場,以及用供應鏈支撐愈來愈明顯的“價格戰”。在産品壁壘不高、競爭逐漸加劇的現制茶飲市場,單純依賴特許加盟已難以走的更遠、更“踏實”。茶百道若沒有將自建或夯實供應鏈的相關戰略行動擺上案頭,投資者或許仍舊不買賬。

向“深水區”進發

通過自建供應鏈強化市場競爭力,不僅是茶百道日思夜想,也是衆多在港股密集沖刺新式茶飲品牌想做的。據統計,中國門店總數前四大茶飲品牌,除茶百道外,蜜雪冰城、古茗、和滬上阿姨等均已在港交所遞交招股書,都欲募資來加強供應鏈的競爭力。

這種狀況,必將使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茶飲市場重新洗牌或將到來。

首先,下沉市場和供應鏈建設會使得馬太效應將更爲明顯,強者恒強,弱者將面臨更大的挑戰。一旦頭部企業紛紛沖刺入局,後來者獲得資本關注的機會將大幅下降。獲得資本支持的新茶飲品牌,將加大市場投入、加密現有市場並開拓新市場,甚至可能通過大量補貼消費者、直播授券、外賣折扣等方式引發新的價格戰。這將給其他中小品牌帶來更大壓力,逆襲機會將愈發渺茫。

其次,頭部品牌將更加注重供應鏈建設。在茶飲行業,盡管産品和模式容易複制,但供應鏈卻難以輕易模仿。因此,未來茶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供應鏈的完善程度。事實上,去年以來,頭部品牌已經紛紛加大在供應鏈上的投入。例如,喜茶持續深化與上遊茶園、果園、牧場和工廠的合作,夯實其供應鏈體系。古茗、蜜雪冰城、茶顔悅色和茶百道等品牌也都在供應鏈建設上投入巨資。預計2024年,頭部品牌在供應鏈上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同時,衆多新茶飲品牌已經跨界進入咖啡市場,設立咖啡子品牌,以尋求新的增長點,如蜜雪冰城、茶顔悅色、7分甜、滬上阿姨和喜茶等。這一趨勢是否表明,現制茶飲已經“殺”的難解難分,單個茶飲品牌的增長空間是否已經觸及天花板?開辟新戰場或可一搏?對于新上市的茶百道而言,這個變化需要高度警惕!

此外,海外市場也將成爲新茶飲品牌的重要戰場。

過去一年,新茶飲品牌紛紛加快出海步伐,蜜雪冰城、喜茶、甜啦啦和奈雪的茶等都在海外市場開設門店。茶百道也計劃在今年開始布局東南亞市場供應鏈體系,並于2025年設立配送中心以支持其在該地區的擴張。然而,出海之路並非坦途,新茶飲品牌將面臨供應鏈、産品定位、口感口味等各種地域文化差異帶來的挑戰。

作爲新茶飲賽道的新上市企業,茶百道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面對當下競爭對手的強勢擴張和積極變化,茶百道需要不斷創新和修煉,以謀得更多生存籌碼。

0 阅读:22

一萬點研究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